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一、血管的作用教材分析不论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还是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是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血液主要是在血管和心脏中循环流动,因此,血管作为运输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在显微镜下辨认三种血管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分析本节课是从观察“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现象”入手,以使学生获得对血管的感性认识。学生对实验有极大的兴趣,但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不求甚解,不善于思考和总结,需要多加指导和点拨。设计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归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同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用学到的生理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增加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 说出血管的种类和结构特点。2 概述各种血管的功能及分布。3描述毛细血管的特点,解释其结构与它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功能是相适应的。技能性目标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情感性目标体验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现象,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课时安排本节内容需要一小时完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花或纱布、盛有清水的烧杯、绷带、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提问:前两天我校进行体检抽血化验,谁来模仿医生为我们同
3、学抽血?并请观察实验前后臂上的青筋有什么变化。一学生模仿医生给另一位较瘦的同学做抽血的准备工作,并观察、回答问题。从生活事例入手,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血管,人体的血管有哪几种?各种血管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用绷带扎紧前臂绷带以下部位的静脉膨胀呢? 课题: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一、血管的作用讲授: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方法。提问:本实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1。必须用湿的纱布或棉花包住小鱼鳃部包住,并不时的往鳃部滴水。2鱼尾鳍必须展平 3。鱼用过后及时放回水中。增高实验的成功率思考题: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和血管的粗细及分枝,试着对
4、血管进行分类。循回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实验、观察 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显微投影:提问:请你说出投影上这条血管是什么血管?为什么?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由粗血管向细血管分枝。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慢,由细血管向粗血管汇集。这是毛细血管,管壁极薄,血流速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检验学生实验的效果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提问: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类,请你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各自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达全身各处的血管。它管壁厚,弹性大,能承受心脏射血时产生的较大压力和快速血流,是与向全身输送血液的功能相适应。毛细血管壁
5、极薄,血流速最慢,这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通过学生的猜测,使学生真正体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播放多媒体、静脉瓣的作用。提问:请你观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思考它是哪种血管?学生思考并回答是静脉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其内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作用,保护血液能充分回到心脏。小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只有两个方向,即离开心脏和流回心脏、动脉和静脉就是根据血流方向来命名的,与血管内血液的性质无关。学生填写: 加深对动脉、静脉概念的理解。过渡:日常生活中常因为一些意外事故,引起血管出血,如何急学生:动脉出血速度快,血色鲜红;静脉出血速度慢,血色暗红;出血的急救,首先第一步判断是哪种动脉静脉 心脏毛细血管救呢? 毛细血管出血从伤面渗 血管出血。播放:录像提问:录像中这位同学给伤者急救时,是否有错误?学生:看录像并发现错误,动脉出血时,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将动脉压住,静脉出血时,应在伤口的远心端将静脉压住,才会有疗效。学生间相互配合模拟练习止血包扎。利用录像: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动、静脉血管血流方向不同。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讲解:无论按压止血点或用止血带,时间过长,肢端都有坏死的危险。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作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想一想” 学生回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