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四平市第十七中学讲课教师:曲慧艳学科:地理 课时:1 总课时数:18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土地的含义及其土地资源的分类,结合以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理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尽合理;2. 学会运用资料,理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活动探究方式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情感,树立科学的土地资源观、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会简要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特点。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设疑启发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什么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
2、资源?二、学习过程:探疑互动(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 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土地资源的用途及其重要性。2. 读图 P66 图 3,6,因地制宜利用土地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哪几种类型?你们家主要是什么利用类型?3. 读图 3.8,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4. 我国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对土地类型及其构成、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优势和不足?。2000 年我国人均耕地 0,1 公顷,人均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1.土地资源分布不均2.读图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根据图 3,9,列表比较几种土地资源的分布,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解释一下造成这种
3、分布差异的原因。学生作答,总结引入新课:第二节土地资源512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分组竞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10解疑归类3.总结:我国的耕地、林地以及草地的主要分布特点。(P68 课文)4.读教材 P69-70“我国南方、北方耕地景观图”和“我国南方、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思考回答:造成南方、北方地区耕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南方、北方水土构成是否合理?为什么?(三)课堂总结: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系统,提高整体认知和学习效果。小组展示交流。(四)同步练习结合同步学习与探究,完成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查疑落实(五)布置预习下一节课,10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8第二节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份土地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