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国曼谷的 WeekendMarket卖的都是二手衣物和鞋包,吸引了许多来自中国香港、日本等地的游客。最有特色的是牛仔裤,本来牛仔的东西就是越旧越有“味道”,有些品牌的牛仔裤还专门做旧。在集市,可以买到价格便宜且自然纯朴的“做旧效果”。英国伦敦的 SpitalfieldMarket欧洲著名的集市集中地,每个星期天都吸引了大批的摊位和人潮。货品应有尽有,新鲜果蔬、古董、自制食品、服饰、家饰、唱片,以及各式各样新兴设计师艺术家的创意作品。目前,扩建计划正在进行中,完工后将成为一个综合性商场。日本横滨的“艺术缘日”横滨港口的狂欢派对,民间艺术家随性设摊,或拿自己的音响放喜欢的音 乐,或干脆抱起吉他自
2、弹自唱。该活动已举办了十几年,最高纪录:摆摊艺术家曾达七八百个。中国台北的 CAMPO是西门町一处生活艺术创意市集,以较低的价格租摊位给年轻人,鼓励他们贩卖自己的原创作品。该市集缘起于去年 7 月台湾有种唱片策划的 CAMPO 狂欢节,逐渐从单纯的音乐巡演发展成为创意集市、跳蚤市场、主题设摊等众多元素的糅合杂烩,并开始在每个月都定期地举行活动。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析以鲁南蒙阴为例作者:公风华 王顺冬 时间:2011-11-15 浏览次数:1903 次摘要: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乡镇集市日益繁荣。本文运用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方法,对鲁南蒙阴地区集市的文化功能进行探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3、一是作为农村重要的娱乐场所,集市丰富了农民生活;二是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集市增长了农民知识;三是作为交往场所,集市改变了农民的观念,提高了农民的现代性。关键词:农村集市;功能主义人类学;文化功能1、研究回顾和功能主义视角的引入农村集市作为古老的市场和交易形式,是中国广大农村乡镇及城市近郊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各地对此有不同的名称,一般在北方称集,在南方则称之谓墟,或圩,在西南的部分地区也称为场。这种历史悠久而又司空见惯的集市及集市贸易,是否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呢? 回答是肯定的。众多研究成果的问世已经回答了这一点。有的学者从经济史的角度对农村集市贸易的历程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农村集市贸易
4、经历了“三起三落”。1有的学者从经济与市场的角度对集市的规模、结构、特点和集市的设置、管理等进行分析。如关于集市的结构,施坚雅认为集市呈等六边形结构排列。2也有学者对影响农村集市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李正华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方面着手,分析商品经济、人口、乡民经济生活、地理条件、乡村政治、乡民宗教行为、乡民习惯风俗、乡民社会交往、乡村社会丑恶现象对农村集市的影响。3但是,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农村集市进行研究的却很少。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人类学方法,对鲁南蒙阴地区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做初步的探讨。功能主义分析方法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由
5、于功能主义分析方法的广泛影响而形成了掌控人类学理论方向几十年的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首的英国功能人类学派对于现代各民族社会文化进行研究,深入的观察到人类各种社会制度在文化的总布局中的功能关系。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是指农村集市作为社会系统的体系或部分,基于内在结构属性而与社会单位所发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造成一定的客观后果,从而体现自身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的关系。简单说来,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就是农村集市在实际活动中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所产生的文化或精神上作用。2、蒙阴县农村集市的特点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于临沂市,地处著名的沂蒙山区腹地,因位于山东省第二高峰蒙山之阴而得名。全县总面积
6、1605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94%,现辖 9 镇 2 乡、587 个行政村、53 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46 万。蒙阴山多,过去交通闭塞,有“舟车不通,人民稀少,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说法。自改革开放以来,山区交通逐渐方便,乡镇集市贸易日益繁荣起来。作为一种网络式的小型区域性市场,乡镇集市往往以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方便的村、镇作为基点,形成商品交换中心。由于各地的经济资源条件,气候条件,居民的传统习俗等不同,因而各地的集市形式、结构和特点是不同的,集市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广泛进行,各地的集市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集市活动频率不断扩大。总之,目前这一带地区的
7、乡镇集市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2.1 周期性:即大多数的乡镇集市具有间歇性特征,约定俗成的规定集市日期,而且同一区域内的临近市场相互弥补协同,以一定的规律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排列。如甲集市的活动日期为一、四、七,邻近的乙集市则为二、五、八,邻近的丙集市为三、六、九。这种相近集市的互补协同性,使集市成为农村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在广大乡村呈星状网络型分布,形成了区域互补,加快了商品流通。42.2 传统性:即大多数乡镇的集市的形成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有些集市已有上百年甚至更久的历史。直到现在,集市日期也没有改变。并且,集市的交易内容和交易方式也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甚至集市的奇特活动,如年会,也有
8、较为固定的模式。2.3 自发性:本地区的农村集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在乡镇集市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的很充分,某一经济区域内的人们通过集市这一媒介交换自己的商品,从而满足多方面的需求。3、集市的文化功能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集市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集市不仅服务农民生活,促进商品流通,引导农业生产,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而且还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社会的变迁。3.1 乡镇集市是农民娱乐的重要场所,丰富了农民的生活。集市多以五日为期,例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逢五排十。到集市上进行买卖交易称为“赶集”。集市结束,称
9、为“散集”。山里的农民,整日忙于田地劳作,除了看电视之外,很少有其他的娱乐活动。而年会,作为“赶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乡村一种很重要的娱乐活动,在鲁南地区广为流行,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年会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赶年会”,亦称“赶会”、“赶山”,多于春初和秋末在庙宇所在地举行。旧时蒙山泰山行宫每逢“三月三”、“九月九”庙会,士女云集,熙熙攘攘。至今,蒙山万寿宫、明广寺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五仍举行庙会,人山人海,热闹空前。除了物品更加丰富齐全,有利于周围村民办年货外,年会最吸引人的是会有不同形式的娱乐表演,诸如杂技表演,说书唱板,戏剧表演等。这些活动的演出人员一般是县里面的或者是外县的文娱团
10、体。由于北方天气较寒冷的缘故,每个娱乐表演项目都是在帐篷里面进行。这些演出的观看大多是不收费的。在大大的帐篷里面,挤满了观看的村民,经常是个子稍矮者站在凳子上,孩子坐在父亲的肩头上。整个帐篷内喜气洋洋,掌声不断。这些文艺节目是依照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农民身边的人和事编成这些快书、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都是依据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农民身边的人和事编成的,或褒扬、或规劝,或说理,或讽刺,寓教于乐,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这些娱乐活动对老人更有吸引力,因为平日在家他们也不怎么喜欢看电视,这种现场的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表演满足了他们的欣赏需求。除了年会上有娱乐表演外,每隔五日一次
11、的集市上,也偶尔会有其他形式的娱乐表演。这些大都是由镇上或是县里承办,有的也是由个人操办。这些时候的娱乐表演较年会的最大区别,是不具有民间特色。不过专业水平高一些,大多是被邀请来庆祝某些重要的活动或者是节日的,也都受到附近村民的欢迎。近几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集市上,也有花卉销售。据笔者在不同的集市上观察,花卉消费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然,在农村集镇上,很少会有很名贵的花种,但是各种各样的常见花种还是深受村民喜爱,而且价格也实惠。什么君子兰啦,一盆只需要 5 元,牡丹一盆也就 7 元。每个花摊前,总是围满前来观看或购买的村民。据和摊主交谈得知,花卉销售额一年比
12、一年好,花卉销售在农村集镇很有市场。无疑,赏花、养花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可见,集市作为农村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开展和提供各种娱乐活动项目,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3.2 农村集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使农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比较少。由于交通,贫困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民的知识、信息比较贫乏。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没有知识与信息是不会有发展的。目前,乡镇集市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物品交易的集贸市场,已开始成为一个进行传播知识和信息交流的场所。农村村落大多较为分散,只有到了集市,十里八乡的农民才会集中到集市上。在这个时候,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
13、、医疗科普知识的宣传以及计划生育方面的教育,是比较合适的。据笔者了解,上面这些文化教育活动都会不定期的举行。每当有活动举行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村民倾听咨询,现场很是热闹。如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很有必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靠什么,要靠不断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要靠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靠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利用集市对农民进行农技推广服务,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开展推广活动的一般都是地方农技站工作人员或者是高校的大学生。所推广的大都是新技术,诸如新作物品种的介绍、栽培技术的改进、农药的使用,等等。这对于
14、很少看农业技术类书籍的农民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又如医疗科普知识的宣创,不仅会有医务人员的详细讲解,分散小册子,还会免费为农民义诊。对于一些地方性疾病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村民积极预防,从而加强保健。在集市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最为集中的场所进行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集市的文化载体作用,对于农民增长知识,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3.3 农村集市作为一个重要的交往场所,有利于促进人们交往和农民观念的改变。蒙阴山多,村落分散,交通不是很发达,相对来讲较为闭塞。平日农民留在村子劳动,很少和外界打交道。只有到了集市,才会来到市场买卖物品。当然,这只是十年以前该地区的情形。如今,大量青壮年已走出大山,在当
15、地地段较好的地方经商或者是进城打工。农民不仅逐渐富裕起来,而且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当地政府逐渐重视乡镇集市的发展,投入一定资金,进行相关设施以及重要道路的修建,使农村集市在实施、规模、结构等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是造成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赶集的农民人数增多,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农民会来,县城里的商贩也来。在集场上,乡亲之间、城乡之间、买卖者之间不断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仅相互传递着情感,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交流。由于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交往日益紧密,观念也相互受到影响。尤其是与外地人的交往,使得当地农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观
16、念也日益开放起来。随着观念的改变,村民的思想也变得活泛起来。他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有能力,有头脑的村民开始盯住外面的世界。自90 年代中期以来,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农村本地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有一部分有眼光的农民,看准了家门前存在的商机,做起了生意。如今,集市更加繁荣起来。在该地区农民改变观念,走向富裕的过程中,集市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改变了农民落后、保守的观念,最终必将提高农民的现代性。4、结语农村集市是农民交易、娱乐和社会交际的主要场所,是广大农民主要的集散地,联系着与集市相关的农民大众。总而言之,乡村集市是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理想场所。它除了具有“调剂余缺”,“平衡供需”和沟通城乡商品交流等经济功能之外,也有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极容易被忽略的辐射先进思想文化的特殊功能。利用集市的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