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化学 9 月月考试卷(含港澳)总分 100 时间 50 分钟 命题人 张照洋 审核 冯胜华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采用排除法最合适,中燃烧是氧化反应,这是燃烧的一个共同性质,不能作为酒精燃烧的优点。例如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也是一个氧化反应,并且污染空气因为不符合条件,所以就排除 A、B、C,故选 D。考点:考查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
2、源的开发的相关知识。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 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 H2(g) Cl 2(g) 2HCl (g) H184kJmol 1B. CH4(g) 2O 2(g) CO 2(g) 2H 2O(g) H802.3kJmol 1C. CO(g) 1/2O 2(g) CO 2(g) H 2293kJmol 1D. 2H2(g) O 2(g) 2H 2O(l) H571.6kJmol 1【答案】C【解析】【详解】AHCl 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选项 A 错误;B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选项 B 错误;C.1molCO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 CO2,符合燃烧热的概
3、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选项 C 正确;D燃烧热是指 1mol 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为2mol,不是燃烧热,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 2(g) CO 2(g) H 1 C(s)1/2O 2(g) CO(g) H 2S(s)O 2(g) SO 2(g) H 3 S(g)O 2(g) SO 2(g) H 4H 2(g)1/2O 2(g) H 2O(l) H 5 2H2(g)O 2(g2H 2O(l) H 6CaCO 3(s) CaO(s)CO 2(g) H 7CaO(s)H 2O(l) Ca(OH) 2(s) H
4、8A. B. C. D. 【答案】C【解析】由于 CO 具有可燃性,所以 H1 H2;由于前一个反应消耗反应物较少,所以 H1 H2;由于前一个反应吸热,后一个反应放热,所以 H1 H2;。故选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没有物质的变化,就没有能量的变化【答案】A【解析】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化学反应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 正确;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能是光能、电能等形式,B 错误
5、;C、物质变化时若伴有能量变化,则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核能,C 错误;D、物理变化中也可以有能量的变化,D 错误。答案选A。5.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图像 D 符合,答案选 D。考点:考查反应热图像分析视频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 化学反
6、应速率为 0.8mol/(Ls)是指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L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故错误;B、表示 1s 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为 0.8molL1 ,反应速率表示平均速率,不表示瞬时速率,故错误;C、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故正确;D、不一定,如NaOHHCl=NaClH 2O,反应无现象,故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意义和定义等知识。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N23H 2
7、 2NH3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A. v(H2)0.03molL 1 min1 B. v(N2)0.02molL 1 min1C. v(NH3)0.17molL 1 min1 D. v(NH3)0.01molL 1 min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v(NH 3)=1.7/(1725)mol/(Lmin)=“0.01“ mol/(Lmin) ,故选项 C 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8.已知 HH 键能为 436 KJ/mol,HN 键能为 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3H 2
8、2NH 3H92.4 KJ/mol,则 NN 键的键能是()A. 431 KJ/mol B. 946 KJ/mol C. 649 KJ/mol D. 869 KJ/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 NN 键的键能为 x kJmol1 ,H断键吸收的键能-成键放出的键能=x+4363-6391=-92.4,x=“946“ kJmol1 。答案选 B。考点:反应热的计算9.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 、 “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A.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安
9、全的燃料B.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C.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 自然界中硅易开采,且可再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式的硅。考点: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10.将 10mol A 和 5mol B 放入 10L 真空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 2C(g)在最初的 2s 内,消耗 A 的平均速率为 0.06mol/(Ls),则在 2s 时,容器中 C 的物质的量是()A. 0.12mol B. 0.08molC. 0.04mol D. 0.8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V(A)= 006mol/(L
10、s),则在最初的 02s 内,消耗 A 物质的量是 n(A)= 006mol/(Ls)02s10L=01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 n(C)=“2/3n(A)=“ 2/3012mol=008mol,选项 B 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和物质的量关系的计算的知识。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 N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N2(g)和 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180 kJB. 1 mol N2(g)
11、和 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 通常情况下,N 2(g)和 O2(g)混合能直接生成 NOD. NO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1 mol N2(g)和 1 mol O2(g)完全反应,产生 2mol 气态 NO 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为 946kJ+498KJ-2632kJ=“-180“ kJ,由于题目为指明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所以能量变化没有意义,错误。B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需要有活化过程,所以通常情况下,N 2(g)和 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 NO ,错误。C由于 1
12、 mol N2(g)和 1 mol O2(g)具有的键能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键能,所以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正确。DNO 是一种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的类型判断的知识。1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 12g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 EkJ 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C.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答案】C【解析】【分析】12g
13、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 E kJ 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 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 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选项 B 错误;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选项 C 正确;D、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选项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以及涉及到的能量变化,注意能量低的物质
14、更稳定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13.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 2O ( g ) 2H 2 ( g ) + O2 ( g ) H = +517.6 kJ/mol 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A. 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能成为二级能源B. 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 寻找特殊化学物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 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答案】AC【解析】【分析】A水不分解就不能得到氢气,也就得不到二次能源;B开发廉价能
15、源,以分解水制氢气可以降低成本;C特殊化学物质如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D高温条件下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详解】A水不分解就不能得到氢气,也就不能使氢能成为二级能源,选项 A 不正确;B寻找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氢气,可以降低成本,这是可行的,选项B 正确;C特殊化学物质如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水分解产生氢气,但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选项 C 不正确;D高温下水分解产生氢气,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可行的,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AC。【点睛】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水的组成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水分解时要吸收
16、能量。14.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故 A 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通常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B 错误;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
17、态,故 C 正确;D、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定位】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意义,要理解系数的含义。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反应热 H 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 H 的测定条件。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 25、101KPa 条件下测定的;反应热 H 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H 为“”表示放热反应, H 为“+”表示吸热反应。H 的单位一般为 kJ/mol;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
18、集状态不同,反应热 H 不同。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 、液体用“l” 、气体用“g” 、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5. 2014 年 7 月 21 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天然气 煤 石油 水能 太阳能 地热能 风能 氢能A. B. C. D. 除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天然气煤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燃烧会污染空环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水能太阳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是清洁能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洁净
19、能源,符合节能减排原则。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考点:考查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的相关知识。16.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 2(g)2H 2O(1) H571.6 kJ/molC3H8(g)5O 2(g)3CO 2(g)4H 2O(1) H2220.0 kJ/mol 实验测得,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 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A. 1:3 B. 3:1 C. 1:4 D. 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混合气中 H2的物质的量为 n,则 C3H8的物质的量为 5mol-n,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1m
20、ol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85.8kJ,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85.8kJ/moln+2220.0kJ/mol(5mol-n)=3847kJ,解得:n=3.75mol,C 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3.75mol=1.25mol,所以混合气体中 H2与 C3H8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 3.75 mol:1.25 mol=3:1,故选 B。考点: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的相关知识。二、填空题部分(52 分)17.5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
21、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 6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 ) ,但中和热应_(填“相等”或“不相等” ) ,简述理由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 57.3kJ/mol相比较会_;用 50mL0.50mol/L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 相比
22、较会_(均填“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 ) 。【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器 (2).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 偏小 (4). 不相等 (5). 相等 (6). 因为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H2O 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7). 偏小 (8). 偏小【解析】【详解】 (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
23、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 60mL0.50mol/L 盐酸跟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H2O 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
24、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kJ,故答案为:偏小;用 50mL0.50mol/L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容易引起碱不足,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 57.3kJ/mol 相比较会偏小。18.将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混合于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5min 后测得 c(D)0.5molL 1 ,c(A) c(B)35,C 的反应速率是 0.1molL1 min1 。(1)A 在 5min 末的浓度是_。(2)v(B)_。(3)x_。【答案】 (1). 0.75molL 1 (2). 0.05molL1 min1 (3). 2【解析】【详
25、解】D 的浓度为 0.5mol/L,所以 D 的物质的量为 1mol。设 A、B 的物质的量为 nmol,3A(g)+B(g) xC(g)+2D(g) ,开始 n mol n mol 0 0 反应 1.5mol 0.5mol 1mol 5min (n-1.5)mol ( n-0.5)mol 1molc(A):c(B)= : =3:5,所以 n=3;(1)A 在 5min 末的物质的量为:(n-1.5)mol=1.5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2)C 的反应速率是 0.1molL-1min-1,根据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 B 的反应速率是 0.0
26、5molL-1min-1;(3)D 的浓度为 0.5mol/L,反应时间为 5min,D 的反应速率为 0.1molL-1min-1,C 的反应速率是 0.1molL-1min-1,根据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x=2。19.在 25时,向 100mL 含氯化氢 14.6g 的盐酸溶液中,放入 5.6g 纯铁粉,反应进行到2min 末收集到氢气 1.12 L(标准状况),在此后又经过 4min,铁粉完全溶解。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前 2min 内用 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2)后 4min 内用 HCl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3)前 2mi
27、n 与后 4min 相比,反应速率_较快,其原因是_。【答案】 (1). 0.25mol(Lmin)1 (2). 0.25mol(Lmin)1 (3). 前 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后 4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4).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因而 v 随之减小【解析】【分析】(1)根据氢气的体积计算生成的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反应速率公式计算氯化亚铁的平均反应速率;(2)先算出 2min 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再根据平均反应速率公式计算;(3)根据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详解】 (1)反应前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
28、0;Fe+2HCl=FeCl2 +H2 56g 1mol 22.4L 2.8g 0.05mol 1.12Lv(FeCl 2 )= = =0.25 mol/(Lmin) ;(2)反应前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0.4mol,铁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结合方程式知,氯化氢过量通过(1)知,前两分钟,铁反应 2.8g,还剩 2.8g;2min-4min 时,铁反应 2.8g,Fe+2HCl=FeCl2 +H2 56g 2 mol2.8g 0.1mol所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 0.1mol,所以 4min 内 C(HCl )= = =0.25 mol/(Lmin) ;(3)根据同一反应、同一时
29、间段内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前两分钟内,氯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5mol/(Lmin) ;2min-4min 时,氯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5 mol/(Lmin) ,所以前两分钟内反应速率快,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所以反应速率降低。故答案为:前 2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后 4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因而 v 随之减小。【点睛】本题需注意的是:因两种反应物的量都已知,一定要进行过量计算,在实际做题时,要以不足量者为标准进行计算。20.用 Cl2生产某
30、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 HCl。利用反应 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 A:4HCl+O 2 2Cl2+2H2O已知:反应 A 中,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 1156 kJ 的热量。(1)反应 A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断开 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H 2O 中 HO键比 HCl 中 HCl 键(填“强”或“弱”) 。【答案】 (1)4HCl(g)+O 2(g) 2Cl2(g)+2H2O(g) H=-1156 kJmol -1 (2)32 强【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给条件可知,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热量为 1156 kJ
31、,可知 H=-1156 kJmol-1;由 H=-(生成物键能之和-反应物键能之和)可得,E(HO)-E(HCl)= kJmol-1=319 kJmol -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强,所以水中的 HO 键比氯化氢中 HCl键强。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21.(1)已知:H 2(g)+O2(g) 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 b_; c_。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H_0(填“”或“”)。(2)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_。(请写两条)(3)已知:H 2(g)+O2(g) H2
32、O(l) H=-285.8 kJmol-1H2(g) H2(l) H=-0.92 kJmol-1O2(g) O2(l) H=-6.84 kJmol-1H2O(l) H2O(g) H=+44.0 kJmol-1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1 mol H2分裂为 H、0.5 mol O2分裂为 O 时吸收的热量 (2). H、O 结合生成 1 mol H2O(g)放出的热量 (3). 1 mol H2和 0.5 mol O2生成 1 mol H2O(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4). 放热 (5). (6). 相同质量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 (7)
33、. H 2(l)+O2(l) H2O(g) H=-237.46 kJmol-1【解析】【分析】(1)依据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根据反应的实质分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放出能量,二者的差值是反应的反应热;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和反应的能量守恒分析判断;(2)根据氢气燃烧的原理、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分析;(3)据盖斯定律解答。【详解】 (1)图象中可以分析判断,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c 为反应生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减去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即 c 代表反应热;故答案为:a 1 mol H2分裂为 H、0.5 mol O 2分裂为 O 时吸收的热量;H、O 结合生成 1 mol
34、H2O(g)放出的热量;1 mol H 2和 0.5 mol O2生成 1 mol H2O(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依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故答案为:放热;(2)氢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故答案为:放热量高;无污染;(3)已知:2H 2(g)+O 2(g)2H 2O(l)H=-285.8kJmol -1H 2(g)H 2(l)H=-0.92kJmol -1O 2(g)O 2(l)H=-6.84kJmol -1H 2O(l)H 2O(g)H=+44.0kJmol -1据盖斯定律,-2-+2 得:2H 2(l)+O 2(l)=2H 2O(g)H=-191.12kJ/mol。【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的热量变化的依据和含义、盖斯定律的应用,图象分析、反应实质、能量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