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年度高三“联测促改”活动(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B.急性肠炎患者脱水时,喝生理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C.体内脂肪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应避免脂肪类食物的摄入D.宰后放置一段时间的畜肉更鲜嫩,与溶酶体释放酶分解蛋白质有关2.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酶的定向进化”的三位科学家。在进化史上细胞可能最早合成的酶是A.纤维素酶 B.ATP 合成酶 C.线粒体氧化酶 D.果胶酶3.下列可用于人类基因
2、组测序的材料是A.成熟的红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4.下图是机体进食辣椒后,其中的辣椒碱引起人体相关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据图分析,汗腺分泌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汗液分泌量增加后,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以减少尿液的排出D.内啡肽分泌增多后,促使机体进食更多辣椒属于正反馈调节5.下列关于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实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和生长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B.果实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到温度、光照等的影响C.与成熟果实相比,幼嫩果实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均较高D.果实成熟后
3、期,脱落酸含量升高,促进果实脱落6.近亲婚配可使后代发病率提高的遗传病是白化病 并指 红绿色盲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21 三体综合征A. B. C. D.29.(11 分)水稻是盐敏感植物,耐盐能力比较低。科研人员从甲、乙两个水稻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栽培于盐浓度不同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30天后测定其根系相对活力(根对物质的吸收能力)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1)该实验目的是_。(2)甲、乙品种中,耐盐品种是_,判断的依据是_。(3)根系活力下降导致甲、乙净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30.(8 分)右图表示 T 细胞活性调节过程。研究发现,癌细胞可诱导
4、 T 细胞过度表达 PD-1(一种受体),同时癌细胞产生过量 PD-L1 使 T 细胞无法攻击癌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T 细胞膜表面存在受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功能。(2)据图分析,T 细胞裂解癌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免疫。(3)图中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的 X 细胞最可能是_细胞。(4)据图分析,注射 PD-1 对应的抗体能够治疗癌症的原因是_,该抗体与 PD-L1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是_(填标号)。A.空间结构完全不同,功能不同 B.空间结构相似,功能相同C.空间结构完全不同,功能相同 D.空间结构相似,功能不同31.(8 分)请回答下列关于弃耕农田演替的问题:(1)群落演替是指
5、_。弃耕农田演替类型属于_。(2)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群变化导致动物种群变化的原因是_。(3)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森林阶段生态系统稳定性更高的原因是_。(4)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32.(12 分)家鸡(2N=78)毛的颜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a 和 B/b 决定,当细胞中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否则为有色。现将甲(AABB)和乙(aabb)杂交,F 1出现一只体细胞中仅含 77 条染色体的白色不育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F1白色个体细胞中控制毛色的基因有_,出现的原因是_。(不考虑基因突变)(2)请利用现有个体设计实验验证(1)题原因中基因 A 和基
6、因 B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我国大约有 80%以上的人因体内缺少乳糖酶,饮用牛奶引起腹痛、胀气等症状。研究发现乳酸菌中 -半乳糖苷酶(乳糖酶的一种)可有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下图表示酸奶的制作流程示意图,请回答:鲜牛奶消毒接种装瓶封口保温发酵(1)过程常使用巴氏消毒法,其优点是_。(2)过程中常使用的乳酸菌是_,过程封口的原因是_(3)牛奶经发酵产生酸味的原因是_。(4)该微生物可以从泡菜中分离纯化获得,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_等基本营养成分;第二步(灭菌):对
7、培养基用_方法进行灭菌;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第四步(培养):在适宜环境下培养,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科学家通过蛋白质工程将玉米中天冬氨酸激酶(AK)改良后获得富含赖氨酸的玉米新品种。图 1 表示玉米中赖氨酸合成途径,图 2 中基因 1 是通过对基因 3 定点诱变产生的编码新 AK的隐性基因。请回答:(1)据图 1 分析,玉米中赖氨酸含量低的原因是_。(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_出发。(3)基因工程中,常采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此过程中常用的酶是_。(4)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因此将改造后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5)据图 2 分析,同时导入基因 1 和基因 2 的目的是_,基因 2 称为_。(6)为判断该蛋白质工程是否最终取得成功,常采用的方法是_。1D 2B 3B 4D 5C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