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067826 上传时间:2019-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对策论文摘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中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对策:一方面是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和利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以强化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补充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教育学生批判性地接受。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影响,对策正 文:优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传播历史知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情感和塑造中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诸多历史剧,没有不出错的。不是人物张冠李戴,就是典章制度上古今混淆,要么就是无中生有,把古人

2、编排得乱七八糟,凡此种种,怎一个错字了得!” 1这类历史剧祸害匪浅,求知欲旺盛而思想尚未成熟的中学生首当其冲。一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以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而吸引中学生。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教育实践证明,兴趣对个人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成才往往以早年的兴趣爱好为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指出,“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让受教育的对象产生兴趣,赋予历史令人怦然心动的特点,使历史永远兴趣盎然。” 2我们也常感

3、叹一些青少年缺乏爱国心,缺乏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感。但是,“我们在讲中国古代史时,究竟又讲了多少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及其不朽精神呢?那千篇一律的政治、经济条文与要点究竟有多少是孩子们的需要,是他们的乐趣?当前的历史教育到底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爱,以及对背叛祖国和人民的憎?” 3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比较符合中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兴趣培养最佳时期,恰当地利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触发学生兴趣指向的“兴奋点”,一定会赢得理想的教育效应。2.有利于成就动机教育优秀影视片,特别是一些表现著名科学家和伟大英雄模范人物的作

4、品,都真实地再现了这些伟大人物成就事业的强烈动机,揭示他们超出常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这是激励学生酝酿成就动机的“源头活水”。列宁说,“在一切艺术中最教育人的是电影。” 教育家伊曼努尔康德在论教育学中指出,“为了在儿童身上确立道德品格,人们必须尽可能地通过榜样和规定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所富有的义务。” 4在优秀影视片伟大历史人物榜样的指引和影响下,学生或许崇拜毛泽东、周恩来、李四光的事业,或许成为书画迷、军事迷等等,为个性特长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日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形象思维能力和判断

5、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形象化的描写,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帮助其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力,有助于现在同过去精神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如鸦片战争、甲五风云等历史题材影视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的中国近代史场面,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截取片断,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5(2)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6、面对众多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应该是盛放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是选择知识的主人,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打破常规,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在教学活动中寻找疑点加以评论,如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查找历史资料,让学生学会否定,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养成质疑历史影视剧的习惯,把消极影视作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4.有利于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新课程三大目标之一。心理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没有什么比历史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教诲,同样,也没有什么比历史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惟其教诲最多,成人应该对历史加以研究;惟其快乐最

7、多,我以为历史最适于年轻人。” 6但是,对中学生而言,任何直陈大道理的教育,都难免会受到心理对抗的厄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造成青少年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7怎么办呢?如果能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等课程资源,教学中配以声行并茂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则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影视欣赏活动中被潜移默化,悄悄地受到陶冶,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消极影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源于影视作品的两大“通病”:

8、一是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二是灌输消极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关于历史剧创作,历史学家吴晗在谈历史剧中主张:“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和物都要有根据。”并指出:“人物、事实都是虚构的,绝不能算历史剧。人物确有其人,但是事实没有或不可能发生的,也不能算历史剧。”“历史剧作家在不违反时代真实性的原则下,不去写这个时代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写的是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原则下,剧作家有充分的虚构的自由,创作故事,加以渲染、夸张、突出、集中,使之达到艺术上完整的要求。” 8 历史剧强调历史真实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要有一定的“合理度”。在影视作品充斥“戏说”历

9、史现象的今天,讨论这种“合理度”是必要的。一些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虚构的成分超过了这种合理度,使得其内容偏离了历史。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大家只知道康熙帝经常微服私访,关心民生疾苦,充当侠义之士,扫荡社会不平;乾隆帝不仅是位武林高手,还是位多情种子,七下江南就是为了找寻一位女子;慈禧太后,不再是那个统治清朝 47 年的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也不是那个挪用军款经费修颐和园、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于国之欢心”的老佛爷,而是忧国忧民、日理万机的女政治家;李鸿章不再是臭名昭著的卖国贼,而是有远见、有才能、“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弄到后来真正的历史就会受到影响。 9在这些惯于商业投机的编导眼中,“历史成了可以任意

10、打扮的小姑娘”。作为历史剧,对于他的合理虚构人们是认同的,文艺作品毕竟不是纯粹的历史教材。但是,以取悦和金钱为目的而胡编乱造的历史剧是对社会的不负责,甚至是一种公害。2.灌输消极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电视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再现,以其生动性和连续性深受观众青睐。乱世英雄吕不韦、康熙王朝、孝庄秘史、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走向共和等历史剧富有戏说性质的电视剧,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历史剧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它们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居然有 46.00%的学生认同“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真幸福,有皇帝爸爸做后盾”;有 62.67%的学生认为“我们可以放心利用影视

11、剧中的情节来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可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大,一些“戏说”剧中传播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已经严重影响了年轻一代,他们传播的是人治思想、等级意识,灌输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残酷的专制统治和血腥恐怖的手段当成歌颂的对象,这与现代文明社会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10更有悖于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观,祸害匪浅。二 中学历史教学应对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对策优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消极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学生有误导作用,中学生几乎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陪同下成长的。影视作品,除了娱乐作用外,还有重要的认识

12、作用和教育作用,别林斯基把她称“社会的家庭教师”。 11 正因为如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影视,正确欣赏影视,自然就成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机构和广大教师的关注。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对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对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进和利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教学实践中,引进和利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可以强化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充实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具体措施有:第一,发掘中学历史教学影视资源“当人们的教育观从教转向学,并随着课程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趋势时,人民关于教材的感念进一步扩大,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惟一的教材,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

13、信息的物化的材料,乃至教具,都是教材。”在这种“大教材”感念的推动下,“历史影视教材也成为历史剪裁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历史影视作品是重要的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新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要善于发掘中学历史教学影视资源。可以引入课堂教学的影视资料主要有:(1)文献纪录片,科教片、专题片。文献纪录片真实地记载了某些史实,形象逼真地再现历史现象的原貌。象近代春秋、新中国、20 世纪世界大事录等都是反映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些珍贵的实录,这些真实的直观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历史知识的掌握。(2)历史故事片。这类文艺性的片子,虽然不是历史现象的如实再现,不能

14、完全当作历史知识来学习,但也能反映当时的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课堂教学同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如教学鸦片战争时,可利用故事片林则徐的片段;要让学生认识盛唐的风貌,可利用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的片段。 13 第二,课堂上引进优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会使中学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课堂,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教师首先要熟悉所采用的历史影片。光看品种题目不行,一定要看看片的内容,听听其配音。了解所用的画面是否紧紧配合教学内容?解说词中的提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哪些画面学生不易理解,需要教师

15、解说?哪些画面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等等。 14教育家伊曼努尔康德在论教育学中谈到,“培养人心灵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让一个人自己做他想做到的事。”并指出“对于那些仿佛是完全从自身出发学会的东西,人们总是掌握得最彻底,记得也最牢。” 15 在进行情感体验教育中,角色体验不失为一种最佳的方法。如在学生观看历史剧重庆谈判部分片段后,指导学生扮演 “毛泽东会见蒋介石”等历史短剧,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我就是剧中的人物”的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剧中人物人格的伟大魁力。学生在扮演历史剧的角色体验中,会觉得剧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剧中人物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这样,想象、创作、表现、超

16、越自我等多种效应互动,人格素质培养的教育效果十分明显。第三,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如:可以结合走向共和,谈谈对慈禧太后、李鸿章或袁世凯等历史人物的评价;结合清朝皇帝、清官的一系列历史剧,客观评价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组成研究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质量上的评价和核实,进行筛选、取舍,寻找出课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整理得出研究性报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影视材料,找到学习历史的多种途径,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17、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和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二)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正确评价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教育学生批判性地接受。具体措施:第一,开设“影视历史剧赏析课”现行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中无此项内容和课时安排,建议教师应灵活处理,视具体情况插入相关内容。“影视历史剧赏析课”宜设计为专题形式,有影视历史剧放映条件的,可以取其一段,让学生观看后结合已有历史知识谈其见解,教师适时引导也非常必要。结合教材相应进行“影视历史剧赏析课”,相信效果会更好,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社会批判能力。中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

18、构欣赏影视历史剧的的知识和能力,以批判的态度慎待“戏说”剧。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影视历史剧”,对其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尤其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史料,甄别判断影视剧情与真实历史的贴合度。第二,辅导学生写影评辅导学生写影评,是学习历史和练笔的重要方法,它能给历史学习增添魅力,值得推广。“学生们在写作时,发现或建构他们以前不知道的或不理解的主题观点和看法,区分、归类相关的和不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分出重要的和次要的观点,去做推断。”“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组合信息资料时,将接触新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6当然,对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写出评价,必须建立在严格史实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历史价值标准作出客观

19、公正的判断。这势必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要坚持严肃、科学的评价态度。通过辅导学生写影评,使学生学会对电影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判断,对其中蕴涵的思想价值有所体会,有所阐述,有所发现,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笔者坚信,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发掘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开发适应未来历史教学需要的影视作品教学模块,改革教育环境,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正文 5500左右)参考文献:1:孟琢.六大历史剧批判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25 页2: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6 页3:齐键,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

20、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11 页4: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42 页)5:周晓红.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http:/10.1.109.24/tpi50/kns.aspx6: 约翰洛克.教育片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48页7:周晓静.道德怎样“教”,教育科学论坛J.2004 年第 5 期,第 3 页8:王子今.虚构的合理性,历史学家茶座(第二辑)J.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021 页9:葛剑雄,周筱?.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56 页10:葛荐雄,周筱?.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56 页11:周晓红. 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学术期刊网,http:/10.1.109.24/tpi50/kns.aspx12:钟启泉,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94-95 页13:叶永广.中学历代教学影视资料的发掘Z. http:/ 年版. 第167-168 页15: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 页16: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