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洪泉中学历史沿革材料在美丽富饶的郭尔罗斯草原南端,台地连绵起伏,在多个乡镇中,有一个曾以英雄命名的普通乡,那就是如今的前郭县洪泉乡。1946 年 4 月,冯洪泉随部队到王府区开展工作,他所领导的队员在王府区双发屯开展反霸清算斗争时,夜晚突然被土匪武装包围,冯洪泉临危不惧,带领队员同敌人短兵相接,殊死搏斗,因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 19 岁,斗转星移,时世沧桑,多少年来,有无数学子不忘国耻,铭记英魂,在英雄鲜血流淌的沃土上,饱吸知识的乳汁,追求真理,追求人生,为祖国的建设和民族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岁月雕刻着永恒,时间印证着学校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前郭县洪泉乡中学,最早建于1965 年 4 月,当时
2、校名为洪泉农中,校址座落乡公路南侧的老供销社院,学校共有 7 间房,学校校长陈平同志,任课教师有于德全、杨子忠、郭得臣等(6 人) ,共有在校生 60 多人,分初一、初二两个班,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学校共有 12 垧田地,一头牛。1966 年文化大革命学生停学半年,1967 年洪泉农中校址迁到现在公路南老医院前边。1973 年校址便迁到现在的洪泉中学,同时校名由洪泉农中改为洪泉学校,当时校长是于凤财同志,中小学生都在本校就读,1971 年成立洪泉乡高中,1977 年当时学校耕地扩大到 70 公顷,三挂牛马车。1978 年宁永学同志任学校校长,他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学校办起了校办工厂,主要加工
3、弹簧椅,发往长春,学校有铁医炉一个,豆腐房一个,28 马力机动车一辆,当时洪泉学校的勤工俭学创收在农村堪称是一流的。学校共有教职工 20 余人,学生 450 多人,分别为初一、初二班和高一、高二班。当时学制均为二年制。共有 21 间砖瓦房,大车棚,加工场房 10 间土平房,1983 年土房改建为砖平房,1989 年新建食堂 14 间砖瓦房,当时学校扩大到 8 个教学班,均为初中 1-3 年。1995 年在学校发展史上又是一个转折点。教职工40 余人,10 个教学班。当时为实现吉林省初中达标校目标,学校自筹资金,建立了“老三室”并购买了大量体育器材,体育活动也经常在校内开展,召开每年一届体育运动
4、会,学校教学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学校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学校副校长曲明德同志,狠抓教学质量提高,1995 年考入前郭五中 8 人,1997 年考入五中 11 人,当时中考成绩在全县南片名列前茅。1996 年于涛任中学校长。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三室”建设和学校基地建设。学校在稳步中求发展。2002 年 6 月孙长波同志调任洪泉中学校长,周昌龙、张殿奎同志任副校长,曲明德同志任工会主席。洪泉中学又一次在发展中壮大,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当时有职工 63 人,学生总数 910 人,学校占地面积 49626 平方米,建筑面积 3225 平方米,2002 年以来,在教学设施上,建有标准化理化
5、生实验室各一个,先进的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各一个,有装机 50 台的微机室一个,有标准的图书室、阅览室,有门类齐全的图书 27000 余册,建有标准化的音乐教室、科技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德育展室,会议室,有标准化学生教室 18 个,教师办公室都配有微机,接入宽带网,建立了校园信息网络,校园环境优美,室内喷绘布置典雅。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都进入全县农村中学一流水平,孙长波校长也因工作突出调任前郭一中校长。2005 年 12月,在学校名项工作充满盎然生机的基础上,教育局党委又优中选优,调来了现任校长王新江同志,这位在全县久有名望的老校长,具有优秀的领导风范,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用鲜活的
6、灵性和睿智的理性,竭诚为洪泉中学的超常规发展付出不懈地努力,他牢固树立“领导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工作意识,实施人性化管理策略,做到管理人性化,服务优质化,决策科学化,确立“自立自强”的办学理念,倡导“实、细、精、新”作风,率先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流程。周昌龙、张新者任副校长,张殿奎任工会主席,经过校委会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奋斗,取得快速发展,尤其 2006 年中考取得了 骄人成绩,考入五中 24 人,进入五中实验班 4 人,前郭二中 73 人,蒙中 26 人,在159 名毕业生中共有 133 人被录取,升学率超过 87%以上,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为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王校长多次向乡政府清示争取 80 万元资金新建学校食堂宿舍,建筑面积1100 多平方米,现已有二栋砖瓦房建成,工程将于 06 年 8 月末竣工,届时将有 200 多名学生寄宿,实施封闭式管理,努力为学生创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力争使一个普通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全县农村中学的示范窗口,现在,王校长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植根于洪泉中学这一方热土,用满腔心血创建中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洪泉中学,是学子成长的沃土,洪泉中学,是培育栋梁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