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47157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版】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版】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版】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版】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仙桃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 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答案】C【解析】【详解】由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 ABD 错误;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可看成点电荷

2、,故 C 正确;故选 C。2.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 a、 b 和 c,原来 c 不带电,而 a 和 b 带等量异号电荷,相隔一定距离放置, a、 b 之间的静电力为 F.现将 c 球分别与 a、 b 接触后拿开,则 a、 b 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假设 A 带电量为 Q,B 带电量为-Q,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 ;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 C 与 A 接触后,A 和 C 的电量都为 Q/2,C 与 B 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则 C、B 分开后电量均为-Q/4,这时,A、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3、。【点睛】要清楚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移开,同种电荷电量平分,异种电荷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找出变化量和不变量求出问题3.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点电荷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B. 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C. 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 q,该点的场强为 E= ,取走 q 后,该点场强不变D. 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很大【答案】C【解析】【详解】以点电荷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都相同,方向不同,则场强不同,选项 A 错误;电场强度的大小要看电场线的疏密,则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不一定比负

4、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选项 B 错误;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的有无无关,则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 q,该点的场强为 E=F/q,取走 q 后,该点场强不变,选项 C 正确;根据 E=F/q 可知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不一定很大,选项 D 错误;故选 C.4.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 a、b 两点,用 Ea、E b分别表示两处场强的大小,则( )A. a、b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反B. 因为电场线由 a 指向 b,所以 EaE bC. 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 E a = EbD. 因为不知道 a、b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所以不能确定 E a、E b的大小

5、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故 a、b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选项 A 错误。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由于只有一根电场线,题目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这根电场线是什么电场中的电场线,故无法判断 a、b 两点的场强大小,选项 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掌握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还要会判断电场线做功与电势能、动能的变化关系5.如图所示,四个电场线图,一正电荷在电场中由 P 到 Q 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它所在的电场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加速度越来越大,故受到

6、的电场力越来越大;由 A 图可知粒子由左向右运动,电场为匀强电场,故电场力不变,故 A 错误;B 图中粒子由左向右运动时电场线越来越疏,故电荷受力越来越小,故 B 错误;C 图中粒子受力向右,电场线越来越密,故场强越来越大,故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故 C 正确;D 图中粒子的运动同 B,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的性质,我们引入了电场线,箭头的指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能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6.如图所示,电场中 a、b、c 三点,ab=bc,则把点电荷+q 从 a 点经 b 点移到 c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有( )A. WabWbcB. Wab

7、WbcC. Wab=WbcD. 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详解】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由图象知从做到右场强逐渐增大,电场力做功W=qU=qEd,ab=bc,所以 WabW bc。故选 B。【点睛】掌握利用电场线表示电场的方法,知道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7.如图所示, 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 c 为 ab 中点, a、 b 电势分别为 a5 V、 b3 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场在 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 4 VB. a 点处的场强 Ea一定大于 b 点处的场强 EbC. 一正电荷从 c 点运动到 b 点电势能一

8、定减少D. 一正电荷在 c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 c 指向 a【答案】C【解析】【详解】当该电场是匀强电场时,由于沿电场方向相同距离电势差相等,则场在 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 4V当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时,在 c 点处的电势不一定为 4V,故 A 错误;一条电场线无法比较电场线的疏密,就无法比较场强的大小,则 a 点处的场强 Ea不一定大于 b 点处的场强 Eb故 B 错误;据电场线和场强方向的规定可知,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所以从 c 到 b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 C 正确;由题可判断电场线方向从 a 指向 b,正电荷运动到 c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 c 指向 b,故 D 错误。故

9、选 C。【点睛】本题要抓住电场线的物理意义: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的方向表示电势的高低,电场力做功与动能和电势能间的关系8.如图所示,A、B 两板间电压为 600 V,A 板带正电并接地,A、B 两板间距离为 12 cm,C点离 A 板 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点的电势高于 A 点的电势B. E=5 000 V/m, C=200 VC. 电子在 C 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D. 电子在 C 点具有的电势能为 200 eV【答案】D【解析】【详解】A 板带正电并接地,则场强方向从 A 到 B,则 C 点的电势低于 A 点的电势,选项 A错误; AB 间有匀强电

10、场,场强为 ;A、C 间的电势差为 UAC=Ed1=50000.04V=200V,因 A 带正电且电势为零,C 点电势低于 A 点的电势,故 C=-UAC=-200V,故 B 错误;电子在 C 点具有的电势能 = C(-e)=200eV;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在研究电场中电势时一定要注意各个量的正负,明确各点间电势的高低,注意电势的符号9.如图,一枕形导体 AB 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 AB 中心 O 点的距离为 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 A、B 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 )A. 导体 A 端电势高于 B 端电势B.

11、 导体 A 端电势低于 B 端电势C. 感应电荷在导体中心 O 点的场强为 0D. 感应电荷在导体中心 O 点的场强大小为 k【答案】D【解析】【详解】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则导体 A 端电势等于 B 端电势。故 AB错误。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中心 O 点的场强为 0,感应电荷在导体中心 O 点的场强大小与点电荷-Q 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 k 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10.在静电场中,一个带电量 的负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在此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

12、,质点的动能增加了 ,则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210- 4 VB. 1104 VC. 4104 VD. -2104 V【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W+qUAB=E k;则 ,故选 D。11.如图所示,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 A、B 分别带负电和正电,B 球固定,其正下方的 A 球静止在绝缘斜面上,则 A 球受力个数可能为( )A. 可能受到 2 个力作用B. 可能受到 3 个力作用C. 可能受到 4 个力作用D. 可能受到 5 个力作用【答案】AC【解析】【详解】首先小球 A 受重力和 B 给的吸引力,若重力和吸引力恰好相等,则可以满足受力平衡的条件,所以 A

13、球可能受到 2 个力的作用;若向上的吸引力小于重力,则 A 对斜面有压力,会受到斜面的支持力,若要合力为 0 处于平衡状态必须还要受一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才可以,所以 A 有可能受 4 个力的作用;故 AC 正确、B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库仑力作用下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要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再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力的个数。12.如图是某电场中的电场线,电场中有 A、B 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点的场强比 B 点的场强大B. A 点的场强方向与 B 点的场强方向相同C. 将同一负电荷分别放在 A,B 两点,放在 A 点的电势能比放在 B 点的

14、电势能大D. 因为 A,B 两点没有电场线通过,所以电荷放在这两点不会受静电力作用【答案】AC【解析】【详解】由图看出,A 点处电场线比 B 点处电场线密,则 A 点的场强比 B 点的大,故 A 正确。场强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则知 A、B 两点处的场强方向不同,故 B 错误。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则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则将同一负电荷分别放在 AB 两点,放在 A 点的电势能比放在 B 点的电势能大,选项 C 正确;没有电场线通过的地方不代表没有电场,这两点有电场存在,电荷放在这两点会受电场力作用,故 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关键掌握电场线的两个物理意义: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

15、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13.关于等势面、电场力做功和电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总是不做功B. 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电荷一定是沿等势面移动的C. 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必然是相等的D. 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答案】AD【解析】【详解】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荷的电势能不变,电场力总是不做功,选项 A 正确;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电荷在 AB 两点的电势能不变,AB 两点的电势相等,但是不一定是沿等势面移动的,选项 B 错误; 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不一

16、定是相等的,例如在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电势均为零,但是场强不等,选项C 错误;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选项 D 正确;故选 AD.14.如图所示,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正电荷 q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移到 B。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B.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C. 电荷的动能增加D. .电荷的动能减少【答案】BC【解析】【详解】在正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电场方向指向外侧,正电荷 q 从 A 移到 B,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选项 BC 正确,AD 错误;故选 BC。15.如图,A、B 为两等量异号点电荷

17、,A 带正电,B 带负电,在 A、B 连线上有 a、b、c 三点,其中 b 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 ( )A. a 点与 c 点的电场强度不相同B. a 点与 c 点的电势相同C. a、b 间电势差与 b、c 间电势差相等D. 点电荷 q 沿 A、B 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答案】CD【解析】【分析】A、B 为两等量异号电荷,产生的电场具有对称性,即关于 AB 连线的中垂线对称;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判断 ac 电势的高低;根据等势线对称性分析 a、b 间电势差与 b、c 间电势差的关系;AB 连线的中垂线是等势线,电荷在等势线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详解】电荷 A、B 为两等

18、量异号电荷,产生的电场关于 AB 连线的中垂线对称,则可知 a 点与 c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 A 错误。电场线方向从 A 到 B,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 a 点电势高于 c 点的电势。故 B 错误。由于 AB 产生的电场关于 AB 连线的中垂线左右对称,又ab=bc,根据 U=Ed 可定性分析得出 a、b 间电势差与 b、c 间电势差相等。故 C 正确。A、B 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点电荷 q 沿 A、B 连线的中垂线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故 D 正确。故选 CD。【点睛】对于等量异号电荷电场的电场线、等势线分布情况要熟悉,高考常常在这方面做文章,关键要抓住对称性16.光滑绝缘水平面上

19、固定两个等量正电荷,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有 A、B、C 三点,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 带电量为 q 的带电小物块由 A 点静止释放,并以此时为计时起点,并沿光滑水平面经过 B、C 两点,其运动过程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在 B 点位置时斜率最大,则根据图线可以确定 ( )A. 物块带负电B. 中垂线上 B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C. B,C 两点间的电势差D. C 点的场强【答案】BC【解析】【详解】物块从 A 点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可知物块带正电,选项 A 错误;B 点的斜率最大,则加速度最大,所受的电场力最大,B 点的场强最大,由斜率可得 B 点的加速度 a,根据 Eq=ma 可

20、得 B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选项 B 正确;物块从 B 运动到 C,由图可读出 B、C 两点的速度,已知物块的质量 m,根据动能定理得:qU BC= mvC2- mvB2,能求得 UBC,故 C 正确。C 点的切线的斜率无法确定,则无法求解到达 C 点的加速度,则无法求得 C 点的场强,选项D 错误;故选 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涉及电势差、电势能时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二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把质量为 m=2 g 的带负电小球 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荷量为Q=4.010- 6 C 的带电小球 B 靠近 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

21、距 r=30 cm 时,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45角。g 取 10 m/s2,K=910 9 Nm2/C2则: (1)B 球受到的库仑力_(2)A 球带电荷量_【答案】 (1). ; (2). ;【解析】【详解】 (1)A 球受重力、拉力和静电力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 A 球受到 B 球的库仑力为:F=mgtan45=mg=210 -310N=210-2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球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 210-2N(2)由得18.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 ; 已知 a 点的电势是 20 V, b 点的电势是 24

22、V, d 点的电势是 4 V; 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c 点的电势为_【答案】8V;【解析】【详解】在匀强电场中,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的降落相等,故: a- d= b- c;代入数据有:20-4=24- c;解得: c=8V.【点睛】本题关键是记住“匀强电场中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的降落相等”的结论,基础问题三计算题19.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取 a、b 两点,oa= ob 当在 a 处放一电量q=1.510- 8c 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为 F=310- 6 N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a=10V, b=2V . 电子的电量为-1.610 -19C.(1)求 b

23、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2)若在 b 处放一个电子,它受到的电场力多大?方向怎样?(3) 将该电荷 q 由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功是多少?若将电量 q 从 a 点移到无穷远处,则电场力做功又为多少?【答案】 (1)8N/C,水平向右(2) ,水平向左(3) , 【解析】【详解】 (1)根据场强的定义式可得:E a= =200N/C 则 Eb= =8N/C ,其方向为水平向右; (2)若在 b 处放一个电子,它受到的电场力:F=eE b =1.2810-18J ,其方向水平向左;(3)将该电荷 q 由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功:W ab=q( a- b) =1.210- 7J 若将

24、电量 q 从 a 点移到无穷远处,则电场力做功:W a=q a =1.510-7J20.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 A、B 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2 cm,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 60角。将一个电荷量为-210 -5 C 的电荷由 A 移到 B,其电势能增加了 0.1 J。问:(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2)A、B 两点的电势差 UAB为多大?(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答案】 (1)-0.1J(2)5000V(3) 【解析】【详解】 (1)电势能增加多少,电场力就做多少负功,故电场力对电荷做了-0.1 J 的功。 (2)由 W=qU,得 (3)由 U=Ed,得21.如图

25、所示,在场强 E=104 N/C 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 L=15 cm 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 m=3 g、电荷量 q=210-6 C 的带正电小球,当细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g 取 10 m/s2。求:(1)小球到达最低点 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别变化了多少?(2)小球到 B 点时速度为多大?绳子张力为多大?(3)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何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少?【答案】 (1) (2) (3) 【解析】【详解】 (1)从 AB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E=W G=mgL=4.510-3 J从 AB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E p=-WE=EqL=310-3 J (2)从 AB 由动能定理知: mgL-EqL= mvB2代入数据得:v B=1 m/s在 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代入数据得:F=510 -2 N。(3)小球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平衡位置,设此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满足由动能定理得:mgLcos-qEL(1-sin)= mv2-0,整理得:3cos-2(1-sin)=v 2,解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知道在平衡位置的速度最大,应用动能定理即可解题,解题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