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邻水实验学校高 2017 级 2018 年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第 1 卷、选择题(40x1.5=60 分)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回答 1-2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2、表中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季风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 3-4题。3、图中 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A自 a到 c降水逐渐减少年均温 3.6 年降水量 355mm 年均温 4.9 年降水量 881mm 年均温 6.8 年降水量 361mm 年均温 0.4 年降水量 630mm 年均温 3.6 年降水量 523mm B自 a到 c降
2、水逐渐增加C自 a到 b降水逐渐减少D自 b到 c降水逐渐增加4、关于 a、b、c 三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地为水稻生产基地Bb 地为林业生产基地Cc 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D三地中 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对于黑龙江来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简称“哈大齐”)是全省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据统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2/3以上来自“哈大齐”这块活力地带。据此回答 5-6题。5、松嫩平原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A人均耕地多 B单产高 C交通便利 D水热条件较好6、近年来,齐齐哈尔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打造“绿色之都”的城市品牌。下列有关“绿色农业
3、”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允许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绿色农业就是生态农业C绿色农业的生产对象是绿色植物D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农业生产都是绿色农业 2015年 8月 8日10 日,第七届中国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黑龙江加格达奇举行。大兴安岭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蓝莓主产区,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国野生蓝莓产量的90%,占世界产量的 30%。读图,回答 7-8题。7.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灌溉水源便利B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C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D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8.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
4、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 多个品种的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读图,回答 910 题。9该生产模式(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10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 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 城市人口大量迁入牧区抵御灾
5、害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 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A BC D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据此回答 11-12题。11.关于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一致1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
6、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 1314 题。13图中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14下列世界主要工业区中,可以为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A美国硅谷 B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C德国鲁尔区 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下图示意“19782007 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
7、化水平”。读图完成 1516 题。1519782007 年,该省(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161990 年前和 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 1719 题。17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18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19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
8、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 2021 题。20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1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改变耕作制度A B C D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 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 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9、。M 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如下图),使在华供应商由 1995年的 130多家发展到 2001年的 700多家。完成 22-23题。22.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 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23.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回答 24-26题。24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
10、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制造加工 设备材料 产品研发 产品品牌A B C D25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A B C D26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11、读图,回答 27-28题。27.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28.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下列地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 2930 题。29图中 M地最适宜布局( )A银行 B学校 C工厂 D居民住宅 30图中数字信息最合适的服务对象是( )A旅游部门 B住房建设部
12、门 C消防部门 D民政部门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据此回答 3132 题。31精准农业生产中能够变量喷药和施肥,主要是应用了(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32GPS 在精准农业中也有应用,其主要特点是( )A成本高、费用高 B全天候、实时性 C受天气影响大 D操作要求高、实用效率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因地、因时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
13、规划。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完成 3334 题。33关于 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区域 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C区域 3进入起步阶段 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 34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C从区域 3到区域 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下面图甲、图乙所示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 35-37题。35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
14、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36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37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3840 题。38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 B气温年较差大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39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40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全部种
15、树 B种草、种树 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邻水实验学校高 2017 级 2018 年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1,D 两地年降水量小于 400mm,故对应或 V,又因地年均温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 V,地对应。地年降水量为 881 mm,较丰富,对应,地年均温较低,对应,则地对应。2,A 两地分别对应 、,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故其降水差异明显与纬度无关。3 C,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b、c 两地的年降水量都低于 400mm,自 a 到 b 降水逐渐减少,自 b 到 c 降水先增加后减少。4 C,a 地位于长白山区,为林业生产基地;b 地位于松
16、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c 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5A,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土地肥沃等是其发展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尤其和南方的商品粮基地相比,这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6D,利用本地优势,齐齐哈尔发展了利于环保、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绿色农业。7C,由材料可以看出,蓝莓主要生长在东北三大农业区中的林业和特产区,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广大,所以有利于蓝莓大面积推广。8C,大兴安岭林区蓝莓产业链的延伸反映了特色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9B 图中显示草原牧区与灌溉农业区之间,利用各自优势、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灌溉农业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是利用水
17、源灌溉;农业区主要是冬季向牧区供应牧草。10D 该模式的推广会促进农牧区的良性发展,牧区冬季能得到农业区的牧草供应,雪灾时草料不足带来的损失会减小,故正确。该模式使牧区的农畜产品与市场紧密度提高,会更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农畜产品较多会吸引加工企业落户,故正确。草原载畜量也会有所提高,但载畜量根本上还是受草原本身条件影响,故不会极大提高草原的载畜量。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人口不会大量迁入。11D,关键是要搞清楚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还要明确城市化与工业化存在区域差异。很显然选项 D 是错误的,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是相差很大的。12B,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区
18、域转变为城市区域的过程,因此,城市化必然会带动非农业人口比重的上升。13C 依靠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浙江温州地区;依托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苏南地区;依托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东北地区。14C 模式对应传统工业区,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15B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相应的产值也呈上升趋势。16D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 1990 年前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推动城市化进程,19
19、90 年后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推动城市化进程。17A 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甲地年降水量小,属于干旱地区,气候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该品种枣树能够得以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其耐旱。18D 冬半年气温低,枣树易遭受冻害。 19A 甲地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决定了小枣养分积累多,品质优良。 20B 甲地在 21 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和 21 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21B 该地为东北平原
20、,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几乎很少。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22D,M 公司属于跨国公司,公司的产业转移最根本目的在于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手段,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天津与北京比,地价、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而天津拥有 M 公司经营所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优势成为天津的比较优势,吸引了 M 公司在天津落户安家。23B,M 公司第 类供应商选址天津,主要是考虑为 M 公司天津生产基地提供原料和配件,接近市场。24B,根据“微笑曲线” ,产品研发和产品品牌环节附加值最高
21、,跨国公司最先考虑这两个环节。25D,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各国研发资源,适应各地消费特色,增加产品竞争力。26D,自主创新获得最大利润是由 “制造”转向“创造”的最大动力,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未出现断层。27C,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GIS,GIS 可以看做是地图的延伸。28D,事故多发地车流量大,因此图中东部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大,车流量大;乙地附近车流量较小,停车场应建在车流量大、事故多发地附近的地区。29A 从图看出该地位于主干道上,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在 510 万人/km 2,人口密度较大;地价在 2 万元/m 2以上,地价最高,M 地适宜布局商业( 或服务业),如银行。30B
22、本题给出的图层有交通图、人口密度图、地价图,这些图层叠加可以为商业选址、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等部门提供服务。31A 32B GIS 主要可以进行信息处理,并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GPS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33C 34D t2时刻,区域 1 处于对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减少的时期,属于转型阶段;区域 2 处于快速开发、利用本区资源的时期,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 3 处于本区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 35.A 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36C 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
23、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7B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38A,能使农作物品质优良的自然因素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图示区域降水稀少而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39B,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地降水量在 100 m 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40C,降水量在 400 mm 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两地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 41、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 8左右) ,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3 分)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分)(
24、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反对;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班牙的相关知识。(1)气候主要分为降水、气温和光照等方面。
25、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日光温室可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起到保温作用,其还有保湿作用。(2)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其农作物的质量、与欧洲发达国家的距离、交通运输条件及市场等需求方面来分析。(3)农业集群式发展可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知名度,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4)赞同的理由主要从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赞同的理由主要从其限制因素(水源)和对环境带来的破坏等方面来分析。42、(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 (西)北流向( 东)南。(2)与 N 市以下河段相比, N 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
26、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解析】 第(1)题,地势特点可以从地势起伏和倾斜方向角度回答。第 (2)题,河流径流量大小决定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从此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机械化、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可结合两地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第(4)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特别是夏秋农作物耗水量大的季节水量少,不利农业生产,结合田纳两河开发的意义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