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课时16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四单元),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教材知识导航,课标链接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2.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一念之差 与一步之遥,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危险的诱惑:青少年要增强辨 别各种诱惑的能力,认识到 “黄、赌、毒”和“法轮功” 邪教等_危害青少年 的健康成长拒绝不良诱惑:青少年要远离 不良诱惑,学会控制自己的欲 望和冲动,知识网络,不良诱惑,千
2、里之堤,溃于蚁穴:一般违法与_ 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都有_、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只是在社会危害程度、触犯的法律和_方面有区别,一 步 之 遥,防微杜渐: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预防违法犯罪行为要_,过则勿惮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做到知耻近乎勇,过则勿惮改,犯罪,社会危害性,应受处罚,防微杜渐,中考考点精讲 第八课 一念之差(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身边存在的危险诱惑(P7781) “黄、赌、毒”、邪教、营业性歌舞厅、不健康的录像厅、游戏厅、营业性网吧等。,“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P7781
3、)(2013绵阳17涉及) (1)“黄”的危害:青少年一旦涉“黄”,轻者会精神萎靡、纪律涣散、不思进取,重者极易诱发性犯罪及与之相关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2)赌博的危害: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容易形成贪婪、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青少年染上赌瘾后,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吸毒的危害:毒品的危害极大,人一旦吸毒,就是踏上了人生的不归途。它不仅危害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发展,也会给家庭和社会的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2012绵阳4),(4)邪教的危害:邪教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它可以使人丧失正常的思维和理智,甚至失去人性。也会导致
4、一些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破坏社会的安定。,青少年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P8184)(2014成都8涉及;2013内江3、绵阳17涉及) (1)面对不良诱惑,首先要思考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客观地分析其危害性,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2014内江3),(2)我们要远离不良诱惑,远离“黄、赌、毒”和邪教等社会丑恶现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3)我们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特别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 (4)我们还应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第九课 一步之遥(一般违
5、法与犯罪),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 2014广安非选择题一(1)涉及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家长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
6、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的含义、特征和最本质特征(P87) (2012自贡6涉及) (1)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14广安非选择题一(1)涉及;2013自贡3 (2)特征: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最本质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应怎样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P85)(2013自贡4) (1)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
7、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2)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将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增强法律意识,改正因年龄小而犯罪就不会被判刑,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没关系的错误思想;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如何推进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2014广安非选择题一(4);2012凉山州15(1)涉及 (1)国家:完善法制建设,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行为。 (2)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3)学校
8、: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 (4)家庭:依法行使监护权,以健康的思想、文明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影响和管束未成年人或被监护人。 (5)个人: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的事,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四川20122014中考真题精选 命题点1 抵制不良诱惑,(2014内江3,4分)读下边漫画:牵着鼻子走。这幅漫画启示我们中学生要 ( ),C,A. 增强现代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B. 依法行政,维护自己的权益 C. 学会分析,抵制不良诱惑 D. 控制欲望,拒绝使用电脑和手机,【解析】考查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9、解题思路:从漫画牵着鼻子走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漫画中的人物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诱惑而不能自拔,这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该漫画的寓意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命题点2 一般违法与犯罪 (2013内江4,4分)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下列各选项所表达的意思与这句话最相近的是 (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过则勿惮改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 B. C. D. ,B,【解析】考查点:知错能改。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君子”也有“过”,但过而能“更”,值得尊敬“仰之”。题肢中含“过”且能“
10、改”的只有;强调人人可能有“过”,没有体现“改”;强调不犯“过”,而不是改“过”,应该排除。,(2014广安16非选择题一,18分)【学法守法用法 维护合法权益】 材料一:小阳在上初一时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三后,由于家庭变故,小阳不能正确对待,从此不再把学习当回事。小阳开始违反校纪校规,经常旷课,有时还夜不归宿,天天到网吧玩,游戏。老师经常耐心教育他,但他不思悔改。由于缺少金钱的支撑,于是开始实施抢劫,一次抢劫时还把受害人打成重伤,后被抓获归案。人民法院考虑到小阳是未成年人,在审判过程中进行了不公开审理,经过审理,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小阳有期徒刑4年。,材料二:2013年8月7日,由中央综治
11、办、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中央部门座谈会指出:加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推进。2013年9月初至10月底,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旨在重拳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的专项行动。,材料三: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截止3月4日,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其中还有部分学生受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安部门要迅速破案,严惩凶手。公安机关组织各种精干力量,迅速破案。现已查明,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
12、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该团伙共有8人,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其余3名成员也已落网。,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小阳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1分)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1分),不良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经常旷课,有时还夜不归宿,天天到网吧玩游戏;(1分)犯罪行为:实施抢劫,一次抢劫时还把受害人打成重伤。(1分),(2)小阳由“三好学生”蜕变为少年犯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写出两个方面即可。每点2分,共4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杜绝不良诱惑等。(4分),(3)材料一中人民法院考虑到小阳是未成年人
13、,对他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体现出对未成年人实施了什么保护?(1分)材料二体现出对未成年人实施了什么保护?(1分),司法保护;(1分)社会保护。(1分),(4)材料二中“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中央部门座谈会指出:“加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推进。”请你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几个方面中任选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推进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项工作?(每个方面2分,共6分),国家:完善法制建设,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行为。 社会: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14、 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家庭:依法行使监护权,以健康的思想、文明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影响和管束未成年人或被监护人。 个人: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的事,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6分),(5)材料三中党和政府果断平息暴力恐怖事件并依法处置犯罪分子、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说明了哪些道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等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