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必修).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55532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必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必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校联盟”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高二地理试题(必修)考试时间:75 分钟 总分 100 分命题人:陈小峰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江苏省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读图 1-1,完成 12 题。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2、据图中城市化水平的差异,由迁移的经济要素主要是( )A、劳动力 B、矿产资源 C、能源 D、资金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图 1-2,完成 35 题。3、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

2、符的是( )A、水田旱地林地荒地 B、水田旱地草地林地C、水田旱地林地草地 D、水田林地草地荒地4、图中我国水田、旱地的大致分界与下列哪个选项吻合( )A、秦岭淮河一线 B、我国二、三两级阶梯分界C、400 毫米等降水线 D、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大致分界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推断不正确的是( )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B、土地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C、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D、水田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降水量一般在 800 毫米以上读图 1-3 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 1950 年和 2010 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完成 67

3、题。6、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B、居住用地变化不大C、林地面积显著下降 D、工业用地增加最多7、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影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C、水污染加重 D、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图 1-4 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分析 89 题。8、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B、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9、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

4、“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而然的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建设有污染工业D、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10、图 1-5 中所示的争议体现了双方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应遵循的原则是( )A、阶段性和持续性 B、公平性和共同性C、公平性和发展性 D、发展性和持续性图 1-6 中甲图为“19712018 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DP 变化率” ,乙图为“1971、2018 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 GDP 碳排放” 。读图回答 1112 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日、德三国人均 GDP 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B、美、

5、日、德三国人均 GDP 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C、美、日、德三国单位 GDP 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D、19712018 年单位 GDP 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德国1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 GDP 碳排放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常规能源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读图 1-7,回答 1315 题。13、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黄河下游与海河上游地区B、位于湿润区向干旱区、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地带C、位于平原向山地、农业区向林业区过渡的地带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14、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

6、土流失,应当重治理轻开发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唯一途径C、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D、综合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因素大于自然因素15、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A、科学施肥、选育良种 B、修建淤地坝、平整坡面C、推广沼气池的修建和使用 D、在陡坡封坡育林育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读“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示意图” (图 1-8) ,回答1617 题。16、图中表示“煤炭开采”的数字序号是( )A、 B、 C、 D、17、陕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产业链不包括( )A、煤-电-铝 B、煤-焦-化C、煤-电-气 D、煤-铁-钢图

7、 1-9 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820 题。18、西气东输主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土地利用19、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彻底改变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格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沿线地区成为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改善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A、 B、 C、 D、20、该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限制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

8、、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图 1-10 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读图完成 2124 题。21、A 湖周边地区农业已从粮食生产转为园艺业和乳畜业,其主要原因是( )地势平坦,草场广阔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城市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发达,距市场近A、 B、 C、 D、22、下列不是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水平较高 D、资源能源丰富23、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地荒漠化A、 B、 C、 D、2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一系列产业转移到苏北等地。下列有关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9、、能够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C、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D、与全国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侧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水能达 457 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 414 万千瓦,水能利用率约为 90%。图 1-11 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 2526 题。25、从图示看,该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26、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中国以 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 90%的市场供应,近几年除继

10、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外,稀土工业产品日趋丰富。图 1-12 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略图” ,图 1-13 为“中国稀土出口和创汇总额对比统计图” 。读图完成 2728 题。27、有关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南方地区是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区 B、分布广且相对集中,中部多北部少C、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没有稀土资源的分布 D、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该资源的分布28、有关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进口稀土资源,增加稀土资源储备 合理开采稀土资源,防止生态破坏不断增加稀土出口量和创汇量 优化稀土工业结构,提高深加工能力A、 B、 C、 D、图 1-14 为“我国 1975

11、 与 2012 年各类湿地面积比例构成图” ,读图完成 2930 题。29、与 1975 年相比,2012 年 ( )A、湿地总面积明显增加B、自然湿地面积减少C、各类湿地比例减小 D、人工湿地变化率最小30、能迅速搜集和分析湿地面积变化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RS GPS GIS BDS(北斗导航)A B C 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涂 A)与错误 (涂 B)(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31、青藏高原最突出的特征是“高”和“寒” 。32、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征就越宏观。33、任何区域内部都具有差异性,但各区域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34

12、、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5、循环经济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解决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37、长江下游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湖泊萎缩。38、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9、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0、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具备的优势条件是经济腹地广阔。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 3 题,共 30 分) 。4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1)写出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3 分)(2

1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主要河流 C D E (3 分)(3)图中区与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界线大致吻合?(2 分)(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区。 (填数字序号) (1 分)(5)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1 分)41、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1 分)材料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材料二: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1)据材料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

14、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 ,推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_。 (2 分)(2)简要分析江苏省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4 分)(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迁移方向的是箭头 ,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箭头 。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 (至少写 3 点)43、下图图甲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图乙为“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分)(1)图乙中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带的发展经验?( )A、F B、B C、E D、C(2)读图,美国 B 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相似的是( )A、 B、 C、 D、(3)图甲中农业带的

15、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具有_特征,影响各农业带分布位置的首要因素是_。(4)图乙中东北地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七校联盟”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高二地理试题(必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5BDCAD 6-10ABBDB 11-15CCBDA 16-20ACBBC 21-25DDBAD 26-30DADBB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涂 A)与错误(涂 B)(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6、。31-35AABBA 36-40ABBAB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 3 题,共 30 分) 。41、 (10 分)(1)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3 分)(2)黄河 长江 珠江(3 分)(3)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草原带与森林带的分界、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任答两点得 2 分)(4)(1 分)(5)水源(1 分)42、 (11 分)(1)苏南(1 分) 苏北(1 分) (2)有利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 分)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1 分)(3)(1 分) (1 分) 有利:促进转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促进城市化发展。 不利:可能加剧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3 点 3 分,其中不利至少答 1 点) )43、 (9 分)(1)A (2 分) (2)B(2 分)(3)地区专门化(区域化和专业化) 气候(2 分)(4)黑土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森林破坏 湿地萎缩(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