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5036917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2011 年 03 月 10 日 14:08 来源:文汇报敬畏经典、珍视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题中之义。唯有文化上真正自觉,才能做到充分自信;而唯有自觉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那种随意解构、颠覆的做法,只会营造出一种有悖于“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不良的精神“民生”氛围在今年全国“ 两会” 政协文 艺组讨论会上,委员们热议“民生” 。由物价说到房价再说到堵车,这些当然都直接关乎“民生”,而与物质“民生” 相对应的精神“民生”,大家由于职业关系关注更多。议论焦点之一,是 时 下戏剧舞台和影视银幕荧屏上经典作品的改编,创作者的改编态度和实践,及

2、其给观众营造的人文生态和艺术鉴赏环境。岂能以“创新”为招牌对艺术经典横加“解构”乃至“颠覆”譬如,戏曲赵氏孤儿是中外闻名的经典。西方人之所以早就关注它,乃是看重它承载着中华文明历来倡导的、以剧中人物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代表的“ 大忠”战胜以屠岸贾为代表的“ 大奸 ”的道德观。此乃 这部经典作品之魂。但现在据此改编的同名话剧和电影却偏偏横移搬用西方时髦的“人性深度” 理论,说按照“现代人性观念”,原作讴歌的“大忠”是“ 小市民的愚忠”,于是以“ 创新”为招牌横加“解构”乃至“颠覆”。再如, “吴越之争”的经典传说早已深入民心,勾践卧薪尝胆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艺术典型,西施作为献身报国的伟大女性的艺术典

3、型,范蠡作为反抗以强凌弱的知识分子的智慧典型,从精神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但有一部描写“西施 归越” 的戏曲作品,偏要在“创新” 旗号下“解构”并“ 颠覆”这些典型形象。改编者按“人性复杂”索骥,硬要描写越灭吴后西施还朝,勾践一见便因其貌美强行纳入宫中为妃,发现西施腹中怀有夫差的“敌 种”后又发配其往荒郊,范蠡闻讯也怒发冲冠,赶往荒郊怒斥西施背叛与他的爱情这样,改编者以一连串动作把活在人民心中的美的艺术典型勾践“颠覆” 为 “色狼暴君”,把西施 “颠覆”为“色女荡妇”,把范蠡“ 颠覆 ”为“头顶绿帽的小肚鸡肠”。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此种经典改编殃及精神“ 民生”,令人忧虑。敬畏经典

4、,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充分自信的文明标志。诚如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概括的“道德的抽象 继承论”所深刻揭示的那样,经典中承载着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代代相传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需要我们自觉地把它“抽象”出来, “继承” 发扬,使之成为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资源。此言甚是。经典作品中传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诸如“天人合一 ”、“兼容和谐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民为邦本”、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等理念、主张,不 仅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资源,也堪为 21 世纪面临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

5、的人 类开出救治的文化良方。西方哲学家罗素就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 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 “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随意解构、 颠覆艺术经典的做法,伤害着人们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当然,经典作品也不拒绝真正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改编经典, 应视作传承和传播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任何改编, 总要注入改编者对经典的解读阐释,融入他们所吸收的所处时代的新鲜思维成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循着经受了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经典作品所昭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顺势深化、丰富、 发展,而要防止和反对逆势解构、拆卸、颠覆。逆势解构、拆卸、颠覆,往往是为了制造受众视听

6、感官的刺激感和迎合所谓时尚趣味。殊不知,当一个民族视听感官的刺激感过度强化之时,便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美感与反思能力弱化之时,这是民族文化建设的悲哀而非幸事。我们决不能乐此不疲、麻木盲目。 须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大厦,是靠历代经典作家、 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为根根栋梁支柱搭建起来的,倘容忍将这些栋梁支柱一根一根被囫囵吞枣地用西方观念加以解构、拆卸、颠覆,那么,这巍巍大厦将坍塌下来,中华民族就将失去自立于世界民族的文化艺术之根!我们切切不要一边天天呼唤经典,一边又不珍视经典,更不要把伪经典捧上天。在我看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 强理应成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强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发展的母体。敬畏经典、珍视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题中之义。唯有文化上真正自觉,才能做到充分自信;而唯有自觉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自 觉,就要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自信,就要有坚守的从容、进取的勇气、创新的活力。那种随意解构、 颠覆的做法,只会营造出一种有悖于“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 的不良的精神“民生 ”氛围。这既表现出文化建设上的一种盲目,又暴露出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自卑,更不可能走向文化自强,因此切不可等闲视之。(作者:仲呈祥,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组召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