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业地域类型.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84709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看图,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请在图中A、B、C三个区位安排这三种农业,并说明理由。,河流,地价的高低。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 产成本较高。只有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 蔬菜、乳牛等。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蔬菜、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应 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 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1.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进行分析与判断,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小范围地区农

2、业区位的选择,A、小麦,河流,:小麦种植面积大,地形平坦开阔,B、奶牛,:近主要公路,交通便利,接近市场,C、花卉,: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接近市场,读图分析题:某城镇周围有三块地,准备分别发展乳牛业、花卉业和水稻种植业,从影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考虑,应该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1)A适宜发展_业,理由是_。 (2)B适宜发展_业,理由是_。 (3)C适宜发展_业,理由是_。,水稻种植,乳牛饲养,花卉,面积大、地价低,水源足,近市场,交通好,近市场、水源足、地价高,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与判断 2.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进行分析与判断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征,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 到农业

3、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进行区 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首先根据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该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其他地图中的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 并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第三课时 农业地域类型,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认识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考纲扫描】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

4、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要求】 1.以世界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如“立体农业”“城郊农业”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结合具体的现实材料(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零税收”)探讨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2.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条件。,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世界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多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一般处在传统农业阶段,热带雨林地区、北极地区等还分布着原始农业农业。,农业的发展历史,世界农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原始社会,从奴隶社会

5、到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木器和石器,手工工具和铁器,机械化,人力,人力和畜力,电气化,依靠自然,主要凭经验,科学技术,热带雨林,北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动植物分布的地域差异,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 结果,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地域范围内,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的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不同的农业

6、地域类型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农业地域类型布局原则:因地制宜,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从发展阶段来看,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 其中原始农业阶段形成了游牧业、迁移农业和初步定住农业等农业地域类型。 传统农业阶段形成了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和地中海式农业(谷物、果品园艺业)等农业地域类型。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形成了种植园农业(单一商品经济大规模密集型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现代旱作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游

7、牧业,原始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种植园农业,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需重点掌握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农业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畜牧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林业 渔业 副业 混合农业,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 密集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

8、出的主要手段。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或技术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农业。,劳动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游牧业) 商品农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来进行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种植业,混合农业,畜牧业,粗放农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游牧业 大牧场放

9、牧业 乳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案例分析:原 始 迁 移 农 业,原始迁移农 业: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自然条件如何?经济状况如何?,1、原始迁移农业:按生产对象、产品用途、投入多少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处于农业发展什么阶段?2、原始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自然条件如何?经济状况如何?,种植业、自给农业、原始农业、粗放农业,纬度位置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大洲位置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及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国 家塞拉利昂、科迪瓦特、加纳、尼日利亚、多哥、喀麦隆、中非、刚

10、果、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加蓬、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 (经济水平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技术极为简单),【热带迁移农业】,读图:简述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思考,砍伐焚烧种植收获弃荒,1、这种农业每隔几年重复新一轮的耕作?为什么叫迁移农业?2、为什么又称其为“刀耕火种”农业?,每隔两三年或三四年就更换种植地,不断迁移,由于使用刀砍、火烧等办法开辟耕地,特点: 对土地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轮种的刀耕火种方式,无固定土地.,刀耕火种,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原始迁移农业的动力、机械、技术、等怎么样?,使用木器或者石器很少使

11、用工具 使用人力劳动不使用畜力 依靠自然生产技术极为简单,原始农业,2009年3月,30,想一想,热带迁移农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思考,当人口相对较少时、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会怎样?当人口增长很快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种不断改换耕地的迁移农业,当居民群体不大时,因每次刀耕火种的面积也不大,种植几年后予以放弃的地块,在一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还能恢复成茂密的森林,不会造成森林退化。所以数千年来,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虽被一直采用,但尚未出现生态环境问题。 然而,当 人口剧增,刀耕火种的频次加剧,不断的毁林和放弃地块,有时不等树木重生,就再一次被刀耕火种,地块没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地力,最终使森林

12、难以恢复,导致森林退化,原来相对平衡的生态变的不平衡了,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热带迁移农业(养分流失过程),养分储存于植物中,植物中养分释出, 进入土壤中,土壤变的贫瘠,养分被吸收,思考: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热带迁移农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养分流失,土壤退化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洪涝灾害多发气候恶化,植被 破坏 严重,分布:热带雨林地区。 特点:刀耕火种,不断迁移。 形成条件: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 影响: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案例分析:原 始 迁 移 农 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的 自给自足式的农业

13、类型,又称旱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自 给 自 足 精 耕 细 作,1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2 从历史来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方面有什么优势? 3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农作物有何特点?主要农作物有哪些?这些农作物在生长期对水分有怎么样的要求?要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或农业收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 旱作农业的耕地和我国南方的水田相比,有什么不同? 5 旱作农业区内,除种植谷物外,还有家庭副业,其副业一般从事什么农业活动? 6 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如何?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旱作

14、谷物农业,1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2、从历史来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方面有什么优势?,A分布地区: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B分布国家:中国的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和丘陵、印度德干高原和西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 C分布的大洲: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等),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区多是文明起源地,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传统旱作谷物农业,3、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农作物有何特点?主要农作物有哪些?这些农作物在生长期对水分有怎么样的要求?要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或农业收

15、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的农业,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需水量少,它形成于降水不太充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因此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由于气候干旱,降水不稳定,因此在农作物生长期内,要确保产量,要保证适度的灌溉,传统旱作谷物农业,4、旱作农业的耕地和我国南方的水田相比,有什么不同? 旱地农田无需经常蓄水,即使降水或者灌溉时地面有积水,不久也会被土壤吸收,表土经常保持干燥状态。 5、旱作农业区内,除种植谷物外,还有家庭副业,其副业一般从事什么农业活动?饲养牲畜的传统(猪、牛、羊。)代替人力劳役/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传统旱作谷物农业,6、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如何?主要环境问

16、题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以精耕自作的生产方式为主。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动力多,耕作强度大,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由于人口密度大,需要获得更多的粮食,而人均耕地有限,有些地区把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地开垦为耕地,导致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另有一些地区,为提高产量引水灌溉,由于灌溉不当,在低洼地区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沿空隙上升至地表,当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分布,分布: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 特点: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形成条件:降水不太充足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热量 条件较好,地形较崎岖的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山地丘陵 和平坦的温带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 影响: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地区造成土壤盐渍化。,旱作农业与迁移农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迁移农业:无固定土地,不断迁移,不断更改土地。旱作农业:耕地固定的、持续使用耕作农业也稳定下来,建筑房屋,形成村落(定居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农业工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