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自我新形象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 背诵课本知识点,能举例说明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追星”现象。2 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初中阶段成长规划。【自主学习】1 如何正确认识“追星”现象?(课本 54-55 页) 喜欢明星是 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 “人无完人” ,偶像也不例外。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 。见课堂补充。2 如何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课本 55-56 页) 社会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一种期待。每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社会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我们
2、要了解 来源:学优高考网, ,从社会需要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重在 与 。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 。【合作探究】(1)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有美好的未来,从现在做起,也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星” 。下面就为自己初中阶段的成长做一个规划吧。来源:gkstk.Com学习目标: 心理品质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能力提升】一 单项选择题 1(07-08)我们中学生都喜欢明星、崇拜偶像,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我们在他们身上主要应该学习的是( )A 话里的外表,漂亮的外貌 B 很多的财富,高贵的生活C 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 D 优雅的谈吐,理想的职业 来源:学优高考网
3、 gkstk2 (08-09) 小强对周杰伦崇拜的五体投地。他收藏周杰伦的个人专辑,只要对周杰伦有关的报道,他马上就想尽办法收集起来。他模仿着周杰伦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学周杰伦的语调,经常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如果不是家长的阻拦,他就要离家出走,寻找周杰伦对小强的这种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这是盲目从众的表现 B 不利于小强良好个性的发展C 这会影响小强的身心健康 D 小强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长大后也能成为歌星3 中学生常常将理想的自我形象与歌星、影星和球星联系在一起,在青春偶像身上憧憬自己的未来。对于自己的偶像( )来源:学优高考网A 只要是我喜欢的名人,他们的
4、一切都可以效仿追求 B 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C 只要是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D 他们获得成功的职业就是我的理想二 判断题1 (10-11)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特长,还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 )2 (11-12)进入初中后,为了追求理想,一定要树立新的追求目标,越高越好。 ( )三 问答题(10-11)自从科幻大片阿凡达 在内地上映以来,受到了各种影迷的追捧。2010 年 3 月 2日,上海浦东机场出境大厅里,一位打扮新潮的少女整张脸都是蓝色的,形象类似阿凡达的女主角。据了解,这个 90 后少女平日就是“追星一族” ,最近看电影,迷恋上了剧中的女主角,于是便花大价钱化
5、了个“纳美妆” 。最后,经边检民警耐心解释,女孩儿最终同意卸掉“纳美妆”后再办出境手续。 (注:出入国境以及办理其他需要核对本人资料的事务时,无特殊原因,万万不可改变自己的本来面貌,以免造成麻烦)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是怎样看待上述“追星”现象的?【课外阅读】钓鱼岛属于中国的9 个证据钓鱼岛属于中国还是日本,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外交部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根据国际法中先占先得的原则,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而根据实际管辖原则,自那时起,中央政府就已将钓鱼岛纳入海防范围,并建港泊船;而从大陆架公约来看,钓鱼岛毫无疑问
6、属于中国。一、先占先得,钓鱼岛从明朝就属于中国版图国际法上领土取得方式最主要的是先占,但是先占一定是对无主地的先占。钓鱼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因此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无主地。并不适用于国际法领土取得的“先占”原则。1、在14、15世纪中国人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的顺风相送?6?1福建往琉球 ,其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佳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今台湾) 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书中对钓鱼岛的名称做了十分清晰的记录,表明至少在14、15世纪中
7、国人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来源:学优高考网中国明清两代册封使就把钓鱼岛作为出使琉球海上必经之路的标志,早于日本人发现钓鱼岛500多年。此后,琉球国不断派人到中国朝贡。据中国史书记载,明帝赐闽人善操舟者三十六姓赴琉,以利往来朝贡。2、明朝政府早已确认钓鱼岛是属于台湾的小岛群在明代钓鱼岛纳入中国疆域版图,已成为既成事实。嘉靖十三年(1534),陈侃在使琉球录中完整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诸大使的航海经历。其载:“(嘉靖十三年五月)五日始发舟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 (今台湾 )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过平嘉山(今彭佳山 ),过钓鱼屿(今钓鱼岛) ,过黄毛屿( 今黄尾屿),过赤屿(今赤尾屿) ,目不
8、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程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夜行彻晓,风转而东,进寻退尺,失其故处。又竞一日,始至其山(即古米山)。有夷人驾船来问,夷通事与之语而去。十三日,风少助顺,即抵其国。”其中所谓“ 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 以及“又竞一日, 始至其山风少助顺, 即抵其国”的记述,清楚地指出了明朝与琉球疆域的分界:古米山属于琉球,而钓鱼岛在明朝版图之内。类似上述的记载在史料中屡见不鲜。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 成书的日本一鉴 ,由“奉使宣谕日本国”的郑舜功撰写。该书更加明确地记录了钓鱼岛列岛为中国台湾所属:“小东岛,即小琉球,彼云大惠国。 ”“小东”、 “小琉球” 、 “大惠国”,即古代对台湾的称呼。 “钓鱼屿,小东小屿也。 ”意即钓鱼屿是属台湾的小岛。 日本一鉴是一部具有官方文书性质的史籍,它反映出明朝政府早已确认钓鱼岛是属于台湾的小岛群,而钓鱼岛归属中国版图也已确凿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