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53243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泰市第二中学期中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试题1、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第 130 题,每个 1 分;第 3140 题,每个1.5 分,共 4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齐景公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 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2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这一主张体现了A关注

2、民生,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C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D强调权术、主张变革的法家思想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A. 孔子“仁”的思想 B. 孟子的“性善说”C. 墨子的“兼爱”思想 D. 陆九渊的“心学”4.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

3、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神化皇权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与这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A. 天人感应 B. 心外无理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这一思想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兴市民阶层 D.新兴资产阶级8.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刘志琴说:“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 ”这种

4、“异质因素”是指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出现C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 D “发明本心” ,心学的成熟9.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可能是A 齐民要术 B 授时历 C 农书 D 农政全书10.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社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在同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发展停滞倒退11.“宋四家”的书法作品,后人对其风格做出了如下评价:“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他们的作品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5、A.宋代复杂的社会矛盾 B.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C.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12.“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下面书籍内容与这一评论相符的是A.红楼梦 B.儒林外史 C.聊斋志异 D.三国演义13.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逐渐通俗化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14.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北宋年

6、间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应该主要依据A.各种历史文物 B.正史的记载C.历史教科书的叙述 D.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15.2010 年 11 月 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16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主张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探究人的问题 B强调人的价值 C树立人的尊严 D注重人的道德17.“他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并

7、把古希腊好学深思的精神发展到了顶峰。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人有勇气和智力像他那样对全部知识进行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 ”材料中的“他”是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8.法国学者费内隆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在 16 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复古。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A借助了传统文化的外衣 B都是古典主义的拥护者C没有提出新的思想主张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19.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取自圣经 ,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等,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A贬低神的地位和提高人的形象 B以抨击教

8、会腐败为创作主题C借宗教题材表现真实自然的人性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的风格20.1517 年,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推动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 ,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基督教神学 C.宣扬圣经至上 D.挑战教会的权威21.“如果上帝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虔诚的基督徒要尽可能地利用这天赐良机;如果你拒绝它,那么你就会背离上帝赋予你的天职和使命,上帝的圣训是,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22.“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

9、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 ”孟德斯鸠在此主张A建立联邦体制 B建立共和政体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23.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 “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全部力量置于全体意志最高指导之下,而且在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述思想的核心原则是A天赋人权 B自由平等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24.“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民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25.“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

10、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26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27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C “南优 2 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

11、界性饥饿问题D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28.19 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作品的风格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9.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红与黑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30. 拜伦、普希金、贝多芬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A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C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强调个性的、想象

12、的和情感的31.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孔子强调的是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 B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C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 D用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3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子说:“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己乃所以复礼,而非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也。 ”“克之克之而又克之,以至于一旦豁然欲尽而理纯。 ”可见,两人的“克己”A产生的背景相同 B实现的途径不同C使儒学上升到了哲学高度 D是封建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33. “慎思笃行” 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13、辨之,笃行之” 。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A.恪守纲常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经世致用34.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A注重实验 B理论探究 C适可而止 D注重实用35生活年代相近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莎士比亚 1594 年创作了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汤显祖 1598 年创作了反礼教、反理学的牡丹亭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表现出对传统思想和势力的挑战

14、 B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C都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D都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景3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3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使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 D确保了

15、代议制的逐步建立38.“兴起于 18 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3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4018 世纪后半叶至 19 世纪中叶的欧洲,革命与改革此起彼伏,但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依然私欲横流。不能反映这一特

16、点的文化现象是A拜伦、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B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C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对电影技术的重大改进D托尔斯泰的“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战争与和平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41.(20 分)不同时期的教育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主要内容, “文、行、忠、信” 。在文、行、忠、信里,文虽放在第一位,但行、忠、信却大都属于道德品质教育,实际上德育占有主要位置。孔子经常教导他的弟子要学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他认为“学礼”是学习做人处世的根本。他要求弟子首先做一个符合社会标准的人,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摘编自白

17、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 书 礼 易 春秋 。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此外,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亦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材料三: 从 17 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1682 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并简要评

18、价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8 分)(2)材料二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6 分)(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教育起步时呈现的特点及其成因。 (6 分)42.(20 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

19、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的何在?(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

20、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又有何相似之处。 (6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10 分)新泰市第二中学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第 130 题,每个 1 分;第 3140 题,每个 1.5 分,共 45 分。1、C 2、C 3、B 4、D 5、C 6、B 7、C 8、C 9、D 10、A 11、B 12、B 13、B 14、A 15、C 16、D 17、D 18、A 19、C 20、D 21、C 22、C 23、D 24、B 25、C26、C 27、D 28、B 29、A 30、D 31、

21、B 32、B 33、B 34、D 35、B 36、C 37、B 38、A 39、B 40、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41.(18 分)(1)核心:注重道德教育(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 (2 分)影响:扩大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标准;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形成,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重道轻器,忽视实用技术的发展。 (6 分,答出两点即可)(2)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的制度。(4 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大一统的需要。 (2 分)(

22、3)特点:教会起推动作用;以宗教常识为教学内容。 (4 分)原因: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2 分)42.(18 分)(1)认识:君臣相互协作,共同配合。 (2 分)目的:批判(反对)君主专制。 (2 分)(2)态度: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伦理道德) ; 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4 分)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 分)(3)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 (4 分)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