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邓远梅 授课时间 4.11课题 16、 短文两篇(第二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标依据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知道“类比”手法的特点,明确文中运用类比的作用。2、能够抓住文中语句,理解“德馨”的表现。3、知道“托物言志”的概念,明确托物言志的写法。4、充分领略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情怀,并学习作者对于良好品德的
2、追求。重点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1、理解“德馨”的表现。来源:学优高考网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来源:学优高考网教学重点难点难点 作者是如何运用类比的,有何作用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编号:31一、复习导入(抽查重点语句翻译、重点词汇的积累)二、精读品析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教师讲解“类比”,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是如何引出主旨的)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说出你的分析。 (引导学生从居室环境、往来人物、生活情趣三方面分析“陋室不陋”的原因)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明确类比的作用)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三、写法探究:(教师讲解“托物言志”,引导学生明确主旨。)“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本文通过对 、往来人物、 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志趣。四、课堂检测:阅读石灰吟,完成阅读题。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托物言志,通过描写石灰 ,表现自己 的品质。复习巩固突破难点突破重点明确概念,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归纳小结五、作业布置完成绩优学案 “基础知识”检测对托物言志写法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