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1、学习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 、 “不要要”说话。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三、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
2、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 11 课画杨桃 。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图画课上的一件小事:“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将杨桃画成了象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都觉得很可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时,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认识:文中人物对话特别多, “我”与老师、同学之间,这些人物对话反映出了“我”和同学们的心理变化,读好对话,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打算将指导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
3、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四、教学方法第一,理出主线。由于课文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两句话,第一自然段讲父亲叮嘱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最后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教师的话同父亲讲得那么相似” 。我就抓住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粗读文章,教师到讴说了什么呢?这样,就理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分析理解下文就有了凭借。 第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细读文章的兴趣。教学时,我利用简笔画和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图画课上发生的顺逆或趣即教师和同学们对待“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的故事情节。并把直观教
4、具五棱的东西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从前排靠边的座位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第三,让学生自己勾画感受深的句子,提示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主题思想。 纵观整个过程,天论是构思还是实施,都给文章注入了新的内涵,做到了以课文为蓝本,以训练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五、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
5、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投影出示思考题: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读生字词。2、指读课文。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 ,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
6、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 (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2、练习“不像而像” 、 “不要要”说话。3、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2) “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
7、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提问: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通过提示,帮学生理
8、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 (再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1)出示讨论题: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提问:(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9、(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提问:(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三、总结全文六、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
10、,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与古诗题西林壁有异曲同上之处。我的教法是让学生初读、通读、细读之后,拿一个小油漆罐让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让他们各自得出答案。有的说像圆柱,有的说像一面镜子,最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再让他们背古诗,大部分同学完成得很出色。 本文从画杨桃来说明事理,难度之一是相当部分学生未见过杨桃,无法理解杨桃像“五角星” 。我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直观教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之后,才得出答案,明白事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 青州市何官镇李马小学 姓名: 赵洪岭职称: 一级教师 电话: 05363572126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李马小学请提供 100 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赵洪岭,男,1960 年 2 月出生。1977 年参加工作,从教三十六年。一级教师,2001 年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被评为青州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