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国际部)试卷(无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55276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国际部)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国际部)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国际部)试卷(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国际部)试卷(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国际部)试卷(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银川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 高二期末试卷语 文 试 卷命题教师:任艳杰(本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选择题(共 2 分,每小题 6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鼙鼓(p) 迤逦(y ) 翡翠衾(qn) 将进酒(jing )B扁舟子( pin ) 滟滟(yn) 訇然(hng ) 馔玉(zhun )C暴霜露(p) 洎牧以谗诛(j) 玉簟(din) 剡溪(shn)D钗擘(b ) 凝睇(d) 玉扃(jing) 反间计( ji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温家宝总理的激情话语,有力地传递出政府

2、解决民生难题的庄重承诺,弘扬了推进社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B汉字大讲堂的开设,对网络时代学习汉字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好形式。C目前武汉已经明确表示,要在 10 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 20 个,与去年同期的 36 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 10 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D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火速奔赴灾区。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

3、乐府 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B 书愤的作者是写过春望 的杜甫,字子美,生在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C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写给自己的丈夫赵明诚的,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D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论今的议论性散文,旨在说明六国互丧的原因,警醒当时的北宋王朝。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4 根据对诗文的理解请按原文填写句子。(1) 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 ,此恨绵绵无绝期。(2)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两朝开济老臣心

4、。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3)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 。(4) 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 , 。(5) 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 。(6) 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 ? 。(7)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 , , 。三、阅读题(共 33 分)(一)阅读下面这诗,完成 56。(8 分)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

5、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5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4 分)_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

6、望相似”一段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题。(14 分)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

8、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7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思厥先祖父。 厥:其,泛指列国的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C胜负之数。 数:次数D始速祸焉。 速:招致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 “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B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

9、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 “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 分)(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 分)_(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5 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共 14 分)故都的秋秋

10、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

11、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

12、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

13、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

14、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

15、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九三四年八月,北平10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

16、写各有怎样的特点?(4 分)_11作者要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文章的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又写了“南国之秋”呢?(4 分)_12 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4 分)_四、语言运用。 (共 6 分)13下面是小明陪同奶奶到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 字以内。_五、作文(40 分)一个年轻人是否吃得起苦,影响着个人未来的成长。年轻时经历过砥砺的人,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青春梦想不会唾手可得。只有经历砥砺,才能练就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砥砺中必有挫折,变挫折为动力,用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人生自会升华和超越。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两字。可以说,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轻易获得成功的。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那才是真正的“ 青春无悔” 。请以“我的青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低于 800 字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