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有理数的乘方(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13318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有理数的乘方(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有理数的乘方(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有理数的乘方(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有理数的乘方(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级 七 科目 数学 任课教师 张辉银 授课时间 10.12课题 1.5 有理数的乘方(1) 授课类型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 2 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根

2、据七年级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四、教学重点难点来源:gkstk.Com 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编号:18五、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边长为 3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 33 可以记作_,读作_(2)、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 333 可以记作_,读作_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自主探索,形成新知。观察下列各式有何特征?(1)2222= (2)(-3)(-3)(-3)=引导学生通

4、过类比、探究、归纳乘方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明确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3、应用新知,巩固概念。练习 1、2 巩固乘方定义及乘方表示的注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题进一步强化乘方运算4、探索研究,发现规律。通过题组训练,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获得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分类的数学思想。5、应用新知,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符号法则的运用及利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拓展思维,知识延伸。利用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热情。7、课堂小结,归纳反思。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六、练习及检测题P42: 练习 1.2.3七、作业设计P47习题 1.5 第 1.7.8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