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单元地位:本单元既是对七年级内容的拓展,又是对七年级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由于学生的生活圈是扩展的,家庭只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因此,本单元又是学生与同学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交往的基础,即与后续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一块奠基石。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第一框 我知我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特点,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教学方法:设置情境
2、、自主探究。重点难点分析:关于感受家庭的温暖。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与感知1、家庭是由哪些关系组成的?2、说说你的家庭是由哪些人、哪些关系构成的?3、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二)情境与感悟设置情境:美国富翁酒后的话:“那是我的房子。 ”男子冒互死找到女儿后的感言:“我又有家了。 ”八(1)班是我的家。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设疑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家的组成?得出:家庭的含义;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七嘴八舌:说说我的家。得出:家庭的结构类型及其变迁。拓展延伸:家庭结构由大家庭演化、变迁为小家庭的原因是什
3、么?提示:社会发展深入探究: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得出结论: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最自然的。切身感悟: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总结升华:了解父母了解家,学习家人优秀品质。(三)检测与践行1、选择题:我理解的家是 ( )地域“我家在某省、某市” 住所“ 那座房子是我家 ” 亲情“ 家中有亲人” 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在家庭关系中,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A. B. C. D. 2、填写书本 P.7 的家庭书。知道自己与家人、亲戚的血脉关系。(四)板书设计第一框 我知我家1、家庭关系的确立A.家庭的含义B.家庭
4、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C. 家庭结构的类型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选择B. 与父母的感情是最自然的一种亲情C. 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教学反思第二框 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2、能力目标: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教学方法:设置情境、从情入手,感悟家庭温暖,达到入情入理、知行合一。重点难点分析:关于感受家庭的温暖。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5、一)预习与感知填写书本 P.8 表格: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找出自己父母的优点。准备课上交流。(二)情境与感悟设置情境:录音:老师家中的“演唱会” (女儿表演,掌声、笑声)请学生回忆并交流小时候的甜蜜时光老师总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分组交流:课前预习作业(在我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家人的贡献?家人的优点?)老师点拨:处处感动处处爱,处处留心皆温暖。再交流:“最令我感动的一刻;最令我难忘的一刻。 ”煽情、升华:家是什么?用比喻句、形容词形象的表达出来。总结:家是歌声中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三)检测与践
6、行1、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 亲情的自然流露 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当今道德的要求 当今法律的要求 A、 B、 C、 D、 2、家是我们( )情感的栖息地 物质生活的后盾 发泄不满的地方 发展的大本营 A、 B、 C、 D、3、书本 P.11 在感激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并与同学分享。(四)板书设计第二框 我爱我家1、大人讲我小时候A、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B.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C. 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2、无悔的奉献A、父母为家庭做了什么B. 父母对子女之爱C. 父母对子女的义务3、感受家庭温暖A、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B. 热爱自己的家教学反思第三
7、框 难报三春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2、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的坏处,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自我教育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活动,重在自己体验,所以老师要为学生开展这些活动提供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老师的点拨主要用在对突发情况的应变上、对学生的误区和盲点的引导上。重点难点
8、分析:“如何孝敬父母”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生难忘的。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对学生来说,亲情是其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孝心,又有孝行。通过明理、体验,达到知行统一,是对学生尽孝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与感知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 、 和 。其中最重要的是 和 。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 、
9、。2、孝敬父母表现在哪些方面?(二)情境与感悟设置情境:指挥神童舟舟的成长故事导入:父母为什么没有放弃弱智儿舟舟?他们是怎么做的?父母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做?讲故事、谈体会:二十四孝图片故事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现代故事例举(书本 P.14 吴大妈的故事)孝敬父母,应实实在在的体现在行动上。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哪些表现?设置情境:父母错怪我、错误引导我,打骂或溺爱我,这时候,我听?还是不听?正确解读孝敬的内涵。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正确观点: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延伸:对祖辈也应尽孝心;对其他老人也应尊敬。(三)检测与践行1、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让父母吃好 B、让父
10、母穿好 C、让父母玩好 D、敬重和爱戴父母2、下面对“孝敬父母” 理解正确的是:( ) 对父母百依百顺,严格按其意愿行事 在平等基础上尊敬和侍奉父母 宽恕、包庇父母的违法行为 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 B、 C、 D、3、2003 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许多子女的心声,一经唱出,立即走红。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
11、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这首歌表达了我们教材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哪些观点?点拨:孝敬父母要体现在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上,表现在多个方面,要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孝敬父母要付出代价,可能是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4、制定一份孝敬父母长辈的小计划。(四)板书设计第三框 难报三春晖1、爱洒人间A. 父母对我们的付出B. 我们应该以爱回报C.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A. 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B. 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C. 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D. 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E. 对祖辈尽孝心教学反思第二课 我
12、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透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重点难点分析:如何认识代沟与逆反心理。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与感知我与父母发生过冲突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冲突呢?逆反心理的表现是什么?(二)情境与感
13、悟设置情境:书本 P.19 买衣服等冲突。原因探究: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当时的感觉会怎么样?为什么以前的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了?启示: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与愿望的差异不同“代沟”导致冲突的产生。严也是一种爱,要理解父母一片苦心。反感、冲突的产生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其实是一种逆反心理。我看逆反:如何辩证认识逆反心理呢?请你辨一辨:双休日,父亲把你关在家里,除学校布置的外,另加两篇作文、四张试卷;暑假,母亲替你报名参加了六个培训班:英语、数学、钢琴、美术、二胡、书法;早晨天气突然降温,但你不肯加衣,母亲只好赶到学校,将衣服送到教室里来了。学生说,老师点拨:有的逆反心理也可理解。
14、但更多的逆反心理呢?师举例逆反心理导致的隔阂、不快等现象(身心、害人害己) 。学生感悟:逆反心理下与父母发生冲突,容易导致种种危害。(三)检测与践行1、交流对策:纠正逆反心理,克服不良情绪和逆反行为,我有何妙招?2、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是( )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 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 代沟是最深最宽的沟,无法跨越的 差异产生美丽,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欣赏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A、 B、 C、 D、3、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 A、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 B、是完全错误的 C、是一种有主见的、值得提倡的心理和行为 D
15、、是完全正确的(四)板书设计第一框 严也是一种爱1、成长也会有烦恼产生原因探究;严也是一种爱2、逆反心理有危害逆反表现及危害分析教学反思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程序。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2、能力目标: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行为能力。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
16、律准则。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辅之以老师必要的点拨。课后要求主要是践行,即把课上所的内容,运用到与父母交往的实践中。重点难点分析:知道如何与父母交往,本课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辅之以老师必要的点拨。课后要求主要是践行,即把课上所的内容,运用到与父母交往的实践中。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与感知1、与父母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 是前提,是 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沟通的结果要 。 2、与父母的交往要讲艺术,就应当赞赏父母, 。认真聆听, 。帮助父母, 。还不应该与
17、父母太计较。 (二)情境与感悟设置情境:小冰的烦恼讨论:家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怎么看待?怎么解决?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学生交流、老师归纳: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结论: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亲近父母、化解矛盾,携手共进。拓展延伸(自我阅读):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情境活动:小莉应该怎样与家长沟通?(家境不宽裕、父母上班又忙,但同学们想为她庆祝生日,聚会。 )推荐几个会说会沟通的同学做小莉,老师模仿小莉的爸爸。最后,师生共同七嘴八舌谈启发。再看一个例子:冒失鬼毛毛的体会你有过毛毛的体验吗?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请讲给大家听听。师总结: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认
18、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在家庭中交往,与父母不必太计较。(三)检测与践行1、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下列属于“与父母交往艺术”的有:( ) 认真聆听父母的意见 一切听父母的安排 不必太计较 帮助父母 A、 B、 C、 D、2、17 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母亲吴凤仙是金华市食品公司职工。由于徐父长期在外地工作,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成长的。母亲吴凤仙工资不高,就帮助别人加工毛线衣赚点钱供儿子读书。徐力升上高中重点班后,吴凤仙要求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 10 名。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
19、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2000 年 1 月 17 日中午,徐力放学回家吃过午饭后,因对母亲的管束不满,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法院认为,被告人徐力非法剥夺其母吴凤仙的生命,触犯了刑法,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由于徐力犯罪时未满 18 周岁,应当从轻处罚,故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徐力有期徒刑 15 年。 阅读这个案例后,请结合第二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徐力是在母亲的重压之下才有这样的过激行为,他的行为是可以谅解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请分析发生徐力杀母这一人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沉痛的教训? (3)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学习上的要求也很严格,或
20、者近乎苛刻,你打算怎样与父母进行沟通?提示:(1)这种说法是错的。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的心愿。徐母对徐力的严厉管教是基于对他的高期待,这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爱。徐力在心存感激的同时,应该尽力孝敬母亲,报答母亲的恩德,这才是正确的做法。知恩不报,以怨报德、恩将仇报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2)原因是:母子缺乏必要的沟通。与母亲发生矛盾时,徐力没有采取适当的方式与母亲进行沟通,而是采取了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造成了人间悲剧的发生。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严重冲突时,一定要使自己先冷静下来,努力克制自己冲动情绪,多想想父母的好处,坐下来与父母进行沟通解决,切不可用粗暴或极端的方式解决。(3)要掌握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还要注意和父母交往的艺术: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四)板书设计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1、架起理解的桥梁A、亲近父母,化解矛盾B、与父母沟通的程序C、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2、交往讲艺术赞美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不必太计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