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政治《名师导航》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07186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名师导航》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政治《名师导航》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政治《名师导航》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政治《名师导航》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政治《名师导航》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课标点击本单元主要是让我们掌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了解犯罪的危害,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从而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还将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和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名师解惑1.法律和道德有何相同和不同?我国为什么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释疑:法律和道德有内在的、

2、必然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它们的内容是互相渗透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明文规定在法律里。二者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二者的目标一致。它们追求的都是社会秩序安定、人际关系和谐、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区别是: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内容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上。体系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道德不具有法律那样严谨的结构体系。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要靠公民自

3、觉守法来推行,但也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则主要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来维护。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的规定,是一种“硬约束” 。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软约束”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联系,二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一般说来,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我国法律所鼓励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和赞扬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正

4、因为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所以我们国家既坚持依法治国,又坚持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怎样的?释疑: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一方面,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违反的法律不一样,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小,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行为则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违反了刑法,是严重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处罚的方式不一样,对一般违法行为,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有关法规给以行政制裁或民事制裁;而犯罪行为,则要用刑罚手段来处罚。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是有联系的,二者都不同程度地

5、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很有可能走向犯罪。可见,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话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有哪些?释疑:道德意志薄弱。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正处在高度的社会化进程中,身心发展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拒腐蚀的能力较差。如果受到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和熏染,就容易走向反面,甚至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是非观念模糊。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浅,往往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一时期,他们在心理上最容易表现出两个突出

6、特征:重感情,往往以哥们儿义气代替健康的友谊,人云亦云,不知不觉造成违法犯罪;易冲动,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代替行为准则,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价值观念扭曲。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畸形的价值观,互助友爱、无私奉献被视为傻瓜行为,自私自利、唯权唯钱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4.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有什么关系?你知道吗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

7、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释疑: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违法犯罪前,就已沾染上了许多恶习,如:厌恶学习,考试作弊。平时学习松懈,纪律观念淡薄,为了应付考试,只好临场作弊、带小抄、传纸条、换试卷,败坏了学习风气,从小养成了弄虚作假、欺诈投机的恶习。厌恶劳动,追求享受。表现为崇尚吃、喝、玩、乐,盲目同别人攀比,想吃好的,穿名牌的,用新潮的,玩刺激的。整天游手好闲,乱交朋友,忙于早恋,文身吸毒,迷乱于异性,沉湎于“三室一厅” 。不讲公德,为所欲为。他们

8、往往缺乏社会公德,违反道德准则,热衷于当众起哄、谩骂行凶等。以大欺小,勒索钱财。特别是在校学生中,以强凌弱、以大压小、勒索钱财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向年纪小的同学要钱、要物,稍有不从,即大打出手,成为校园里的害群之马。称兄道弟, “哥们儿”义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形成“团伙” ,彼此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常常不问是非,聚众闹事,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他们人多势众,互相壮胆,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讲练互动【例题 1】 201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2010 年 10 月 20 日,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太平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8 名矿工遇难。2010 年

9、11月 28 日,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0 名矿工遇难。2010年 2 月 14 日,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4 人遇难。上述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人员抢救和事故调查工作,并对造成特大事故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依法追究了其行政和法律责任。这些说明( )公民的生活和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 国家加大执法力度,靠国家强制力治理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依法治国必须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正确选择A.B.C.D.解析:此题以我国近期屡次发生的一系列特大安全事故为背景材料,巧

10、妙地从不同角度设计了看似都有联系的四种说法,只要深入分析材料,不难看出,说法与材料无关,应当排除;说法最直接地反映了材料;说法则从更深层揭示了问题。公民的生活和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也就是依法治国,揭示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此题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比较宽泛的。答案:D练色通道在做该选择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审清题干指定的选择方向,审清题干规定的选择范围、层次、角度。其次,审清题肢的含义与内容。再次,题干和备选项相统一,是正确选择的基本原则。变式训练:1.你认同哪幅图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图一 图二 图三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三种不同的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假如

11、没有法律,整个社会将会混乱不堪,我们的衣、食、住、行及正常的生活将得不到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我们将不会有安逸的生活和稳定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法律。答案:我同意图三的观点。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们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我们应当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我们没有违法犯罪仅仅意味着我们没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不能排除他人侵害我们合法权益的可能性。法律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2.某班同学学了“走近法律”这部分内容后,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为了加深理解,老师要求同学们课后收集各类与法律有关的材料,并

12、根据收集的材料,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题为“法律与我”或“法律与社会”的演讲稿。解析:这道题围绕本框“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一主题内容,组织同学们动手收集材料,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结合,并通过演讲稿的形式又提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问题,有助于培养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提示:法律与我: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人们离不开规则,而且人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其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它一方面规范公民的日常行为,使我们以法律为行为准绳,确保遵守法律;另一方面,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大到国家的性质、名称,小到每个人的衣、食

13、、住、行等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来规定,其中还有很多是为了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比如,我们受教育就离不开宪法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我们中学生尽管年龄还小,却无时不生活在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之中。不能认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无关,相反,我们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一名既有法制观念又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小公民。【例题 2】(2010 河北沧州模拟)16 岁的少年高某,从今年 6 月 24 日开始连续三天很无聊,于是先是到镇中学放高音喇叭干扰教学,接着开拖拉机进学校横冲直撞,然后又在路上拦截学生侮辱打骂。当老师出面劝阻时,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大法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别人,不被法办。 ”高某的说

14、法有道理吗?为什么?解析:这道题考查同学们对一般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要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尽管没有触犯刑法,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大,但它仍具有危害性。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法不可违”这一观点,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在实际生活中轻微的违纪违法行为都不要有,做合格的守法公民。答案:高某的说法没有道理,因为:(1)一般违法行为虽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高某的行为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制裁。(2)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不像犯罪行为那样,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损害,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

15、予惩戒、处罚,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犯罪。可见,高某的认识是非常危险的。(3)青少年要学法、知法,依法律己,防微杜渐,做遵纪守法的公民。练色通道做此类题时,首先就观点进行评析,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论述讨论的主题。关键是找到讨论的主题与教材相关知识的结合点。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离开所学知识就事论事。变式训练:3.青年张某曾借朋友李某一万元钱,并承诺一年后归还。两年过去了,在张某仍未归还债款的情况下,李某将张某告到了人民法院。张某态度非常强硬,人民法院两次传唤不到,之后人民法院依法将其部分财产予以查封,张某竟公然与人民法院对抗,将封条撕掉,把财产转移到女友家藏匿起来。他本人对执法人员则避而不见。随着时间的

16、推移,张某心中暗暗高兴,他对女友说:“看人民法院能把我怎么样!”有一天他和朋友正在饭店吃饭(1)请根据你的理解把故事续下去,并简要说明理由。(2)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解析: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而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者必然受到应有的处罚。该题故事的续写应该遵循“法不可违”的道理。不能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答案:(1)略。(2)作为一名公民,应自觉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切不可做出违法行为。违法后更不能心存侥幸,藐视法律,而应自觉接受司法机关的制裁和处理,否则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2010 江苏南京模拟,13)下列能正确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联系的是( )A.违法行为必然

17、走向犯罪B.两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C.两者所触犯的法律相同D.两者都应受到刑罚的处罚解析:一般违法与犯罪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触犯的法律以及所受到的处罚等方面有严格的区别,所以 C、D 两项明显是错误的。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所以,选项 A 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选项为 B 项。答案:B【例题 3】 (经典回放)观察下面漫画的内容:娱乐赌博犯罪的“三部曲”漫画中的“三部曲”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解析: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不良习气开始的。平时小的错误如果不加以重视,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违反纪律甚至是违反法律,所以,要认识到防微

18、杜渐的重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平时一定要重视加强道德修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答案:这名中学生从不能拒绝不良诱惑、染上不良嗜好开始,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青少年如果不能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就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不良诱惑、不良行为面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必须做到防微杜渐,从拒绝不良诱惑开始做起,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从而健康成长。练色通道漫画类题目考查更高的理解与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所以此类题目要求我们一定要仔细审视漫画,一个细节

19、都不可以放过,然后再把几幅画串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知识链,这样的答案才能有条不紊,全面到位。黑色陷阱新课改教材更贴近于社会生活实际,同学在学习时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善于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准确地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单纯地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变式训练:5.(2010 四川泸州模拟试题二,3 )材料:九年级学生陈某,今年刚满 16 岁。在网吧里,他结识了一些不良社会青年,在这些人的引诱下,他染上了毒瘾。父母给的零用钱满足不了他,于是他又向同学借了 200 多元钱。为了弄到吸毒的资金,他多次小偷小摸,甚至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偷出去卖。一天晚上,他持刀在

20、一个偏僻的地方,对两名下晚自习回家的同学实施抢劫。由于遭到反抗,他将其中一名学生打伤后逃跑,后被警方抓获归案,法院判其有期徒刑 3 年。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中陈某吸毒、小偷小摸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抢劫、致人受伤的行为又属于什么违法行为?(2)上一问中的那两种违法行为有什么区别?(3)从陈某经历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或教训?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特别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我们还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答案:(1)材料中陈某吸毒、小偷小摸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抢劫、致人受伤的行为又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

21、行为。(2)吸毒、小偷小摸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触犯了行政法规,应该受到行政处罚。抢劫、致人受伤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严重,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3)从陈某经历中,我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法不可违的道理。自觉地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例题 4】 材料一:一个人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能提高自己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如果我们所有成员的道德水平都能够变得高尚,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快地走向法制化和现代化。材料二:制造湖南常德劫案的张君犯罪集团在 6 年里,流窜作案 12 起,杀死 22 人,杀伤 20 人,掠财 500 多万元。沈阳的刘涌犯罪集团核实的犯罪事实 42 起

22、,致死致伤者达42 人,其中 1 人死亡,重伤 16 人。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之间有什么关系?(2)结合材料说说违法犯罪的危害。(3)谈谈材料对我们的启示。解析:该题涉及的知识有违法犯罪的危害、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材料留给我们的启示则要从防微杜渐、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潭。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3、。(2)犯罪行为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幸福家庭,也影响了自己今后的大好前途,危害了社会。(3)启示: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重视加强道德修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练色通道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找到所要回答的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对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注意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弄明白材料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然后针对题目的要求联系教材的相关内容有条理的组织答案。变式训练:6.“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最终走上

24、犯罪道路。 ”这句话表明( )A.道德水平高的人,法制观念也较强B.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C.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守法D.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解析: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公民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也是公民自觉护法的重要条件。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潭。答案:ABC7.(经典回放)课堂上有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一篇德育美文:他当时 11 岁,非常喜爱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一个黄昏,他跟父亲在水边芦苇地散步。一只丹顶鹤幼雏挪着步子从芦苇里钻出来,多神气的小家伙!儿子兴奋起来,乘那小家伙

25、不备,一下子将它捧在了手里。儿子一边抚摩着小家伙的头,一边回头看父亲:“带它回家吧!”“你必须放掉。 ”父亲说, “它是法律规定的保护动物,你不能占为己有。 ”“为什么不可以?”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 “让我照顾它几天!”儿子看看四周没有人,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带回一只丹顶鹤的幼雏。但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只好慢吞吞地蹲下来依依不舍地放了那小家伙。 (1)讨论中,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父亲令人敬佩,在无人知晓时能坚持要求儿子遵守法律规定。父亲过于苛刻,照顾丹顶鹤幼雏不会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上述观点中:我赞成_(或不赞成) (只填一空,只填序号) ,因为:_(2

26、)细微之处见品性,针对自身遵纪守法情况写一条自勉格言:_请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运用“提高道德水准有助于公民自觉遵纪守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格言。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试题的典型特点,贯彻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培养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展开,既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思想觉悟;既强调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紧密结合,又鼓励创新。要将此题目回答好,我们平时要多参加学校和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要彻底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多理论联系实际,在“深思熟虑”中敢于并善于别出心裁、大胆创新。同时在回答中要注意语言规范,要认真审题,并严格按照要求作答,才能

27、取得较好的成绩。答案:(1)赞成,因为:父亲的行为表明他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能严格自律。父亲的法制观念很强,在任何时候都能自觉守法。父亲制止了儿子做违法的事,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尽了教育子女的义务。不赞成,因为:父亲不是苛刻,而是自觉守法,并能制止儿子违法,尽到了教育子女的义务,体现了父亲较高的道德素质。儿子要把国家保护动物带回家照顾,看似没有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似乎合情合理,但这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是一种违法行为,必然对社会有害。(2)格言:例如:“一个人的道德文明可以从他在马路上的举止表现出来。 ”格言评析:人们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法制观念,道德水准提高了,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自己骑车有时逆向行使,这反映了自己平时不够自律,道德水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因此,写上述格言用来提醒自己提高道德素质,增强自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学 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