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叫三声夸克 时间: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2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导出目标二、学: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完成下列问题。(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好奇( ) 档案( ) 禁闭( ) 模型( ) 隧( )道 驱( )使 泄( )气 踪( )迹 有缘( )(2)解
2、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驱使: 泄气: 一语双关: 2.二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题目的含义。三、议: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中的内容。(二)文本感知。1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说文章一开始写“礼品盒” 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文章以一连串的问题结尾好不好,为什么?3整理文章结构。(三)合作探究。1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理解下列问题。(1)课文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那么物质结构有哪些特点?(2)夸克的证明最后定论了吗?物质结构的研究结束了吗?(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 品味说明语言(对下面加横线句子作如下
3、改动,表达内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1)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 10 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10 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2)科学家从试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面有东西。(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四)拓展延伸。由寻找夸克的过程,你得到什么启发?你认为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四、结:课堂总结一篇好文章尤如一杯香茶,细细品味,才觉回味无穷。引导学生领悟此文语言所表达的精妙之处:你读这篇文意感觉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请说出理由课文本身写得通俗易懂,深
4、入浅出,具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具体表现在:(1) (2) 。最后,把屈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五、练:课堂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 )档( )案 (2)泄( )气(3 )禁( )闭 (4)隧( )道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 )好奇心 q_使,再打开这个盒子,里面又是一个盒子(2 )还测定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带有什么样的电 h_,如何自 xun_。(3 )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 20 年,也没发现夸克的 zng_迹。(4 )在研究夸克的时候,发现夸克与 3 这个数字特别有 yun _。(5 )新粒子的发现,引起种种 ci_测,J 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 教学反思复备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