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排版要求校内出版的教材请按以下格式排版版芯 16 开(字数 3940) 。页边距 上 2.3、下 2.1、左右各 2。按惯例,教材封面只标注主编、副主编,其余人员在前言中标注。每本书都要有前言。写明编写本书的目的;编写依据(根据什么专业的的教学大纲) ;本书特色;编写具体分工;主审姓名职称;敬语等等。是否要内容简介随编者意(仅限于主教材) 。除去个别篇幅较少的实训、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教材最后都应注明本书的“参考资料” ,以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参考资料按标准著录格式。具体要求如下:1章节篇级:2 号宋体 居中 段前后各空 1.5 行(没有篇级直接就设章级) (例 第一篇)章级:3
2、号宋体 居中 段前后各空 1 行(例 第一章)篇章合占 6 行节级:4 号宋体 居中 段前后各空 0.5 行(例 第一节)章节合占 4.5 行三级标题(不算篇级):5 号黑体 左边空两字 段前后各空 0.5 行(例 一、 )其他标题为 5 号宋体2、正文 均为 5 号宋体,段落行间距为“单倍行距”3图、表(1)图、表题均为小 5 号黑体,图、表题均应有文字。(2)图、表文均为小 5 号宋体。对于小或密的图、表,字号可适当缩小。(3)图、表注均为 6 号宋体。(4)图、表应大小适中,不得超过页面尺寸。(5)除了非常复杂的图、表可以不画外,所有图、表都必须按统一规格画之,影印件要清晰,无底纹。(6
3、)图、表的放置必须置于文中提到的该图、表之后;单图、表置于版芯右侧;双图、表以上或并排放,或上下放,且均置于版芯右侧。或者一级标题 3 号宋体 居中 段前后各空 1 行 (例 第 1 章)二级标题 4 号宋体 居中 段前后各空 0.5 行(例 1.1)三级标题 5 号黑体 左边空两字 段前后各空 0.5 行(例 1.1.1)四级标题 5 号宋体 左边空两字 不空行 标题后换行 (例 1、 )五级标题 5 号宋体 左边空两字 不空行 标题后换行 (例 (1) ) 六级标题 5 号宋体 左边空两字 不空行 标题后接文字 (例 )七级标题 5 号宋体 左边空两字 不空行 标题后接文字 (例 (a)
4、)可以根据内容需要,不用上级标题而直接用下级标题,如不用 4、5 级标题,直接用 6 级。但不能反之。第一篇 电工技术实验项目(样张)实验一 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2、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二、实验预备知识1、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实际的电压和电流,必须保证仪表接入电路后不会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而实际使用的指针式电工仪表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当测量仪表一旦接入电路,就会改变电路原有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仪表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有的实际值之间
5、出现误差。误差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的大小密切相关。只要测出仪表的内阻,即可计算出由其产生的测量误差。以下介绍几种测量指针式仪表内阻的方法。2、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如图 1-1 所示。A 为被测内阻(R A)的直流电流。测量时先断开开关 S,调节电流源的图 1-1 可调电流源 图 1-2 可调稳压源输出电流 I 使 A 表指针满偏转。然后合上开关 S,并保持 I 值不变,调节电阻箱 RB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 1/2 满偏转位置,此时有 IAI SI/2 R AR BR 1R1 为固定电阻器之值,R B 可由电阻箱的刻度盘上读得。3、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如图 1-2 所示。
6、V 为被测内阻(R V)的电压表。测量时先将开关 S 闭合,调节直流稳V RRV BSR1+_RA IARBR1IS+_AS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表 V 的指针为满偏转。然后断开开关 S,调节 RB 使电压表 V的指示值减半。此时有:R VR BR 1电压表的灵敏度为:SR V/U (/V) 式中 U 为电压表满偏时的电压值。4. 仪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通常称之为方法误差, 而仪表本身结构引起的误差称为仪表基本误差)的计算。( 1) 以 图 1-3 所 示 电 路 为 例 , R1 上 的 电 压 为 R1 1UR1 U,若 R1R 2,则 UR1 U 。R1R 2 2现用一内阻为 RV
7、的电压表来测量 UR1 值,当RVR1RV 与 R1 并联后, RAB,以此来替代RV R1RVR1 图 1-3 仪表电路RVR 1上式中的 R1,则得 UR1 U a). B)RVR1R 2RVR 1表 1-1 测量读数被测电流表量限 S 断开时的表读数 (mA) S 闭合时的表读数 (mA) RB() R1() 计算内阻RA()5 mA 3.3 3.3 1 2 1.550 mA 1.5 1.6 1 2 1.5RVR1 RVR 1 R1绝对误差为UU R1 UR1U( )RVR1 R1R 2 R2 RVR 1R2 1R 2U化简后得 URV(R2 12R 1R2R2 2)R 1R2(R1R 2)U若 R1R 2R V,则得U 6UR1U R1 -U/6相对误差 U 10010033.3% UR1 U/2RRAVBRvU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