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2017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参考答案高三年级语文学科1 (3 分)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将字音和字形合二为一,考查形声字里的易错读音,字形多为同音异形字或同音形近字,需平时分类识记,辅以练习。建议大家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记错,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的字音字形分类整理下来。A 项, “磨和”应为“磨合” 。 C 项, “置疑”应为“质疑” 。质疑,提出疑问。质:询问,责问;疑:疑问。谓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D 项, “档(dng)期” ,应为, “档 dng 期” 。2.(3 分) 【答案】D【解析
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分析词语使用是否正确,要结合所以的语境。考虑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是否和语境一致。D 项, “一脉相承”意为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应用“一以贯之” 。 “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3.(2 分) 【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 项,电视栏目不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一个具体的节目可以用书名号,例如,必修一的版块“向青春举杯”用引号,里面的课文则用书名号。4.(3 分)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
3、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B 项,成分残缺, “等”后面加“模式” 。C 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而是要和机器人合作”改为“而应该把机器人视为合作伙伴” 。D项,搭配不当, “存在”改为“有着”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
4、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 、 “防止” 、 “以防” 、 “以免” 、 “切忌” 、 “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 ,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 “成为” ,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5.(4 分) 【答案示例】恭喜荣获写作
5、大奖,愿你母亲早日康复!【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要求以女生同学的身份,在女生获得全国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后,给她写一条微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写之前,要结合材料提供的内容,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同学获得大奖,要表示祝贺;二是同学母亲生病了,要表示关心或祝福。例如,恭喜荣获写作大奖,愿你母亲早日康复!6.(5 分) 【答案示例】参考示例: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个性是天生的,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后天的刻意追求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 “性相近”并不代表“性相同” ,说明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个性,既然有了2017 学年第二
6、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答案 第 2 页 共 6 页差异的个性了,你再去追求模仿别人的个性,最后就等于失去个性。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题目提供的内容是关于“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已提供正方观点和材料,要求站在反方的立场,进行论辩。答前要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内容,审读正方的发言内容,分析其论辩的角度。反方论辩时观点要明确,立场坚定。能扣住正方论述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辩驳。表述时要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语言准确连贯,注意字数的限制。正方论辩的角度是,首先,人不完美,所以要刻意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其次,与众不
7、同才能彰显个人魅力,只有刻意追求,才能显出个性差异。针对正方观点和陈述,反方先亮观点,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然后强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个性是天生的,后天的刻意追求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其次, “性相近”并不代表“性相同” ,说明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个性,既然有了差异的个性了,你再去追求模仿别人的个性,最后就等于失去个性。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7.(3 分) 【答案】B【解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
8、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 项,目的还包括说明前人“还遗留什么问题” 。8.(3 分) 【答案】D【解析】9.(4 分) 【答案示例】 引据准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密。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推陈出新。【解析】本题要求概括“学术规范”应当遵循的原则,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全文。然后筛选出文中谈论“学术规范”相关原则的内容,然后加以提炼概括。第一节“引据的准确可靠,论证的充分,推理的严密,是所有的论文都应该做到”“对于该领域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了解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
9、也是所有研究论文都应遵循的原则”第四节“推翻前人的旧论,创立自己的新说,这是学术界惯用的公式”可得出六点答案。10.(4 分) 【答案示例】10.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书桌的斑驳、陈旧和漫漶不清。通过连续设问和揣测的语气,暗示了书桌历经沧桑,和自己的成长息息相关,是自己往昔岁月的见证和记录。为下文张本,通过对桌面的详细描写,引出下文有关书桌的故事和往事的回忆。11.(5 分) 【答案示例】是指相对于桌上其他小坑和划痕,这处斧砍的是大硬伤。我的精神世界也在那场运动中,像被斧砍一样受到伤害。指那个时代给年轻一代的心灵造成大创伤(本来纯真可爱的姑娘变得可怕而冷漠) 。指当时的政治运动给国家和民
10、族带来的大创伤。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答案 第 3 页 共 6 页12.(5 分) 【答案示例】不能删去。通过新旧桌子给自己的不同感受的对比,突出了旧桌子对于“我”的意义,强调一个人需要今生今世的证据的重要性;抒发一个人对自己的过往的无法割舍之情,升华了文章主题。 13.(6 分) 【答案示例】书桌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文章标题,是全文故事的载体。书桌是一种象征,它的斑驳象征个人和民族曲折而复杂的过往。书桌是一块石碑,刻录“我”过去的生活;见证“我”的快乐和幸福、忧愁和不幸、成长与创伤。书桌代表一种思考,表达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反思。书桌是一份情感,寄寓一个人对酸甜苦辣的
11、过往的无法割舍之情。14.(3 分) 【答案】 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D 项,燕:通“宴” ,安逸、安闲。15.(3 分) 【答案】 A【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12、。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 项,均为副词,将要。B 项,都是介词,前一个意思是用,后一个是凭借。C 项,副词,前一个意思于是,后一个是却、竟然。D 项,助词,前一个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16.(3 分) 【答案】 B 【解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 项,对“从父兄”理解有误, “父兄”是偏义复词, “从父兄”指堂
13、兄。17.(3 分) 【答案】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解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子产” “史” “卫” “文公” “诗人”是所在句子的主语,这几个词前面都要断开。 “得宜当理”省略的主语是“子产” ,前面要断开
14、。 “合于时制”省略的主语是“城市宫殿” ,前面要断开。18.(8 分) 【答案】 (1)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筹措困难,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 (得分点:“邦”在文中特指“瀛洲” , “以谓”意为“认为” , “稔”意为“年” )(2) (这是)因为李肃之先生经营管理劝勉督促,内部尽心,外部尽力,所以能够变毁坏的为修葺一新的, (先生)就是如此奋勉。 (得分点:“经理”意为“经营管理” , “劝”意为“劝勉” ,“敏”意为“奋勉” )【解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15、该题第一句中, “邦”在文中特指“瀛洲” , “以2017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答案 第 4 页 共 6 页谓”意为“认为” , “稔”意为“年” ;“经理”意为“经营管理” , “劝”意为“劝勉” , “敏”意为“奋勉” 。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参考译文】五泄在婺州(今浙江金华)、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的交界处,北至富春江,南依句乘山,东连浦江,它的山水号称最是奇特峻峭。从西坑岭进入,走过遇龙桥再往北行走二十步,就进入西潭。 (刚进入西潭, )前面横卧一条溪流,水很清凉,蹚水感觉冰凉。由这条小溪往前走,经过小潭,旁边有一块
16、凸起的巨石,于是扶着巨石登山,一失足就会坠落。又往前走二里左右,土地逐渐变得平坦开阔, (又见)奇形怪状的石头高高耸立,山峰环列周围,好像进献的姿态,山石的纹理萦绕。又往前行走半里路,有一股泉水从孔穴里流出,浏浏作声,如琴音,又如竹竽声。泉水向西流淌,汇集到水洼里,水清澈见底,丝毫没有隐蔽。水底洋洋来往游动着数尾鲦鱼,如同在琉璃瓶中一样。水洼的左边有两棵大树并立,形状极其奇特高大,大树倒映在水中,如画一样美丽。又往前走五十步,有块大石头堵塞道路,相传大石之上本有如鹰嘴一样的岩石角,夜间忽然打雷下雨,如鹰嘴一样的岩石角崩裂而下,声音在数里之外都能听得到。又前行三十步,榛木小竹成林,阳光下浮动着碧
17、绿,连衣角也都映上绿色。来到这后就感觉环境阴暗幽深,完全不像人间。就如登上蓬莱山,坐在水晶宫,人间烟火气息全部消失。又从山腰攀着葛藤向前行,又走十几步,抵达一个小水潭。小潭上写着“西潭” 。流水倾泻而下如白帘,宽约七八尺, (水流)缓缓向下流淌,滑过山崖却没有声响。两旁耸立着陡峭的石崖,苔侵蚀藓遮挡,不时有水珠从石崖上渗出滴下。从西潭寻原路出来,斜行向东走,经过香炉、钵盂(雁荡)、白云、玉女、天柱诸峰,经过略安桥然后奔向三学禅院(即今五泄寺)。从禅院北面往里走,又走百余步就到了东潭。潭上瀑布大约有二十丈,倒挂在崖孔中,好像(有人)搬运万斛积雪,从天掷下,白光闪烁,使人目眩神迷。瀑流至潭底又逆反
18、向上喷涌,其声如阵阵闷雷, (置身于此) ,咫尺之间,不能听清人们的笑语,声音好像从瓮中发出。居住在这的人说,每次山风呼啸,四山林木被大风震动像要折断一样,黑云向下笼罩,天色幽暗,使人分不清是早晨还是夜晚。又向北折然后向西行,追溯潭水的源头。登上响铁岭,跨过紫阆山。顺着石河,又前行一里左右,有个地方叫石鼓,一跺脚就能听到咚咚的响声。再走十步到了第一潭,潭如一口井,往下看黑黑的,用小石块投下去,锵然发出如玉环一样的声响。再走十余步,到了第二潭,潭形圆如大釜,水面广阔,潭底宽敞。水流携带的乱石聚集在潭中,等到积满了,又流泄掉。潭下是百余尺深的峭壁,十分危险,不可涉足。从峭壁右边攀着藤蔓坠下,到了第
19、三潭。潭水很深,用线缒(石)而下,深不见底。潭呈狭窄的长方形,天阴的时候,常从潭中泛起雾气, (人们疑心)潭中有龙。人们经常认为隐僻险峻的事物是可怕的。第四潭(人们)都不敢前往,有人用绳子围在腰间,系在巨大的木桩上,在崖壁间俯身观看。潭左右长满了大枫树,潭的形状大略与第二潭相同,但比第二潭大了许多。旁边是刘龙子的坟墓,相传刘龙子曾经在潭边垂钓,钓到骊珠,吞食后化龙而去,后人运来石头给他筑坟墓。再往下到第五潭,就是东潭。因为这座山的水分为五级,所以取名五泄山。19.(2 分) 【答案】用典、拟人。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答题前要先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0、。 “武陵人”借用桃花源记的故事, “秦楼”引用列仙传传说秦穆公为弄玉所建之楼典故。用“锁”来写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0.(6 分) 【答案示例】 (1)抓住生活细节。香消烟冷,无心再焚;锦被乱陈,无心折叠;髻鬟蓬松,无心梳理;宝镜尘满,无心拂拭:日上三竿,未觉光阴催人。通过生活细节写出了词人与2017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答案 第 5 页 共 6 页丈夫临别时怅然若失、百无聊赖的心情。 (2)直抒胸臆。因为 “离别” ,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想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 (3)反面傅粉。
21、 “新来瘦”不是因为生病、喝酒,也不是因为悲秋,从反面婉转道出憔悴的原因是伤离别。因离别身体急遽消瘦,把作者的离情推向高潮。21.(2 分) 【答案示例】 “仁”是“礼”的依据和基础,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22. (4 分) 【答案示例】 (1) “志于道”的“道”指仁道、正道;(2) “邦有道” “邦无道”之“道” ,指国家政治情况;(3)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指人的思想主张;(4) “与师言之道” “相师之道”的“道”指与人相处的规矩。23. 【命题点】考查理解和评价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解析】本题要求理解上述四则材料中“道”的内涵分别是什么,考查学生翻译和理解概括文言文的
22、能力。答题前要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内容。 “志于道” ,志向在于仁道。此“道”为指仁道、正道;“邦有道” ,意思是国家治理得好,此“道”是指国家政治情况;“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此“道”指人的志向,思想主张;“与师言之道”是指与老师说话的规矩,此“道”指与人相处的规矩。参考译文:孔子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就显得很聪明,当国家无道时就装傻。别人做得到他的聪明,但做不到他的装傻。 ”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乐师冕来
23、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 ”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 ”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 ”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23 (6 分) 【答案】(1). 瞻之在前 (2). 忽焉在后 (3). 柳丝长玉骢难系 (4).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5). 鹤汀凫渚 (6). 穷岛屿之萦回 (7). 廊腰缦回 (8). 钩心斗角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0).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解析】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2017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答案 第 6 页 共 6 页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瞻、骢、倩、晖、汀、萦、缦、钩、期、僮等词,都要格外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