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 2 讲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新华社 2016 年 2 月 20 日体育专电,中国女子撑杆跳高名将李玲当地时间 19 日在多哈举行的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中以 4.70 的成绩获得第一,刷新了由她自己保持的亚洲室内纪录和亚洲纪录。如果把撑杆跳全过程分成四个阶段:ab、b c、 cd、d e,如图 2213 所示,则对这四个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图 2213Aa b 阶段:人加速助跑,人和杆的机械能不变Bb c 阶段:杆弯曲、人上升,系统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增加Cc d 阶段:杆伸直、人上升,人的动能减少量等于重力势能增加量Dd e 阶段:人过横杆后下落,重
2、力所做的功等于人机械能的增加量解析 a b 阶段:人加速助跑,人和杆的机械能增大,选项 A 错误;b c阶段:人与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系统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增加,选项 B 正确;c d 阶段:人与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杆伸直、人上升,动能减少量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之和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选项 C 错误;de 阶段:人过横杆后下落,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选项 D错误。答案 B2如图 2214 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其半径为 R。小球 A、 B 质量分别为 mA、 mB,A 和 B 之间用一根长为 l(lR)的轻杆相连,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球和杆只能在同
3、一竖直面内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214A若 mAm B,B 在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与 A 的起始高度相同B若 mAm B,B 在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与 A 的起始高度相同C在 A 下滑过程中轻杆对 A 做负功,对 B 做正功DA 在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 A 与 B 增加的动能解析 选轨道最低点为零势能点,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条件可知 A 和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如果 B 在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与 A 的起始高度相同,则有 mAghm Bgh0,则有 mAm B,故选项 A、B 错误;小球 A 下滑、B 上升过程中小球 B 机械能增加,则小球机械能减少,说明轻杆对 A 做负功,对 B
4、 做正功,故选项 C 正确;A 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 B 上升过程中增加的重力势能和 A 与 B 增加的动能之和,故选项 D 错误。答案 C3.(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二模)如图 2215 所示,重 10 N 的滑块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 b 点开始压缩轻弹簧,到 c 点时达到最大速度,到 d 点(图中未画出)开始弹回,返回 b 点离开弹簧,恰能再回到 a 点,若 bc0.1 m,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8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215A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50 N/mB从 d 到 b 滑块克服重力做功 8 JC滑块的动能最大值为 8 JD从 d
5、 点到 c 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 8 J解析 当滑块的合力为 0 时,滑块速度最大,即知在 c 点时滑块速度最大,此瞬间滑块受力平衡,由题分析可知,斜面光滑则有 mgsin 30k ,可得 kbc N/m50 N/m,故 A 正确;滑块从 d 到 a,运用动能定mgsin 30bc 100.50.1理得 WGW 弹 00,又 W 弹 E p8 J,可得 WG8 J,即克服重力做功 8 J,所以从 d 到 b 滑块克服重力做功小于 8 J,故 B 错误;全程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取 d 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则 d 点时重力势能、动能均为零,弹性势能最大为 8 J,即系统总机械能为 8
6、J,c 点时动能最大,但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不为零,所以滑块的动能最大值小于 8 J,故 C 错误;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8 J,根据功能关系知从 d 点到 b 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为 8 J,从 d 点到 c 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小于 8 J,故 D 错误。答案 A4(2018漳州一模)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在充满匀强电场的空间中水平抛出,小球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当小球下降高度为 h 时,2g3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动能减少了mgh3B小球的动能增加了2mgh3C小球的电势能减少了2mgh3D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mgh解析 小球受的合
7、力 F mg,据动能定理,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23故 EkFh mgh,选项 A 错、B 对。由题意可知,电场力 F 电 mg,电场23 13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EpF 电 h mgh,选项 C、D 均错。13答案 B5.如图 2216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是 ,下落高度 H 到 B 点后与一轻弹簧接触,又下落 h 后到达最低点 C,在由g2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则图 2216A物块机械能守恒B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物块机械能减少 mg(Hh)12D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 mg(Hh)12解析 对于物块来说,从
8、A 到 C 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从 B 到 C 又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因此机械能肯定减少,故 A 错误。对于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来说,整个系统机械能减少量即为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故 B 错误。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物块的动能变化为零,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机械能的减少量,所以物块机械能减少 mg(Hh ),故 C 错误。物块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是 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 ma mg,所以12 12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Wf mg(Hh),整个系统机械能减少量即为克服空气阻12力所做的功,所以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 mg(Hh),故 D 正确。12答
9、案 D二、多项选择题6如图 2217,直立弹射装置的轻质弹簧顶端原来在 O 点,O 与管口P 的距离为 2x0,现将一个质量为 mg 的钢珠置于弹簧顶端,再把弹簧压缩至M 点,压缩量为 x0,释放弹簧后钢珠被弹出,钢珠运动到 P 点时的动能为4mgx0,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2217A弹射过程,弹簧和钢珠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弹簧恢复原长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钢珠的动能C钢珠弹射所到达的最高点距管口 P 的距离为 7x0D弹簧被压缩至 M 点时的弹性势能为 7mgx0解析 弹射过程中,对弹簧和钢珠组成的系统而言,只受重力作用,故系统机械能守恒,A 正确;弹簧恢复原长时,钢珠
10、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选项 B 错误;钢珠运动到 P 点时,钢珠的动能增加到 4mgx0,且竖直方向上钢珠位置升高了 3x0,即重力势能增加量 Ep3mgx 0,故弹簧被压缩至 M 点时的弹性势能为 E 4mgx03mgx 07mgx 0,D 正确;钢珠到达管口 P 点时动能为4mgx0,当钢珠达到最大高度时,动能为 0,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则上升的最高点与管口的距离 h 满足 mgh4mgx 0,故上升的最高点与管口的距离h4x 0,C 错误。答案 AD7.(2018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将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 Ek、重力势能 Ep 与
11、上升高度 h间的关系分别如图 2218 中两直线所示。取 g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218A小球的质量为 0.1 kgB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 0.5 NC小球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的高度为 m209D小球上升到 3 m 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 0.5 J解析 在最高点,E pmgh,得 m kg0.1 kg,故 A 正确;Epgh 4104由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 W 其 E 可知F fhE 高 E 低 ,E 为机械能,解得Ff 0.25 N,故 B 错误;设小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的高度为 H,此时有mgH mv2,由动能定理得F fHmgH mv2 mv ,得
12、H m,故 C12 12 12 20 209正确;由图可知,在 h 3 m 处,小球的重力势能是 3 J,动能是 1.25 J,所以小球上升到 3 m 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 3 J1.25 J1.75 J,故 D 错误。答案 AC8.如图 2219 所示,质量为 M、长为 L 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 F 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 x,滑块速度为 v1,木板速度为 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图 2219A上述过程中,F 做功大小为 mv Mv12 21 12 2B其他
13、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 越大,x 越小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f 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解析 由功能关系可知,上述过程中,F 做功的大小等于二者增加的动能与系统产生的热量之和,选项 A 错;由题意可得 x 块 x 木 L ,即: a 块12t2 a 木 t2L。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 越大,木板的加速度越小,t 越小,12x 越小,选项 B 对;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越大,滑块的加速度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短,选项 C 错;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 QF fl 相对F fL 板 ,L 板 一定,F f 越大产生的热
14、量越多,选项 D 对。答案 BD三、计算题9(2018湖南石门第一中学高三检测)如图 22 20 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 与半径 R0.4 m 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 BCD 在 B 点相切,D 点为半圆轨道最高点,A 右侧连接一粗糙水平面。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中间夹一轻质压缩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接,甲质量为 m14 kg,乙质量 m25 kg,甲、乙均静止。若固定乙,烧断细线,甲离开弹簧后经过 B 点进入半圆轨道,过 D 点时对轨道压力恰好为零。取 g10 m/s2,甲、乙两物体均可看作质点,求:图 2220(1)甲离开弹簧后经过 B 时速度大小 vB;(2)弹簧压缩量相同情况下,若
15、固定甲,烧断细线,乙物体离开弹簧后从 A进入动摩擦因数 0.4 的粗糙水平面,则乙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位移 s。解析 (1)甲在最高点 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gm 1 ,v2DR甲离开弹簧运动至 D 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m1v m 1g2R m1v 。12 2B 12 2D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 B 2 m/s。5(2)甲固定,烧断细线后乙的速度大小为 v2,由能量守恒得: Ep m1v 12 2Bm2v ,12 2得:v 24 m/s 。乙在粗糙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m 2gm 2a,解得:a4 m/s 2,则有 s m2 m。v22a 1624答案 (1)2 m/s (2)2 m5
16、10(2018黄山质检)倾角 37的传送带以速度 v1.0 m/s 顺时针转动,位于其底部的煤斗每秒钟向其输送 K4.0 kg 的煤屑,煤屑刚落到传送带上的速度为零,传送带将煤屑送到 h3.0 m 的高处,煤屑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8,且煤屑在到达最高点前已经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重力加速度g 10 m/s2,传送带直径大小可忽略)求:图 2221(1)煤屑从落到传送带开始,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前进的位移和时间;(2)传送带电机因输送煤屑而多产生的输出功率。解析 (1)设有质量为 m0 的煤屑落到传送带上后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a 0.4 m/s 2m0gcos m0gsin m0位移
17、为 s 1.25 mv22a时间为 t 2.5 sva(2)传送带做功使煤屑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热量增加设经过 t 时间,煤屑动能增加量 Ek Ktv212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EpK tgh热量增加为滑动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QKtgcos (vts)输出功率 P Kv2KghKg cos (vts)154 W。Ek Ep Qt 12答案 (1)1.25 m 2.5 s (2)154 W11如图 2222 甲所示,质量为 M1.0 kg 的长木板 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m1.0 kg 的小铁块 B,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对铁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F
18、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4 s 时撤去拉力。可认为 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 g10 m/s 2。求:图 2222(1)01 s 内,A、B 的加速度大小 aA、a B;(2)B 相对 A 滑行的最大距离 x;(3)04 s 内,拉力做的功 W。(4)04 s 内系统产生的摩擦热 Q。解析 (1)在 01 s 内, A、B 两物体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a AF1mgma B代入数据得 aA2 m/s 2,a B4 m/s2(2)t11 s 后,拉力 F2mg,铁块 B 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 v1;木板A 仍做匀加速运动,又经过时间
19、t2,速度与铁块 B 相等。v 1a Bt1又 v1a A(t1t 2)解得 v14 m/s ,t 21 s设 A、 B 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 t32 s ,加速度为 aF2(Mm )aa1 m/s 2木板 A 受到的静摩擦力 FfMamg ,故 A、B 一起运动x aBt v 1t2 aA(t1t 2)212 21 12代入数据得 x2 m(3)时间 t1 内拉力做的功W1F 1x1F 1 aBt 12 J12 21时间 t2 内拉力做的功W2F 2x2F 2v1t28 J时间 t3 内拉力做的功W3F 2x3F 2(v1t3 at )20 J12 234 s 内拉力做的功 WW 1W 2W 340 J(4)系统的摩擦热 Q 只发生在 t1t 2 时间内铁块与木板相对滑动阶段,此过程中系统的摩擦热Qmgx 4 J。答案 (1)2 m/s 2 4 m/s2 (2)2 m (3)40 J (4)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