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3、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重点: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难点:会进行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知识点一:有用功和总功1、 探究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钩码提升高度为 1 米,弹簧测力计读数如课本 P85 图)(1)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由公式 计算拉力所做的功为 。(2)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的高度,由公式 计算拉力所做的功为 。这两次拉力所做的功一样吗?为什么?
2、(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 。2、 有用功和总功(阅读课本 P86,回答下列问题.)(1)有用功是指 ,用符号 表示;(2)额外功是指 ,用符号 表示;(3)总功是指 ,用符号 表示;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知识点二:机械效率阅读课本 P86,回答下列问题 .1、_叫机械效率.用_表示,表达式是:_ 2、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则 又可以表示为 。说明: 为一比值,没有单位(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唯一没有单位的物理量) ;在实际中,由于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的存在,额外功 W 额外 是一定存在的,即 W 额外 0 , 可见 W 有用 W 总 ,所以 100%=1,只有在
3、理想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时,这时 W 额外 = 0 , = 100% 。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机械效率越大,做相同的有用功,需要的总功越少,机械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 的高低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4.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主要有哪些?源:gkstk.Com例题: 如图利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 400 N 的货物匀速提高 2 m,所用的拉力 F 是 250 N,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数据如下表,完成表格中的数据(2)同一滑轮组,改变绳子
4、的绕法再次试验,数据如上:1) 比较数据 1、2 可得出的结论是: ;2) 比较数据 1、3 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数据 1、4 可得出的结论是: ;分析讨论:(1)在以上的两种方法中,提高相同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吗?(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你能否求出动滑轮重?2、斜面的机械效率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已知小车重为 G,斜面高为 h,斜面长为 L,小车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该实验中有用功是 W 有 = ,总功是 W 总 = 。额外功是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所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 。思考:(1)小车重力
5、和斜面高度一定,斜面越陡,小车对斜面的压力越 ,摩擦力越 ,额外功越 ,有用功一定,所以机械效率越 。(2)小车重力和斜面长度一定,斜面越陡,小车对斜面的压力越 ,摩擦力越 ,额外功越 ,但斜面越高,有用功越 ,所以机械效率越 。有用功 W 有用 =Gh总功 W 总 =Fs W 总 =Gh+G 动 h(不计绳重,摩擦)额外功 W 额外 =W 总 -W 有用 W 额外 =G 动 h(不计绳重,摩擦)机械效率 = =G/nF (n 为承担重物绳的股数)GhFs(不计绳重 ,摩擦)练一练: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
6、的,错误的数据是_。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试验次数物重(N)绳子段数(n)h( m)S(m)W 有(J )W 总(J ) 1 5 3 0.2来源:gkstk.Com2 5 3 0.23 11 3 0.24 5 2 0.2(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控究 _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理由是:_。得到的结论是: 。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物理量控制因素物重来源 :学优高考网G/N绳端拉力F/N
7、机械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 10 4.2 79.4中等提升速度 10 4.2 79.4较大提升速度 10 4.2 79.4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课堂达标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来源:gkstk.Com(1) 越小,说明机械效率越高 ( )(2)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是减小额外功。 ( )(3)只要科学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甚至超过 100% ( )2、甲、乙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 80%,乙的机械效率是 60%,则 ( )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使用乙机械做功省力C使用甲机械做的额外功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功越大,机
8、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B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C越省力的机械,其效率越高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4、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C实际生产中使用机械比不使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高;D使用机械做功时,如不考虑机械本身重力及所引起的摩擦,那么,机械的效率是 100%5、使用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 )来源:学优高考网A不省距离 B不省时间 C不省力 D不省功6、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杆最多 C滑轮组最多 B斜面最多 D一样多7、起重机在 20s 内把重物匀速提
9、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 4104J,额外功是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cm 1 6 3 2.5 92 6 5 2.5来源:gkstk.Com183 6 8 2.5 24甲 乙1.6104J,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_,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W。8、用动滑轮将重 60N 的物体提高 1m,人对绳的拉力是 40N,则有用功是_J,总功是_J,额外功是_J,机械效率是_。9、利用一动滑轮把重 2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 2m,若滑轮的效率为 80%,那么有用功是_J,总功是_J,动力是_N 。10、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
10、将重为 1200 N 的建筑材料从地面运到高 20 m 的楼上,手竖直向上的拉力是 500 N,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做了_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_J 的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11、右图中斜面高为 2 m,长为 10 m,将 100 N 重的物体沿着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需要平行于斜面的力为 25 N,那么有用功_J, 总功为_ J,斜面效为_.12、如右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 300N 的物体,物体在 10s 内竖直上升了 1m,人拉绳的力为 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动滑轮重
11、多少?提高题13、某机械做了 8000J 的功,其中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 1:3,那么该机械的有用功是_J,机械效率是_。14、一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16、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 600N 的重物缓慢提升 2m,如右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 F=250N。拉力做的功是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 _,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_N 。17、一台起重机将重 3600N 的货物提高 4m,如果额外功是 9600J,起重机做有用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18、斜面的长为 20m, 高度为 5m, 小明用手沿斜面方向用 180N 的力向上把重为 600N 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上斜面, 则(1)有用功是多少(2)总功是多少焦耳(3)额外功是多少焦耳(4)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