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 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 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 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 90 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
2、称为垂足。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7、垂线段最短。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 b/a,c/a,那么b/c10、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 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12、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3、补。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或_ 14、平移: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 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 图形中的某一点移 动后得到的, 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2关于尺规的功能直尺的功能是:在
4、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第六章 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正整数又叫自然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等;32,7(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 ,或化简后含有 的数,如 +8 等;3(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 0.1010010
5、001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 a 与 b 互为相反数,则有 a+b=0, a=b,反之亦成立。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 a0;若|a|=-a,则 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倒数如果 a 与 b 互为倒数,则有 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1 和-1 。零没有倒数。4.
6、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即:如果,那么 x 叫做 a 的平方根ax2(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才有意义。(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3 的平方等于 9,9 的平方根是 3 (4)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
7、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5)符号: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可用 表示, 也是 a 的算术平方根;a正数 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 表示(6) x2xa 是 x 的平方 x 的平方是 ax 是 a 的平方根 a 的平方根是 x2、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那么这个正数x2x 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 a”,a 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也就是,在等式 (x0)中,规定 。x2x(2) 的结果有两种情况: 当 a 是完全平方数时, 是一个有限数;a
8、a当 a 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当被开方数扩大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扩大;当被开方数缩小时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也缩小。(4)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5) (x0) ax2 axa 是 x 的平方 x 的平方是 ax 是 a 的算术平方根 a 的算术平方根是 x(6)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0) 0a;注意 的双重非负性:a2 a- ( x3axa 是 x 的立方 x 的立方是 ax 是 a 的立方根 a 的立方根是 x(6)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33a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
9、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做 的形式,其中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na1010a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求差比较:设 a、b 是实数, ,0ba(3)求商比较法:设 a、b 是两正实数, ;1;1;1babab
10、a(4)绝对值比较法:设 a、b 是两负实数,则 。(5)平方法:设 a、b 是两负实数,则 。2六、实数的运算 1、加法交换律 ab2、加法结合律 )()(cc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ba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c6、实数混合运算时,对于运算顺序有什么规定? 实数混合运算时,将运算分为三级,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能为运算,乘方为三级运算。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不是同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而后才算加减;运算中如有括号时,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 7、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就什么? 两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可用两种方式来表述:第一,除以
11、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第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商都是零。 8、什么叫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 相同因数相乘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相同因数的个数叫指数,这个因数叫底数。记作: a n 9、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法则是什么?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零的任何正整数幂都是零。10、加括号和去括号时各项的符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去(加)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加)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的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加)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
12、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2、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组成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 右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 y 轴或纵轴,取向 上 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原点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P,过 P 分别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 x 轴,y 轴上, 对应的数 a,b分别叫点 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3、
13、三大规律(1)平移规律:点的平移规律 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上加下减。图形的平移规律 找特殊点(2)对称规律关于 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 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3)位置规律各象限点的坐标符号:(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 (+ ,+)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 (+,) 特征坐标:x 轴上纵坐标为 0;y 轴上横坐标为 0;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
14、一次方程: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1 平行于横轴(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同2 平行于纵轴(y 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同假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一点 P(a,b)1. 如果 P 点在第一象限,有 a0,b0 (横、纵坐标都大于 0) 2. 如果 P 点在第二象限,有 a0 (横坐标小于 0,纵坐标大于 0)3. 如果 P 点在第三象限,有 a0,b0 (横坐 标大于 0,纵坐 标小于 0) 5. 如果 P 点在 x 轴上,有 b=0 (横轴上点的纵坐标为 0)6. 如果 P 点在 y 轴上,有 a=0 (纵轴上点的横坐标为 0)7. 如果点 P 位于原点,有 a=b=0 (原点上
15、点的横、纵坐标都为 0)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未知数相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合在一起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 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 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组。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 相反或 相等 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 相减 ,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再求解。 消常数法:当
16、两个方程的常数项相同或相反时,把这两个方程相减或相加,消去常数,得出两个未知数间的关系,再代入其中一个方程求解。4、实际应用: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检验作答。关键:找等量关系常见的类型有:分配问题、追及 问题、 顺流逆流、药物配制、行程问题 顺流逆流公式: v顺 静 水 v逆 静 水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 个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 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
17、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 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1、不等式:含有“ ”、“ ”、“ ”、“ ”、“ ”的式子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不等式3、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4、 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 为一;注意:去分母与系数化为一要特别小心,因 为要在不等式
18、两端同 时乘或除以某一个数,要考 虑不等号的方向是否发生改变的问题。5、 不等式组的解:“ 大大取大” ,“小小取小”,“ 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找不了”。6、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ab):自己将表格补充完整:不等式组 在数轴上表示的解集 解 集 口 诀a xa 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小大大小中间找;空集 大大小小不见了。xaxbxaxaxaxbxbxbb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 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 为抽样调查。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样本:被抽取的
19、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 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 频数。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 围分成若干各 组,分成 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问题 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调查方法 展开调查 记录结果 得出结论(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2、数据的表示方
20、法:(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3、调查方式:(1)全面调查,优点是可靠, 、真实; (2)抽样调查,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随机抽样调查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4、总体和样本:(1)总体:要考察的所有对象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样本中给个体的数目 5、组距:每个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6、画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先根据数据个数确定组距,再计算组数,注意无论整除与否,组数总是比商的整数位数多 1;(3)确定分点,并分组;(4)列频数分布表;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