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共28张PPT).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20210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共28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共28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共28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共28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共28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精英总复习,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历史,(人教版),1.(2014,天津)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2(2015,河南)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3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2、,A,C,A,4洋务运动中,在近代化军事与国防建设的带动下,交通和通讯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发展的是( )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设立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 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 A B C D 5(2014,连云港)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D,B,6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

3、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7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陈独秀,B,B,8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 B C D 9(2015,鄂州)“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D,B,10(2014,四川)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

4、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A.军事工业的兴起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近代化道路探索 11(2015,河南)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 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B,12(2015,海南)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3(2014,盐城)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倡导“自主、进

5、步务实、开放、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这篇文章发表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五四运动期间,B,C,14(2014,成都)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 B C D,A,15(2015,河北)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

6、年学生层面,“它”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2015,齐齐哈尔)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梁启超 B李大钊、胡适 C李鸿章、张之洞 D曾国藩、奕沂,D,A,17(2015,河南)“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火车轮船的传入 B大众传媒的兴起 C有线电报的出现 D社会习俗的变化 18(2015,鄂州)“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

7、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C,C,19(2014,巴中)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

8、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1840年至l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_ “变法”指_ “革命”指_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

9、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时间:1921年(1921年7月或l921年7月23日);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0(2015,海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材料二 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

10、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变化的顺序要写正确。若写出“行医到救国”类似答案的,只按两点给分) 活动:组织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

11、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意思相近亦可)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其他符合题意的表述亦可酌情给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围绕“两岸和谐”“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而谈,言之成理即可),21(2015,乐山)“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

12、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途径:查阅网络资料、阅读书报杂志、观看影像资料、参观访问等。,(2)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上表英文字母处写出相关内容。并请你为该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A:奕(或曾国藩、李鸿章等);B: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C:创民主共和之国;D:新文化运动。主题: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读图释史】 材料一(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历史事件的主要

13、影响。图3所示艺术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愿望? 影响:图1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内战胜利,使英国获得新生;图2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图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阶级:资产阶级。,【文汇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崭新的景象”。指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有何认识? “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航行、铁路上火车奔驰。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