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49616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解析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解析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解析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解析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明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满分:16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选择题(30 分)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B. 词的下片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C. 词的最后虽以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D. 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

2、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形象、技巧以及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这是针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设题,考生要回顾词的内容,分析四个选项,最后做出辨析。本题中,D 项, “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错误,从词中来看,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故选 D 项。【点睛】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

3、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

4、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A.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B.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C.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D. 鲜花收获的果实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这就要求考生圈出诗歌中的意象,结合语境分析意象的内涵,然后做出辨析。本题中,D 项,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错误,从诗中来看,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

5、情怀” , “我的鲜花”指“我的收获的果实” ,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指果实被窃取或情感的失落。故选 D 项。3.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三节,一唱三叹, “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B. 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C.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D. 诗写于 1968 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

6、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技巧、形象以及情感态度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这就要求考生分析四个选项,明确每个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本题中,B 项, “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错误,从诗中来看,诗的最后一节应是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故选 B 项。【点睛】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

7、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美国的伟人和精英都对扑克情有独钟,从政客到将军再到产业大亨,概莫能外。B.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C. 济南市交通局强化

8、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各项工作开展的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D.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这是需要警惕的。【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概莫能外: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使用正确;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或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 “各项工作开展”不能用“绘声绘色” 。使用对象错误;应运而生:意思是顺应时

9、运而产生,指在适当时机下出现的人或事物,多指好的场合或情境。这里用来形容不良现象,感情色彩不当。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一个人 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 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那么, 他有善良的动机, 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B. 由于 因此 即使 也C. 如果 而 即使 也D. 不但 而且 虽然 但【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于关联词语搭配及辨析的能力,难度不高,关键在于考生要注意寻找其中重要的关联词语。阅读原文发现文中“那么”一词,与之进行搭配的应该是“如果”一词,表达一

10、种假设关系。 “即使也”表示的是让步关系,一种未然性假设,与原文相符,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C 项。A 项“因为所以” ,与 B 项“由于因此” ,均表示因果关系,运用“排同法” ,A、B 项均予以排除。D 项“不但而且”表示一种递进关系,与原文含义不符。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B. 对于高考改革,有评论者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改革最应该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C. 因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高。D. 干

11、旱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我国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和其它经济损失占气候灾害损失的 50%左右。【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结构混乱。 “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B 项,两面对一面。 “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去掉“与否” 。C 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将“不是”提到“质量”前,应该是“因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不是质量比沿海地区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

12、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注意重点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句子,放回原文中验证。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7.下面填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 。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 ,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

13、,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人人不断丧失时间,人人又不断拥有时间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老年的过去必然是青年A. B. C. 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先说“拥有”后说“丧失” ,比较, “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实际意思是说年轻人的时间也是经不起浪费的,比较,句句首语意紧承前句句末语意,衔接自然。所以答案为 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8.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词牌就是词的词调的名称,如“沁

14、园春”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B. 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沉沦 、 屐痕处处 。C. 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其词开豪放一派。【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 ,然后借助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进行辨析。本题难度不大,

15、考查了词牌的知识,考查了老舍、郁达夫以及苏轼等作家诗人的有关知识。本题中,C 项, “老舍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错误, 茶馆不是小说,是话剧。故选 C 项。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比喻)B. 在不开花的那段时间里,昙花不会总是想着开花的问题。(拟人)C. 那杯名叫岁月的苦茶,虽然不好喝,我却依然甘心吞下它。 (夸张)D. 看着水面上赛龙舟的场景,谁能说它不是力与美的完美体现呢?(反问)【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C 项“那杯名叫岁月的苦茶,虽然不好喝,我却依然甘心吞下它。 ”运用的修辞不是“夸张” ,而是“借代”

16、,把“岁月”代指为“苦茶” 。10.下列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交通安全广告语: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B. 图书馆标语:阅读启迪智慧,知识改变人生。C. 旅游景点:禁止乱写乱画,违者罚款。D. 环保宣传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C 项,旅游景点的警示牌,如果用“禁止乱写乱画,违者罚款” ,会让游客看了后很不舒服,应该换成让游客看后会变得乐意接受的警示语,如“轻轻地我走了,不留下一丝印迹” 。二、文言文阅读(21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

17、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18、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使用的纪年法是( )A. 干支纪年法B. 年号纪年法C. 生肖纪年法D. 公元纪年法1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方其破荆州(当)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B. 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举匏尊以相属(葫芦)C. 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D. 酾酒临江(酿酒) 固一世之雄也(固然)1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 舞

19、幽壑之潜蛟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侣鱼虾而友麋鹿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4. 下列句子与其他各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今安在哉B. 何为其然也C. 何陋之有D.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5. 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读之不知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A. /B. /C. /D. /16. 翻译句子。(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11. A

20、 12. D 13. B 14. D 15. C 16. (1)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2)我赞扬他能遵循(师从)古代传下来的正道,作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3)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解析】【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使用的纪年法” ,这就要求考生要明确纪年法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然后再抓住“壬戌” “既望”等进行辨析。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

21、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 、 琵琶行 “元和十年” 。 “生肖纪年法” ,是指以十二生肖来纪年的方法。 “公元纪年法”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壬戌” ,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 ,农历十六, “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故选 A 项。【12 题详解】试题分析:

2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D 项, “酾酒临江”的“酾”如解释为“酿酒” ,则与语境不合,从句中来看,这是说面对着大江斟酒,句中的“酾酒”本指“滤酒” ,这里指“斟酒” 。“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应解释为“本来” 。故选 D 项。【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这就

23、要求考生先明确加点字的词性,然后结合该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活用的类型。本题中,例句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西”和“东”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向西,向东;B 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日”也是名词做状语,每天。A 项, “舞幽壑之潜蛟”中“舞”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动;C 项,“侣鱼虾而友麋鹿”中“侣”是名词的意动,以为侣;D 项,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师”是名词意动,把作为老师。故选 B 项。【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倒装句又

24、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以及状语后置等,然后明确每种句式的特点,再分析每个选项。本题中,ABC 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 ;“何为其然也”应为“为何其然也” ;“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 。D 项,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是状语后置句,“于”是标志,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故选 D 项。【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虚词“之”的用法,然后根据“之”在句中的位置和“之”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都是结

25、构助词,的;中的“之”都是处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中“之”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 C 项。【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 “渔樵” ,名词活用为动词,捕鱼,砍柴;“侣” “友” ,名词意动,把作为伴侣,把作为朋友;“渔樵于江渚之上”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 。第二句中, “嘉” ,赞扬;“其”代词,代李蟠;“古道” ,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以”

26、 ,目的连词,来;“贻” ,赠送,赠予。第三句中, “缪” ,通“缭” ,盘绕;“郁” ,茂盛的样子;“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于” ,表被动。【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

27、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

28、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本题中,比如“之” ,在句中的位置一样,且前后词语的词性也相同。比如“以” ,第一个“以”后面的“安”活用为动词,第二个“以”后面的“表”是名词,故两者不同。参考译文: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

29、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

30、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三、课内名句默写(12 分)17.根据课文内容正确填写。(1)举酒属客,_,_ 。(2)_, 而不知其所止,_,羽化而登仙。(3)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 (4)恰同学少年,_,书生意气,_。(5)句读之不知,_,或师焉,_。(6)从明天起,_,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7)_,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答案】 (1). 诵明

31、月之诗 (2). 歌窈窕之章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 金就砺则利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 风华正茂 (8). 挥斥方遒 (9). 惑之不解 (10). 或不焉 (11). 关心粮食和蔬菜 (12).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诵” “窈窕”“冯” “御” “飘飘” “砺” “利” “知” “挥斥” “遒”

32、 “惑” “蔬” “摇曳” “曙” “笔杆” 。四.古诗鉴赏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山 中 -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原题思归 。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18. 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主要可以从_、_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19. 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8. (1). (2). (3). 19.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题目要求根据诗歌意象判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的季节,诗歌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高风” ,即高风送秋;“黄叶飞” ,即枯黄的树叶飘零。三四句为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秋风劲吹、山山

33、黄叶纷飞之景,由此可以判定本诗所描写的景色为“深秋”之景。(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首句“长江悲已滞” ,是即景起兴。在字面上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与下面“万里念将归”句合在一起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 “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产生的凄楚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同时,根据诗歌的注解“原题思归 。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看,还

34、有诗人被废斥后的失意之情。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五. 课内现代文阅读(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

35、是到过而已;君士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20. 为什么作者

36、说:“巴黎更近似北平” ,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21. 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答案】20. 21.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这类题目要先理解“巴黎更近似北平”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的原因。答题时,从文本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概括。文本中说,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即巴黎还太热闹;“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 ,即巴黎空旷的地方又太旷;“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 。 “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

37、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北平动中有静、温和安适的环境,及具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因此,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点睛:作答这类题目,首先一定要审清题干,明确题目的问题指向,确定答题的方向,然后带着问题到文本中去筛选相关内容,并进行整合概括。如本题问: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 ,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那么,我们在作答时就得先找出巴黎与北平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然后分析作者在叙述时的情感流露,进而就可以找到“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的原因了

38、。(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的表现手法。题目问“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 ,这一段内容主要是讲述“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的原因,作者将巴黎与北京放在一起比较,通过巴黎的热闹突出了北平的动中有静,说“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 ,表现“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说“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 ,体现北京诗情画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之情。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迟子建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

39、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

40、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

41、把黑夜照亮。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 ,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

42、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 ,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

43、,真好。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 ,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

44、寒冷” ,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22. 第 2 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23. 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24. 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25. 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答案】22. (1)山野里弥温着清新的空气 (2)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 (3)时令蔬菜,新鲜成熟 (4)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 (5)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 23. 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

45、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4. 作者叙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困倦难当的感受,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5. 因为作者在寒冷的新年里,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温;在大雪飘飞的季节,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的期盼与问候;在大师作品备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朋友寄来了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而感到亲切与满足;在炒作肆虐的时修,却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解析】【2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第 2 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 ,这就要求考生要回归第二段,

46、圈出作者在故乡感受的内容,再分条概括。 “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 ,作者感受到山野里弥温着的清新的空气;“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 ,母亲迎接我回家,作者感受到母亲的温情;“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 ,作者感受到家乡的新鲜成熟的时令蔬菜;“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

47、呢” ,作者享受着家里的丰盛的晚餐;“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作者享受着家乡梦境的甜蜜。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2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这是针对修辞手法设题,考生要先指出画线句所使用的修辞,然后再分析其作用。 “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

48、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 ,以“喷嚏”来形容新年登场的状态,以“咳嗽声”形容其离去的情形,以“温柔的吟唱”来形容春风,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响亮的喷嚏”生动地写成新年的喧闹,“受了风寒的咳嗽”写出新年的寒冷,前者流露出北方人的欢乐,后者寄寓着北方人的辛酸,这也就为下文作品写故乡的温馨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2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分析段落结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这就要求考生先圈出香港之行中的感受的内容,然后再分析这些内容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如第四段“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 “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 ,如第五段“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