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校园行为习惯调查与反思班级:艺术设计一班 学号:2010095020 学生:孙颖大学啊!大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词啊!充满了色彩的天堂。是梦想开阔地。我追逐的地方。课当进入大学后在认识到大学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神圣。一些大学生因多元文化的“污浊之气”的窒息而感到迷茫和消沉,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带进了大学校园。走进大学我明白当今的大学不在是曾经那个让我们追逐的地方。今,大学生们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几乎遍布了校园。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是以后建设祖国的主力军。然而,这些不文明行为就像一块白玉上有了瑕疵。如何让大学生远离不文明行为,不但是管理者应该解决的问题,更是大学生们应该思
2、考的问题。来到大学一学期了,通过平时的观察,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存在,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吐痰、在课桌上乱写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于是大学生的形象就被这号人给毁于一旦。 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
3、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当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问题核心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不
4、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在最普片的的现象是上课期间有些迟到的同学从前门大声
5、推门,横冲直闯,视老师与同学们正在进行的课堂而不见的人。不懂得尊师重道,无视课堂纪律,课堂嘈杂,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相反在看小说、打游戏或者睡觉,更有甚者上课期间无视老师的存在,直接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趴在桌上睡大觉,有的还接打电话。这些都是属于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不应被弘扬,大学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懂得尊师重道。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自律作用的随时性,他律作用的滞后性。任何他律只是规定了人们行为的限度,它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不文明的行为,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自律时时刻刻提醒着你要把握自己,往好的对的方向前进,而他律往往在某些事件发生以后的处理中才能显示其威慑力
6、,那只能是亡羊补牢,后悔已晚。总之,身边的小事,很多大学生都会注意到,他们更是礼貌相待,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大部分大学生都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他们刻苦专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的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他们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他们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因此,这些好的文明习惯是值得表扬的,我们应该弘扬这种精神,继续努力,做到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应为
7、校园出力。“大学生” 这个特殊的群体、从“养成” 这个直接目的这两点只能推出“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主要靠的是自律”!当然我们也没有排除他律的作用,他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处处提醒着与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人们需要在这样一种“保护”下去创造更美好的“ 自身与社会”。所以,总体来说,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要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从现实来看,就整个社会阶层来看,大学生应该说是时代文明的精英。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具有可变性。十几年的校园文化熏陶和修养铸就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虽然在菁菁校园里,我们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有些甚至是屡见不鲜,令人痛心。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可
8、以靠自律来养成文明行为的。有时文明或是不文明的举动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比如“别人都是这样的,我为什么不行”,“反正我做了,也没有人看见”,“我是有特殊原因才会这样的”等这些远离社会主流文明要求的想法,才使得不文明现象不断发生。当我们没有能力去要求别人该怎么做时,就要把握住自己做人行事的原则。我们自己的某一种文明的行为可能就会触动别人的感受,反思自己不文明的行为,进而改正不足。文明的校园环境要靠大家来添砖加瓦,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会有文明的良性循环。今天,我们来说大学生的文明行为主要靠什么养成,不是站在辩论场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从我们切身考虑,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寻找一个答案。其实所谓的自律可以说是他律的一种折射,可以说好的自律是建立在好的他律的基础上的;而他律一般来说是客观存在。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是可以也应该依靠自律来养成自身的文明行为,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让更多人来自律,最后养成大学生这一整体的文明行为。就拿我们学校近期提出的关于“以德修身”的要求。首先是学生党员应该自律作为榜样,然后所有在校大学生共同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德修身”的氛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艺术设计一班孙颖201009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