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南高中 2019 届高三二模文综试题命题人:陈丹 杨澜 董志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改动题号、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均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 卷 (选择题,共 44 分)本 卷 共 3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14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2、 项 中 , 只 有 一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2018 年 1 月 21 日北京迎来了去年冬季的初雪,相对于多年平均状况足足推迟了近一个多月。下图为我国 26 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下表为北京 2018 年 1 月 21日24 日天气资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造成去年北京初雪日期推迟的关键因素是A 冷空气长期控制,降温幅度小 B 暖空气势力弱,水汽不足C 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 D 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凝结核不足2降雪过后,北京市民进入“极速制冷” “冷冻周”模式,其原因不包括A 新雪反射太阳辐射,地温低 B 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C 气温低湿度小,体感温度低
3、 D 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3下列关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夏季风势力强,初雪日期全国最晚B 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最近,初雪日期全国最早C 华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最远,初雪日期全国最晚D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在 10 月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500m 处为林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读图回答 4 -6 题。4a 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 山地荒漠草原带 D亚高山草甸带5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A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4、 B随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大C在 a、b 植被过渡带处较大 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6贡嘎山东坡A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B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Ca 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Da 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 4 所示)。据此完
5、成 79 题。7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8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稳定入海江道9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东移 西移 潮差增大 潮差减小A. B C D中俄石油运输管道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冻胀丘是指多年冻土区由土和地下水受冻胀作用形成的丘状地形,其中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据此回答下面小
6、题。10据图分析,该区域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是A. 3m B. 6m C. 9m D. 12m11对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及防治,正确的是冬季低温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土壤湿润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治水是关键,可在管道两侧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为防冬季低温,应在管道上铺砂石,通过提高地温让其不冻结A. B. C. D. 36.(24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材料二 我们将地图上的古城和古遗址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
7、惊的:丝路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 100 多千米之遥。这一事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材料三 塔里木河下游曾经是“一望草湖,村舍不断,缩芦为室,水鸟群飞”的景象,而现在这里的胡杨林成片枯死,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从两边侵入,沙舌在一些地方相交。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缓解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恶化趋势,水利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从 530 千米外博斯腾湖调水,向下游生态输水。通过多年不断努力,塔里木河干涸的河道得
8、到滋润,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呵护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走廊。(1) 读图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8 分)(2) .简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4 分)(3).说明塔里木盆地气候对河流的影响。(6 分)(4)分析向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的生态意义。 (6 分)37.(22 分)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形成于 100 万年前的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湖泊的平均深度为约 600 米,最深处1479 米,滨湖平原狭小,湖岸线曲折,陡峻,湖中的生物种类丰富,世界上 80%的鱼类都曾在这个湖中发现,其中,著名的观赏鱼类慈鲷是坦噶尼喀湖特有的底栖鱼类。西部的卢库加河
9、为其唯一的排水口,目前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1).分析坦噶尼喀湖中物种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8 分)(2).说出乙湖区比甲湖区更利于慈鲷生长的自然条件。(4 分)(3).推测分析坦噶尼喀湖的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交通条件。(6 分)(4).每年 69 月,南部水域会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请分析原因。(4 分)43.(10 分)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最近,四川成都有一件新鲜事,用成都人的话说就是:遥望雪山。一时间形成一种时尚,微信公众号“在成都遥望雪山”成立起来了,并吸引无数粉丝。遥望雪山的高潮出现在 2017 年6 月 5 日,在充分准备下,有十几座雪山被在成都的雪山爱好者成
10、功观测到,初步统计成都是中国唯一能看到海拔 6000 米以上雪山的大都市,由此成都开始又被称为“雪山之都”。(1).雪山一直就在那里,分析直到现在成都才被称为“雪山之都”的原因。(2).请你为成都打造“雪山之都”提出-些建议。44.(10 分)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位于青海同德县的世界最大的百年古柽柳林,生长在黄河滩地上,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片存在了几百年的柽柳林生态系统,树高、树粗、树龄,还有分布高度都是世界第一。然而,到 2018 年底,建设中的羊曲水电站大坝落成后,这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将全部被淹没在水库中。工程投资方提出了移植保护方案,遭到专家们的明确反对。请你推测工
11、程投资方与专家方各自的理由。(10 分)高三二模 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1-5 BCDAC 6-11 DADABB36 答案:(1)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4 分)原因: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模加大,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4 分)(2).温带沙漠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4 分)(3).冬季气温低 0C 以下, 河流断流;温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6 分)。(4)提高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保护沙漠中的湿
12、地;控制土地荒漠化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雄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沙漠扩展,遏制两大沙漠合拢趋势。 (6 分)37 答案:(1).湖泊面积广阔,生物生存空间大;湖泊形成早,湖内生物演化历史悠久;纬度低,水温高,适宜生物生长;湖水深,水环境垂直差异大,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所以物种丰富。(8 分)(2).乙湖区位于河口地带,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位于湖泊边缘,湖水浅,光照充足,水温较高。(4 分)(3)湖泊面积广而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多高原、山地,(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湖滨城市丙与至印度洋的铁路直接相通,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6
13、 分)(4).每年 69 月,强劲的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导致表层湖水向北流,底部缺氧的冷湖水上泛,水温降低、缺氧导致大量鱼类死亡。(4 分)43(10 分)答案:(1).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多云、多雾、多雨,且距离雪山较远(难以观测);近年来数码相机的普及;天气预报、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及时观测、拍照并传播雪山的图像。(2).进行观测雪山知识宣传普及;开展雪山摄影展活动;建设雪山观测点等。44. (10 分)工程方:水后水库周边环境改善,会形成更好的柽柳林;(2 分)将大树移植到更优越的环境中,柽柳生长的会更好。 (2 分)专家方:可以移植大树,但无法移植整个生态系统;(2 分)大树移植成活率低;(2 分)百年古柽柳林是世界唯一的高原柽柳林生态系统,科研价值高。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