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习导航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公元前 227 年,荆轲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从燕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其目的为什么不能达到?1皇帝制度:皇帝的权力、皇帝制度的特征2郡县制:郡县制的建立、郡县与中央的关系、郡县制的影响3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的设置、三公的基本权力、三公与皇帝的关系、三公九卿制的影响知识点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2秦朝统一(1)主观条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2)统一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 公元前 221 年结束
2、了诸侯割据局面。自主思考 从战国七雄到秦朝完成统一,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秦统一的完成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提示: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秦的 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准 备了政治前提。知识点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1)创立:统一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2)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3)特征: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2中央官制官职 职权 作用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1)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太尉 负责管理全
3、国军务九卿 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2)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自主思考 在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如何?提示:皇权至高无上,相权服从和服 务于皇权的需要;丞相位高 权重,又容易 对皇权构成威胁。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构成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一 对基本矛盾。知识点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概况(1)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2)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 皇帝直接任命。2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深度点拨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自主思考 与西周分封制相比,秦郡县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在郡县制下,地方行政 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必 须完全听命于中央;地方的自主权力消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