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级九月质检化学试题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总共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Cu-64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B. 工业污水远海排放,降低对生活环境的影响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自然的伤害【答案】B【解析】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回收
2、和利用,故 A 正确;B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也会污染海洋,会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产生危害,故 B 错误;C、研发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 PM2.5 污染,故 C 正确;D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通过食物链将有毒物质转移到人体的机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故 D 正确;故选B。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充入足量二氧化碳B. CuCl2溶液中含有 FeCl3杂质:加入过量氧化铜粉末,过滤C. 提取溴水中的溴:用乙醇萃取后分液D. CO2中含有 HCl 杂质:通入饱和 Na2CO3溶液,洗气【答案】B【解析】A.碳酸钠固
3、体不与二氧化碳反应,A 不正确;B.除去 CuCl2溶液中含有 FeCl3杂质,加入过量氧化铜粉末调节溶液的 pH,促进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和过量的氧化铜,B 正确;C.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提取溴水中的溴,C 不正确;D. 饱和 Na2CO3溶液也吸收 CO2,D 不正确。本题选 B。点睛:要除去碳酸氢钠中的少量碳酸钠,应将固体溶于水后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除杂时要尽量不损失主要成分。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NO 3-+8H+=3Cu2+2NO+4H 2O+6NO3B. NO2气体与水反应:3NO 2+H2O=2H+NOC.
4、NH4Cl 固体与固体烧碱混合共热:NH 4+OH- NH3+H 2OD. 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Al 3+3NH3H2O = Al(OH)3 + 3NH 4+【答案】D【解析】【详解】A.没有参与反应的 NO3 反应前后没有删除,故 A 错误;B.反应前后氮原子个数不守恒,故 B 错误;C.固体之间反应一般不用离子反应表示,故 C 错误;D.氨水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拆写成离子形式,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一般固体之间的反应或固体与浓硫酸之间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所以 NH4Cl 固体与固体烧碱混合共热不写成离子形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测定
5、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 SO42-或 SO32-C.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D.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答案】D【解析】A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pH 试纸,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值,故 A 错误; B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故 B 错误; C
6、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 C 错误;D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该操作合理,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及评价,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 A,注意氯水具有氧化性的特点。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 g H2O2与 17 g H2S 所含的电子数均为 9NAB. 密闭容器中 2molNO 与 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7、2NAC. 01 mol Cl 2通入适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0.2NAD. 2 L pH =3 的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产生 H2分子数为 10-3 NA【答案】A【解析】【详解】A.17 g H2O2与 17 g H2S 的物质的量均为 0.5mol,每个 H2O2或 H2S 中所含电子数都是 18 个,则 17 g H2O2与 17 g H2S 所含的电子数均为 0.518NA=9NA,故 A 正确;B.在容器中会发生反应:2NO+O 2=2NO2、2NO 2 N2O4,则产物的分子数应小于 2NA,故 B 错误;C.Cl2与水的反应为:Cl 2+H2O HCl+HCl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8、,且每 1mol 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mol,则 01 mol Cl 2通入适量水中,转移电子数应小于 0.1 NA,故 C 错误;D. 2 L pH =3 的醋酸中 n(H +)=2L10 -3mol/L=0.002mol,因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 0.002mol,在与锌反应过程中又可不断电离出氢离子,产生的 H2分子数应大于10-3 NA,故 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在本题中有两个学生的易漏点,一是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二是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向某无色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
9、,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2-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CO32-C.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则说明有 Fe2+D. 将淀粉溶液和食盐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浸入纯水中,过一段时间,取半透膜内的液体滴入碘水呈蓝色,说明利用渗析可提纯胶体【答案】C【解析】和 BaCl2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的可以是 AgCl,也可以是 BaSO4,A 不正确。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可能是是碳酸盐,也可能是碳酸氢盐,B 不正确。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不含 Fe3
10、 ,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溶液中生成了 Fe3 。因为氯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 Fe2+氧化生成 Fe3+,故 C 正确。淀粉溶于水所得到的分散系是胶体,而胶体是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D 是错误的,答案选 C。7. 实验室需用 480 mL 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 500 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A. 称取 7.68g CuSO4粉末,加入 500 mL 水B. 称取 8g CuSO45H2O 晶体,加水配成 500 mL 溶液C. 称取 8g CuSO4粉末,加入 500 mL 水D. 称取 12.5g CuSO45H2O 晶体,加水配成 5
11、00 mL 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 0.05mol160g/mol=8g,加入 500mL 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50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 A 错误;B、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如称取胆矾,则质量为 0.05mol250g/mol=12.5g,故 B 错误;C、加入 500mL 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50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应为加水配成 500ml 溶液,故 C 错误;D、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质量为 0.05mol250g/mol=12.5g,加水配成 500ml 溶液,符合实验操作,故 D 正确。考
12、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8.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H 和 OH 浓度的乘积为 1024 ,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HCO3 B. NH4 C. NO3 D. CO32【答案】C【解析】【详解】室温下,由水电离的 H 和 OH 浓度的乘积为 1024 的溶液中 H 和 OH 浓度均为1012 mo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是含有酸的溶液,也可能是含有碱的溶液,HCO 3和 CO32 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NH 4 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选 C。9.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pH=13 的溶液中:NH 4
13、+、NO 3 、K +、SO 42B. 含 Fe3+的溶液中:CO 32、NO 3、HCO 3、Na +C. 强碱性溶液中:Na +、ClO 、AlO 2、NO 3D. pH=1 的溶液中:Cr O42、K +、Na +、S 2O32【答案】C【解析】A. pH=13 的溶液显 进行,NH 4+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 含 Fe3+的溶液中 CO32 、HCO 3 与铁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 强碱性溶液中:Na +、ClO 、AlO 2 、NO 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 正确;D. pH=1 的溶液显酸性,CrO 42 能氧化 S2O32 ,不能大量共存,D
14、错误,答案选 C。点睛: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 2+、 Fe 2+、Fe 3+、MnO 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0.某溶液可能含 Na 、Fe 3+、Al 3+、SiO 32-、HCO 3-、SO 42-、Cl -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盐酸,观察到
15、有大最气泡逸出,得到透明溶液; 在 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溶液中一定含 Na 、Cl - B. 溶液中可能含 SO42-、Fe 3+C. 溶液中一定含 HCO3-、Cl - D. 溶液中一定不含 SiO32-、Al 3+、Fe 3+【答案】D【解析】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盐酸,观察到有大最气泡逸出,得到透明溶液,因此不存在SiO32-,一定存在 HCO3-,则一定不存在 Fe3+、Al 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银。A. 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Na 、不一定含有氯离子,A 错误;B. 溶液
16、中可能含 SO42-,一定不存在 Fe3+,B 错误;C. 溶液中一定含 HCO3-,不一定含有 Cl-,C 错误;D. 溶液中一定不含 SiO32-、Al 3+、Fe 3+,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 (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 (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
17、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 A 逐滴加入到固体 B 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 A 为醋酸,B 为贝壳(粉状),C 为澄清石灰水溶液,则 C 中溶液变浑浊B. 实验中仪器 D 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C. 若 A 为浓盐酸,B 为锌粒,C 中盛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则 C 中溶液褪色D. 若 A 为双氧水,B 为 MnO2,C 中的 NaOH 溶液,D 为防倒吸装置【答案】D【解析】【详解】A.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 B 中发生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C 中发生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溶液,C 中变浑浊,故 A 叙述正确; B.D 为球形结构,容积较大,发生倒吸后导致试管中的液面明显下
18、降,从而下端与液面脱离,受重力作用下,倒吸入 D 中的液体又回落下来,从而具有防倒吸作用,故 B 叙述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则产生的氢气中含有与 HCl 杂质,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从而使溶液褪色,故 C 叙述正确;D.若 A 为双氧水,B 为 MnO2,则会反应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不会发生倒吸,故 D 叙述错误;答案选 D。12.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C. 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
19、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D. 自然界河流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A.豆浆是蛋白质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或石膏等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凝聚,故 A 与胶体有关; B.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利用了胶体具有电泳现象的性质,故 B 与胶体有关;C.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这是利用了盐类的水解原理,故 C 与胶体无关;D.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故 D 与胶体有关;答案选 C。13.28g Cu、Ag 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
20、将放出的气体与 2.24L(标准状况)O 2混合通入水中,恰好被水完全吸收,则合金中 Cu 的质量为( )A. 9.6g B. 6.4g C. 3.2g D. 4.8g【答案】B【解析】【详解】铜、银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银与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纵观整个过程,金属提供的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n(O 2)=2.24L22.4L/mol=0.1mol,设 Cu、A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y,则:根据质量列方程:x64g/mol+y108g/mol=28g;根据电子守恒列方程:2x+1y=0.1mol4 解得:x=0.1mol;y=0.2mol m(Cu)=0.1m
21、ol64g/mol=6.4g,故答案选 B。【点睛】在本题中硝酸的浓度不确定,则生成的气体的成份也不确定,有可能是NO、NO 2、N 2O4等氮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但由于该气体与 2.24L 氧气混合后恰好被水完全吸收,则由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的规律可得铜、银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与氧气得电子总数相等。14.含有 a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 x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 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 x=0.4a,2Fe 2+Cl2=2Fe3+2ClB. x=a,2Fe 2+2Br +2Cl2=Br2+2Fe3+4ClC. x=0.6a,2Br +C
22、l2=Br2+2ClD. x=1.5a,2Fe 2+4Br +3Cl2=2Br2+2Fe3+6Cl【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还原性:Fe 2+Br -,通入 Cl2,依次发生 2Fe2+Cl2=2Fe3+2Cl-,2Br -+Cl2=Br2+2Cl-,当 n(Cl 2):n(FeBr 2) 时,只氧化 Fe2+,当 n(Cl 2):n(FeBr 2) 时,Fe 2+和 Br-被完全氧化,介于二者之间时,Fe 2+被完全氧化,Br -被部分氧化,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x=0.4a,n(Cl 2):n(FeBr 2)=0.4 ,只氧化 Fe2+,故 A 正确;Bx=a,n(Cl 2):n
23、(FeBr 2)介于 ,Fe 2+被完全氧化,amolFe 2+被氧化消耗0.5amolCl2,剩余 0.5amolCl2可与 amol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2Fe3+4Cl-,故 B 正确;Cx=0.6a,n(Cl 2):n(FeBr 2)介于 ,Fe 2+被完全氧化,Br -被部分氧化,故 C 错误;Dx=1.5a,Fe 2+和 Br-恰好被完全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 D 正确答案选 B。【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先要明确 Fe2+和 Br-还原性的强弱,知道 Fe
24、2+和 Br-被氧化的先后顺序,然后要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被氧化的 Fe2+和 Br-的物质的量之比。15.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r2O72-CrO 42- B. CH3CH2OHCH 3CHOC. SiO2Si D. HNO 3NO 2【答案】B【解析】【详解】A. Cr 2O72-与 CrO4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不须加氧化剂,故 A 错误;B. CH3CH2OH 转化为 CH3CHO 时,发生了氧化反应,需加入氧化剂,故 B 正确;C. SiO2Si 的转化是还原反应,需加入还原剂,故 C 错误;D. HNO3NO 2的转化中氮元
25、素的化合价降低,为还原反应,且 HNO 3可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 NO2,不须加入氧化剂,也不须加入还原剂,故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在判断物质变化过程是否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时,首先看化合价的变化,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升高还是降低,而且还要分析物质本身能否发生歧化反应。16.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 +SO42-+Ba2+OH-=BaSO4+H 2OB. Na2CO3溶液除去锅炉中水垢(CaSO 4): Ca2+CO32-CaCO 3C. Ca(HCO3)2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 Ca 2+2HCO3-+
26、2OH-=CaCO3+CO 32-+2H2OD. 用 H2O2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 -+H2O2=I2+2OH-【答案】C【解析】【详解】A. 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时,NaHSO 4与 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42-+Ba2+2OH-=BaSO4+2H 2O,故 A 错误;B.CaSO4为微溶物,以水垢形式存在时不能拆写成离子,故 B 错误;C.Ca(HCO3)2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时,两者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离子反应为:Ca 2+2HCO3-+2OH-=CaCO3+CO 32-+2
27、H2O,故 C 正确;D.因浸出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应为:2H +2I-+H2O2=I2+2H2O,故 D 错误;答案选 C。17. 下列是某同学对胶体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向饱和的 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 Fe(OH)3胶体C. 葡萄糖注射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束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本身不带电,但是能够吸附带电离子形成胶体微粒,故 A 错误;B氯化铁与氨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故 B 错误;C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 C 错误
28、;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分别通过胶体时,会出现明显的光带,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常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故 D 正确;故选:D。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18. 科学家观测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配对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过程。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CO 与 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CO 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C. CO2是弱电解质 D. 大量 C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CO 是不成盐氧化物,CO 2为酸性氧化物,选项 A 不正确;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和 H2,选项 B 正确; CO2是非电解质,选项 C 不正确;大
29、量 S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CO2对环境的影响是温室效应,选项 D 不正确。考点:CO 和 CO2的性质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19.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明矾与水反应成的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净水B.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C. 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D. 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明矾与水反应成的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净水,A 正确;B、河水中的泥沙可以形成胶体,遇到海水会聚沉,因此江
30、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B 正确;C、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C 正确;D、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也能通过滤纸,D 错误,答案选 D。考点:考查胶体的结构和性质2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 OH 有沉淀析出,加入 H+能放出气体的是( )A. Na+、HCO 3 、Ca 2+、Cl B. Ba2+、K +、OH 、NO 3C. H+、Fe 3+、NH 4+、SO 42 D. Mg2+、Na +、Cl 、CO 32【答案】A【解析】【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 OH-有碳酸钙沉淀析出,加入 H+有二氧
31、化碳气体,故 A 正确;B.该组离子间不反应,但加入 OH 没有沉淀析出,加入 H+也没有气体放出,故 B 错误;C.该组离子间不反应,加入 OH 有氢氧化铁沉淀析出,但加入 H+没有气体放出,故 C 错误;D. Mg2+、CO 32 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答案选 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21.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 5 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 0.1 molL1 。阳离子 K+ Mg2+ Fe3+ Al3+ Fe2+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SiO32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
32、行了如下实验: 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 取少量溶液,加入 KSCN 溶液无明显变化。 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向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请推断:(1)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_,一定不含的阴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 。(2)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3)将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_,阴离子是
33、_。 (写离子符号)【答案】 (1). K+、Fe 3+ (2). CO32 、SiO 32 (3). 3Fe2+ + NO3 + 4H+ =3Fe3+ + NO + 2H2O (4). Ba2+SO42-=BaSO4 (5). 3NO2+H2O=2HNO3+NO (6). Fe2+、Mg 2+ (7). Cl 、NO 3 、SO 42【解析】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没有 K+;取少量溶液,加入 KSCN 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 Fe3+;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34、,说明 Fe 2+与 NO3-和 H+反应生成 NO,即溶液中有 Fe2+、NO 3-,则没有 CO32 ;加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有 Cl-,加盐酸溶液依然澄清加盐酸说明没有 SiO32-;向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 SO42-;(1)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K+、Fe 3+,一定不含的阴离子是CO32 、SiO 32 ,故答案为:K +、Fe 3+;CO 32 、SiO 32 ;(2)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是 Fe2+与 NO3-和 H+反应生成 NO,其离子方程式:3Fe2+NO3-+4H+3Fe 3+NO+2H 2O;
35、中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答案为:3Fe 2+NO3-+4H+3Fe 3+NO+2H 2O;Ba 2+SO42-=BaSO4;(3)将中所得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 NO,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 3+NO,故答案为:3NO 2+H2O2HNO 3+NO;(4)由以上推断可知溶液中阴离子为 Cl -、NO 3-、SO 42-,且各为 0.1mol/L;已经推断出的阳离子是 Fe2+,其浓度为 0.1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有一种+2 价阳离子,所以还有Mg2+ ,所以甲同学最终确定
36、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Fe 2+、Mg 2+ ;阴离子是:Cl -、NO 3-、SO 42-;故答案为:Fe 2+、Mg 2+ ;Cl -、NO 3-、SO 42-。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方法是:1、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2、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3、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4、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2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
37、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2)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步骤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 (3)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4)步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答案】 (1). BDE (2). 过滤 (3). 蒸馏 (4). 2I MnO 24H Mn 2 I 22H 2O (5).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
38、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6).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解析】试题分析:(1)固体灼烧需要坩埚,则步骤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答案选 BDE。(2)难溶性物质的分离是过滤,则步骤是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步骤的目的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由于碘易溶在苯中,所以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蒸馏。(3)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则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I-+MnO2+4H+=Mn2+I2+2H2O。(4)由于苯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所以
39、步骤中选择用苯来提取碘。(5)由于碘遇淀粉显绿色,则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是: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反之则没有单质碘。考点:考查海带中碘提取的有关判断23.100ml 2mol/L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反应后溶液中 Na2CO3和 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2则: (1)写出其中生成 Na2C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生成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_mol (3)若往原 NaOH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CO2气体 1.12L 后,再逐滴滴加 0.5mol/
40、L 的盐酸,至少加入_ml 后才会有 CO2气体放出(不考虑 CO2溶解在水中) 【答案】 (1). CO 2+2OH =CO32 +H2O (2). 0.1 (3). 300【解析】【详解】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 2+2OH-=CO32-+H2O,故答案为:CO 2+2OH-=CO32-+H2O;(2)n(NaOH)=2mol/L0.1L=0.2mol,反应后溶液中 Na2CO3和 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2,设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 x,则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0.5x,根据钠原子守恒得0.5x2+x=0.2,x=0.1,所以碳酸氢钠
41、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故答案为:0.1;(3)n(CO 2)=1.12L22.4L/mol=0.05mol,n(NaOH)=0.2mol,n(NaOH):n(CO 2)=42,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且有氢氧化钠剩余,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再滴加盐酸时,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当有二氧化碳生成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 和 NaHCO3,根据碳原子守恒得 n(NaHCO 3)=n(CO 2)=0.05mol,根据钠原子守恒得 n(NaOH)=n(NaCl)
42、+n(NaHCO 3) ,所以 n(NaCl)=n(NaOH)-n(NaHCO 3)=0.15mol,最后根据氯原子守恒得 n(HCl)=n(NaCl)=0.15mol,所以盐酸的体积=0.15mol0.5mol/L=0.3L=300mL,故答案为:300。24.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_(2)硅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 _ (3)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_(4)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_【答案】 (1). Cu 2+H2S=CuS+2H + (2). SiO32-+2CH3COOH=2CH3COO-+H2SiO3 (3). MgCO3+2H+
43、=Mg2+ +H2O +CO2 (4). NH4+ +HCO3- +2OH-=NH3+CO 3 2-+2H2O(反应条件为加热)【解析】【详解】 (1)硫酸铜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硫化氢气体不能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Cu 2+H2S=CuS+2H +,故答案为:Cu 2+H2S=CuS+2H +;(2)硅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且醋酸为弱酸,应以分子形式表式,离子方程式为:SiO 32-+2CH3COOH=2CH3COO-+H2SiO3,故答案为:SiO 32-+2CH3COOH=2CH3COO-+H2SiO3;(3)碳酸镁为微溶物,以化学式表式,离子方程式为:MgCO 3+2H+ =Mg2+ +H2O +CO2 ;故答案为:MgCO 3+2H+ =Mg2+ +H2O +CO2 ;(4)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时,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两者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氨气,离子方程式为:NH 4+ +HCO3- +2OH-=NH3+CO 3 2- +2H2O(反应条件为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