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命题:付一川试题可能需要的数据:lg2=0.303; H.1.000; C.12.00; O.16.00; Mn.55.00 K.39.001、选择题(316=48 分)1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利用情况,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D利用溶液的 pH 与 7 的大小关系,判断 PH=6.8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NaHCO3 的水解: HCO3 H 2O H3O
2、CO 32B 醋酸的电离:CH 3COOHCH 3COO H C. H2 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则表示 H2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1/2O 2(g)H 2O(g) H285.8 kJ/molD 碳酸钙的溶解平衡:CaCO 3(s) Ca2 (aq)CO 32 (aq)3反应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C= D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B2NaOH(aq)+H 2SO4(aq)=Na2SO4(aq)+2H2O(l) H=-akJmol -1,则中和热
3、为 a/2kJmol-1C2H 2(g)+O2(g)=2H2O(l);H 1=-akJmol1 ,则氢气燃烧热为 akJmol-1DN 2(g)+3H2(g)=2NH3(g);H=-akJmol 1 ,则将 14gN2(g)和足量 H2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 0.5akJ 的热量525,a L 0.1000 mol/L CH3COOH 溶液与 b L 0.1000 mol/L NaOH 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ab,则 pH 一定小于 7 B c(Na+)c(CH 3COO- )c(OH - )c (H+),则 abC 若 ab,则一定存在:n(OH - )- n(
4、H+)0.1(b - a)D 若 pH =7,则 ab,且 c(Na+)=c(CH3COO- )+c(CH3COOH)6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 50mL0.50mol/L 盐酸和 50mL0.55mol/LNaOH 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改用 60mL 0.50mol/L 盐酸跟 50mL 0.55 mol/L NaOH 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B 用 50mL0.50mol/L 盐酸和 50mL0.55mol/LNaOH 进行实验比用 50mL0.50mol/L 盐酸和50mL0.50mol/LNaOH 测得的数值准确C 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
5、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D 酸碱混合时,量筒中 NaOH 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7已知 25 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S电离常数 1.810-5 4.910-10 K19.110 -8K21.110 -1225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 pH 关系为:pH (Na 2S)pH(NaCN) pH(NaHS)pH(CH 3COONa)B 用 0.1mol/LNaOH 溶液滴定 pH 值相等 CH3COOH 和 HCN 溶液,CH 3COOH 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更大C NaHS 和 Na2S 的混合溶液
6、中,一定存在 c(Na +)+c(H +)c (OH -)+c(HS -)+2c(S 2-)+c(H 2S)D 某浓度的 NaCN 溶液的 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10 -dmol/L8如图是 CO2 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2_E1 是该反应的热效应BE 3_E1 是该反应的热效应C实现变废为宝,且有效控制温室效应D该反应放热,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9在一定的条件下,某反应 X(g)= Y(g)Z(g)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c(X)/molL1 0.100 0.090 0.080 0.070 0.
7、060 0.050反应时间/min 60 70 80 90 100c(X)/molL1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 X 的浓度越大,消耗一半时所用的时间越短C X 的分解速率先快后慢 D X 分解的速率与其浓度无关 10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 表示 25时,用 0.1 molL1 盐酸滴定 2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溶液的 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 A2(g)+3B2(g) 2AB3(g)的H0 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1常温
8、下,取一定量的 PbI2 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K sp(PbS)=810-28,向 PbI2 的悬浊液中加入 Na2S 溶液,反应 PbI2(s)+S2-(aq)PbS(s)+2I-(aq)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51018B 常温下,PbI 2 的 Ksp 为 210-6C 温度不变,t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入了 KI 固体,PbI 2 的 Ksp 增大D 温 度 不 变 , 向 PbI2 饱 和 溶 液 中 加 入 少 量 硝 酸 铅 浓 溶 液 , 平 衡 向 左 移 动 , Pb2+的 浓 度 减 小
9、12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X 物质,发生反应 3X(g) Y(g)Z(g) H0,反应一定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 X 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5min 时,该反应的速率为 v(X)=0.12 mol/(Lmin)B15min 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升高温度 C5min 时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 0.625D从初始到 18min 时,X 的转化率为 30%13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醋酸溶液能导电;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常温下,0.1mol/L 醋酸的 pH 比 0.1mol/L
10、 盐酸的 pH 大;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 CO2; 0.1mol/L 醋酸钠溶液 pH=8.9;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 H2 速率慢;A B C D 14已知某温度下: H= ,恒温、恒)(3)(22gHN)(3gN14.9molkJ容且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 A、B,A 中通入 1molN2、3 molH 2,B 中通入 0.5 molN2、1.5 mol H 2,反应一段时间后, A、B 中均达到平衡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中放热 B、B 中放热 kJ4.92 kJ2.46C、A 中热量变化值等于 B 中的 2 倍 D、A 中热量变化值大于
11、B 中 2 倍15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有关上述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 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图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C图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 pH 的变化D图 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16将 CO2 慢慢通入一定体积的 NaOH 溶液中,溶液的pH 随 CO2 体积(标准状况下)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体积为 1 L。BM
12、、N 点离子浓度的都是 c(HCO )c (CO ) 。C曲线上任意点都符合:c(Na )c(H )c(CO )c(HCO )c(OH ) 。DV3.36 L 时 , 溶 液 中 的 离 子 浓 度 关 系 是 :c( Na ) c( HCO ) c( CO ) c( OH ) c( H ) 。二、填空题(共 52 分)17 (6 分,每空 1 分)CO、H 2、CH 3OH 均是清洁能源。(1)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 C O O=O C=O C-OE/(kJ mol-1) 958.5 497 745 3512CO(g) +O2(g)=2CO2(g) H1 H2O(g)+CO(g)
13、=H2(g) + CO2(g) H2 = -41 kJmol-1 CH3OH(g)+ 3/2O2(g)=CO2(g)+2H2O(g) H3 = -660kJmol-1则H 1=_ kJmol-1,反应 CO(g)+2H2(g) CH3OH(g)的H=_ kJmol -1。(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 Q 中充入 a mol CO 与 b molH2 合成甲醇:CO(g) +2H2(g) CH3OH(g)。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CH3OH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温度、 压强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图 2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H 2 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开始时两种反应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
14、(用 X 表示) 、压强之间的关系。压强相同时,温度为 T1、T 2 时,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t1、t 2,则二者之间的相对大小为 t1_ t2(填“”、 “”、 “”、 “”或“ 4. 5 无法确定18: 增大 小于 c(NH4+)c(Cl )c(H )c(OH ) 1012 mol/L19: (1)否 甲 (2) 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 KMnO4 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3) 2 偏大 重复操作增加平行实验20: I: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褪去;亚硫酸钠溶液水解成碱性,滴入酚酞成红色。SO 32 + H2O HSO3 + OH ,加入氯化钡
15、后,Ba 2+SO32 BaSO 3,降低了 SO32 的浓度, 使得水解平衡往左移动,导致溶液中 OH-浓度降低,因此溶液红色褪去II:中; H+与 OH 、SO 42 与 ClIII:H 2S + CO32 HS + HCO3 4. 5 无法确定18: 增大 小于 c(NH4+)c(Cl )c(H )c(OH ) 1012 mol/L19: (1)否 甲 (2) 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 KMnO4 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3) 2 偏大 重复操作增加平行实验20: I: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褪去;亚硫酸钠溶液水解成碱性,滴入酚酞成红色。SO 32 + H2O HSO3 + OH ,加入氯化钡后,Ba 2+SO32 BaSO 3,降低了 SO32 的浓度, 使得水解平衡往左移动,导致溶液中 OH-浓度降低,因此溶液红色褪去II:中; H+与 OH 、SO 42 与 ClIII:H 2S + CO32 HS + HCO3 21:(1)NaOH NaNO2 HNO3 NH4NO3 (2)2cNOacOH(3)硝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NH 4 的存在促进了水的电离 (4) 110-41 或(1 ) (5) 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