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儒家学派,专题一,孔子的身世,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1、孔子,(1)、“仁”(核心)与“礼”,(2)注重政治与人事,(3)德政:“为政以德,爱惜民力”,(4)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1)、孟子的思想,(2)、荀子的思想,2、战国时期
2、儒家代表,孔子: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战国后期,儒学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二)、道家学派,1、老子:,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1、老子,
3、(1)“道”为世界的根本,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 (2)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主张无为而治,消极悲观。,2、庄子,(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2)齐物 (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逍遥),(三)、法家学派,1、代表人物李悝(法经) 代表人物 商鞅 (变法措施)韩非: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2、评价: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四)、墨家学派,1、代表人物:墨翟 2、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历史意义 (一)形成原因: 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2
4、、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反应。,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历史意义 (一)形成原因:(二)历史意义: 1、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糅合进儒学,形成新儒学;2、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三、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教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儒、道、佛 3、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4、思想主张: (1)程朱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 (2)陆王心学: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批判继承) 1、李贽:(1)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即“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6、,认为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大胆批判。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3)学术上: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古代中国科技 1、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造纸术:西汉后期发明,东汉改进贡献: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影响最深远;(2)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活字印刷术贡献: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两宋更广泛贡献:人类进入
7、热兵器时代,改变作战方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4)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发明贡献: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二、中国古代艺术 1、汉字: (1)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绘画: (1)魏晋南北朝: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 艺术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 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观的逼真摹写;,二、中国古代艺术 1、汉字: (1)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绘画: (1
8、)魏晋南北朝: (2)北宋:文人画 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质 注重诗意,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创作风格:注重意境,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2)创造工具:使用笔墨纸砚等;(3)创作主体:文人为基本的创作群体,强调个性化创作;,三、古代中国的文学 1、诗经: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为创作风格 2、楚辞:屈原离骚 3、汉赋:气势恢宏、辞藻华美、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西汉司马相如 4、唐诗:“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现实主义 5、宋词:(1)婉约派:柳永、李清照(2)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6
9、、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7、明清小说:四大长篇小说,3、京剧(清朝) (1)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2)形成:清道光年间 (3)发展历程: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一鸦后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历程: 1、器物:地主阶级 (1)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海国图志迈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2、制度:民族资产阶级 (1)维新派:建立君主立宪制 (2)革命派:建立民主共和制 3、文化:新文化运动,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一鸦后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历程 (二)维新思想:1、开
10、阔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政的热情;2、批判封建专制,要求君主立宪,冲击封建思想,成为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1915 陈独秀 上海 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内容: (1)前期:民主和科学为旗号四提倡四反对 (2)后期:1918年,李大钊第一个在华树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4、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对促进民众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11、促进了文化普及与繁荣,推动了国民素质提高; (4)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系统介绍: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 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重大意义: (1)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想武器; (2)中国出现了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和瞿秋白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3)为中共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基本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核心
12、)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补充和发展) 2、(1)作用:在辛亥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2)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的要求(质的飞跃);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 作用:新三民主义和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道
13、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成熟(延安时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社会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革命形式、动力和前途等)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井冈山时期): 2、成熟(延安时期): 3、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
14、中共的指导思想。,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形成和发展: (1)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2)成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 (3)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形成和发展: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 (1)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义现代化建设;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四、三个代表 1、精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重要内容: 3、历史意义: (1)进一
15、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是马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双百”方针: (1)提出:1956年,毛泽东 (2)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 教育方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教育性质:为人民大众服务; 1956年,中
16、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文革对教育的破坏 “上山下乡”运动; 招生制度,教育体制被破坏; 影响:人才、文化断层,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3)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成为 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1)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2)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3)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
17、(5)1970年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6)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7)1983年 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 (8)2003年 中国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2、科技发展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1)两弹一星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环境; (2)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18、; (3)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一、起源:智者运动(BC5世纪中叶) 从神灵和自然控制下觉醒 二、复兴:文艺复兴(1417C) 从基督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三、成熟:启蒙运动(17、18C) 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藩篱中解放,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1、时间:1417世纪 2、地点:意大利(原因) 3、背景:,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3、背景: (1)社会环境:西欧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2)经济根源: 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最早出现资本主义
19、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首先摆脱封建神学的统治;,(4)客观条件:中国造纸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流行,便利了文化的传播。,(3)文化条件:意大利有丰厚的文化教育遗产;,(二)主要代表及作品,1、开始(前三杰) (1)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人性 (2)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3)代表作品:神曲、十日谈,2、高潮: (1)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2)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艺复兴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 的主要思想: 1、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认教会权威 2、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对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20、文主义的含义:反对禁欲主义,注重人性和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作用,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艺复兴二、宗教改革三、启蒙运动,(一)产生背景,1、经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压迫;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二)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霍布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2、洛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3、伏尔泰:自然权利说 哲学通信 4、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论法的精神 5、卢梭:主权在民、人生而自由、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 6、狄德罗:百科全书派,宣传科学和理性 7、康德:思想自由,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倡理性,旨在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