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华盛顿会议,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目标导航,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华盛顿会议 1.背景 (1)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 (2)美、英、日希望限制 竞赛; (3)平息中国人民的 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紧迫的问题。 2.召开 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葡、荷、比、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反帝,海军军备,3.四国条约 (1)签订:1921年,美、英、日、法四国签订。 (2)内容 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 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上述权利遭到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 条约生效后
2、, 同盟终止。,英日,太平洋,(3)影响 对美国:成功拆散了 ,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对英国: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选择了对日本的 政策。 对日本:英日同盟被废除;日本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处于平等的地位,在 的权益得到正式承认。,妥协,英日同盟,太平洋地区,思维点拨,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重新划分在亚太的势力范围,建立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在美国主导下,限制了日本、英国的势力,对中国进行重新瓜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盛顿体系。同巴黎和会一样,体现了分赃性和大国强权政治。,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1
3、.五国条约的签订: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 ,即五国条约。 2.五国条约的内容:条约规定五国 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但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主力舰,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3.五国条约的影响 (1)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 。 (2)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3)五国条约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在 竞赛上的争夺,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易混易错,裁军协议,海军军备,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是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特征;其中,英日同盟的存废、海军军备竞赛是美英
4、两国在亚太地区政治斗争上的两大突出问题。 2.五国条约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三、中国山东问题 1.山东问题的解决 (1)方式:中日双方在会外“ ”。 (2)结果:中日签约,日本将 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3)影响 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直接谈判,山东,2.九国公约的签订 (1)签约:1922年2月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5、,即九国公约。 (2)内容 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实际是奉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 (3)影响 使美国长期追求的“ ”在中国成为现实。 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的局面。,门户开放,共同支配,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即 。 (2)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知识点拨,华盛顿体系,归纳总结,知识点拨,理解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外交取得的三大胜利 (1)
6、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清除了美国争霸亚太地区的一大障碍。 (2)五国条约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且抑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3)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美国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归纳总结,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件,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稳定。,知识图
7、示,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正确认识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史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史料解读,(1)体现了美国的意图是挑战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遏制日本。,答案,问题思考,(1
8、)美国发起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显然不是它所说的“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它具体的企图有哪些?,答案 海军力量上挑战英国、遏制日本,政治上拆散英日同盟,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答案,(2)美国为什么要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答案 有中国参加,美国就可以利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怒火,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议的限制军备计划,同时又可以借此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骗取中国人民的信任。,史料二 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会受审,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9月27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
9、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史料解读,(2)是指日本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和在华特权等。,答案,问题思考,(3)史料二中所谓“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什么问题?,答案 指日本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及“二十一条”等中日之间的各种问题。,史论总结,正确认识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德占山东: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2)日占山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
10、的权利合法化。,(3)收回山东 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被迫接受九国公约,使列强在中国奉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主题二 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与影响,史料一 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华盛顿会议日本代表,史料解读,(1)说
11、明四国条约的签订拆散了英日同盟,打击了日本在太平洋的势力。,答案,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盛大的葬礼”指什么?对日本有何影响?,答案 “盛大的葬礼”指四国条约。影响:日本扩张的野心受到了遏制,同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了大国的承认。,史料二 五国条约规定各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史料解读,(2)说明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的海上霸权地位,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答案,问题思考,(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最大的赢家是哪个国家?为什么?,答案 美国。 因为它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史料三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
12、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史料解读,(3)说明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奉行的是“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回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答案,问题思考,(3)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的缔约国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答案 对中国是不平等的,因为中国处于被侵略的地位; 对其他缔约国来讲,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其实施后果对美国有利,美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
13、排挤其他列强。,史料四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史料解读,(4)说明华盛顿会议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对日本的压制,埋下了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的祸根。,答案,问题思考,(4)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是指哪两个国家?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答案 美国、日本。 判断正确。 理由: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局面。美国的做法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史论总结,全面把握华盛顿体系 (1)构成:华盛顿会议
14、期间,与会各国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2)实质: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3)矛盾:体系的建立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矛盾。英日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4)作用: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促进了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的祸根。 (5)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
15、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2017芜湖高二检测)四国条约的签订拆散了英日同盟,但日本国内各界并没有对该条约表示出强烈的反感,主要是因为该条约 是在承认日本远东霸权的基础上签订的 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承认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 使日本正式迈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 A. B. C. D.,答案,解析,1,2,3,4,解析 美国热衷于拆散英日同盟,就是为了防止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霸权,因此,的叙述不正确; 日本海军强国地位的实现是通过五国条约承认的,的叙述与史实不符。,2.(2017广州高二检测)近代某一国
16、际会议通过的一项条款说:“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以下对这一条款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反映了美国的外交胜利 出自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使中国回到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A. B. C. D.,答案,解析,1,2,3,4,解析 由题干内容可以看出,参加国际会议的各国能够共同主宰中国,而没有出现一国独大的局面,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中国一国独大,侵犯了其他列强在中国的权益,故错误; 所谓各国共同主宰中国,对于最后来到中国的美国而言,取得了和其他列强同等的地位,故正确; 解决山东问题涉及中日两国,与其他列强无关,故错误; 这个条款使得各列
17、强在华权益一样,故正确,故C与题意相符。,1,2,3,4,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其主要依据是 A.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 B.进一步协调列强在中东的权益 C.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答案,解析,解析 巴黎和会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与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不符, C项是列强调整关系的具体表现。,1,2,3,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两位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
18、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乙同学说:战争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悄悄拉开帷幕!,1,2,3,4,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20年代的史实回答: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答案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中东、非洲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联盟,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案,1,2,3,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以史实来佐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能力。应围绕战后帝国主义构建和平体系回答。,解析,(2)假设乙同学说的有道理,你能为他取证吗?,答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为德、日两国埋下了发动战争的祸根;战胜国的宰割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抗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德、日、意等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日趋升温,急于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1,2,3,4,解析,解析 应围绕构建的和平体系蕴含的主要矛盾和危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