1、教学课题 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课型 新 授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8 日教学目标: 1.描述近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举例说出用眼卫生的重要性。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3.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 (难)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及课件辅助。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用眼不 思疑。 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关当,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导致近视。那么,近 注的问题导入课题,切视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改如
2、何矫正呢? 入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探究活动】近视形成的原因 根据老师要求,参考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要求: 教材中相应的内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要求学生根 分组制订实验计划, 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据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设,并制定相 并实施。应的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并交流试验结果。2.参照上节课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作出一些相应的变动。如更换凸透镜,移动蜡烛或白纸板,观察实验现象。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讨论活动】1.你们小组制订实验方案时是如何根据探究实验的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选择和确定实验变量的? 计,实施等分析讨论 力,热爱科学的情感, 回答。 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实验方案 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3.如果形成近视,你知道用什么方 配戴凹透镜。法进行矫正吗?【播放课件】近视眼成像和矫正的动画 观看了解近视形成的 巩固所学知识。原因及矫正的方法原理。【课堂训练】见补充习题中本节相关内容。 做题,并听老师讲解。【课堂作业】见同步练习中本节相关内容。授后小记: 通过对双凸透镜成像活动的探究,让学生理解近视形成的主要生理原因,解决本节的重难点内容。为得出预防近视的措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授课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