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来源:学优高考网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教学重、难点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1、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探究实验:课本 53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试验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熔化和凝固:固体 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 ,记住冰的熔点。来源:学优高考网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4、 、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四、作业布置:1、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 题。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完成对应练习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