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E 工作改善方法讲师:王文彬IE 的渊源 IE 形成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运动; IE 研究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戊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泰勒: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1898-1901 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研究铲煤和铲砂 ,提高效率 4 倍; 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工场管理 科学管理原理. 吉尔布雷斯夫妇是与泰勒的追随者,其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与 18 种动作基本要素;研究工人砌砖动作,由每小时 120 块提高到 350 块,创造了“影片分析法”和“工序图”. 甘特也是工业工程先驱
2、之一,发明了“甘特图” 泰勒之后的巴恩斯进行进一步研究,又将动作经济原则依人体,工具,场所布置来归纳分类.目 录一、哪些工作需要改善二、工作改善的目的第一章 防错法第二章 防错法应用原理介绍第三章 动改法第四章 动改法应用原则介绍第五章 流程法及其应用第六章 五五法及其应用第七章 人机法第八章 抽样法一、哪些工作需要改善下面的几个因素,可以做为找出哪些工作需要改善的启示。成 本 金钱、工作时间以及机器的使用上花费最多的工作工 作 量 工作量最多的工作永 续 性 需要持续很久的工作人 数 有很多员工从事的工作熟 练 度 设法把需要高熟练度的人担任的工作改由低熟练度的作业人员来担任。进 度 未能按
3、照预定进行而需要加班的工作工作品质 未能达到所要求品质基准的工作浪 费 劳力、材料或时间浪费较多的工作危 险 性 发生很多灾害的工作,或者容易发生灾害的工作疲 劳 肉体上或精神上很容易疲劳的工作环 境 在灰尘、噪音、恶臭、气温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二、工作改善的目的名 称 目 的(1)防 错 法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2)动 改 法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3)流 程 法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 ,籍以发掘也可以改善的地方。(4)五 五 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第一章 、 防错法一、手法
4、名称:防止错误法(防错法) (Fool-Proof)二、目的:认识“防错法” 的意义,及学习如何应用“ 防错法”的原理于我们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错误的发生,进而达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之境界。以上面这个例子来看,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对。想要做错也不可能,因为不同的形状根本就放不进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匆忙起床赶着上学或上班时,才发觉忘了带车票、锁匙、钞票、证件等等,这种忘记带东西的事,大家多少都经验过。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有些人就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每晚睡前,将东西集中预放在床边或事先预放在隔天要穿的衣服或公事袋内。所以一早起来只要顺手一拿或穿上衣服后,东西绝不会忘了带。这种做法
5、也是“防错法”观念的延伸使用。防错法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去防止错误发生的方法。通常人性的弱点总是在怪罪一件错误的发生,而较少去动脑筋想想如何去设计一些方法来避免错误的发生。这也难怪,因为我们背负历史的包袱那就是“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而事实上,许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把它常做“做错事是正常应该有的现象 ”的负面意义。事实上,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在鼓励吾人“不要怕改过,有了错误应该彻底检讨,努力改过向善”。三、意 义:防错法又称防呆法,其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使错误绝不会发生。广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
6、的程度。因此,更具体的说“防错法” 是:3.1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3.2 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想不需要经验与直觉。3.3 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想不需要专门知识、高度的技能。四、功 用4.1 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 4.2 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序。五、应用范围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到。六、基本原则在进行“防错法” 时,有以下 4 原则可供参考:(一)使作业的动作轻松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即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识。区分颜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容易拿,或使
7、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二)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及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支持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三)使作业不会有危险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马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装设无法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四)使作业不依赖感官依赖像眼睛、耳朵、感触等感官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如:考勤刷卡,当听到有声音同时出现信号灯亮时,即可用二重判断来确保刷卡有效。七、进行步骤防错法进行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 1发现人为疏忽 无论发生何种之人为疏忽,收集资
8、料进行调查,重估自己的工作找出疏忽所在。步骤 2设定目标,制订实施计划。 计划要明确 5W1H。步骤 3调查人为疏忽的原因 尽可能广泛的收集情报或资料,设法找出真正的原因。步骤 4提出防错法的改善案若掌握了原因,则提出创意将其消除。提出创意的技法有脑力激荡法查检表法5WIH 法等。步骤 5实施改善案步骤 6确认活动成果 活动后必须查核能否按照目标获得成果。步骤 7维持管制状态防错法是任何人都能使作业不出差错之一种构造。不断的注意改善状况,若发生新问题时要能马上处理,贯彻日常的管理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二章、防错法十大应用原理介绍1 断根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一
9、)籍“排除” 的方法来达成例:录音带上若录有重要的资料想永久保存时,则可将侧边防再录孔之一小块塑料片取下,便能防止再录音。(二)藉“制止源头” 来达成例: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结扎手续。2 保险原理籍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一)籍“共同” 动作必须同时执行来完成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插 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例:操作冲床之工作,为预防操作人员不小心被手夹伤,所以设计一双手必须同时按操作钮下去,才能执行工作。(二)籍“顺序” 动作来完成例:电梯的门若没有关好,则不能上升、下降。(三)藉“交互” 动作来完成例:洗衣机的脱水槽
10、,当打开盖子后,就自动切断电源使胶水槽转慢停止下来,以免造成意外伤害。3 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通,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一)以“浮力” 的方式来控制例:抽水马桶之水箱内设计有浮球,水升至某一高度时,浮球推动拉捍,切断水源。(二)以“重量” 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电梯超越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钟也鸣起。(三)以“光线” 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自动照相机,光线若不足时,则快门按不下去。(四)以“时间” 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洗手间内的“ 烘手机 ”, 按一次只有“ 一分钟”,时间一到
11、自动停止。(五)以“方向” 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超级市场内进口及出口之单向栏栅,只能进不能出。或只能出不能进。(六)以“电流” 用量的方式来例:家庭的电源开关皆装置保险丝,用电过量时,保险丝就熔断,造成断电。(七)以“温度” 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家庭内冷气机之温度控制,冷度够时,自动停止,温度上升时,自动开启。(八)以“压力” 控制的方式来例:厨房内之快锅内压力过大时,则“拽压阀”就开启,使锅内之压力外拽以免造成爆炸之危机。?4 相符原理籍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原理,来防止错误的发生。(一)依“形状” 的不同来达成例:个人计算机与监视器(monitor)或打印机之连结线用不同之形状设计,使其能正确
12、连接起来。(二)依“符号” 指示来达成。(1)有一观光团体到国外旅行,因看不懂英文,所以领队就特别交待,如果大家到洗手间去,不知是男用或女用时,就请注意下列的原则:“MAN”只有三个字母,是表示“男用”的意思。所以请注意以下的简单原则“字母多的,就是女用的洗手间。少的就是男用的。 ”结果,后来有位男性的队员有一次上洗手间被老外给骂了出来,因为他走入了字母较少的“LADY”(女用)洗手间去了,而不是走入字母较多的“GENTLEMAN”(男用)洗手间。(2)例:干电池放入收音机时,有电池的放置方向符号以指示如何放置正确。(三)以“声音” 方式来检核例:附有音乐之计算机,当按键力度不够时,音乐不响表
13、示数字没有键入,必须重新再键入。(四)以“发音” 方式来检核例:发声计算器(五)以“数量” 方式来检核例:开刀手术前后必须点核数量有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遗留在人体内,忘了拿出来。5 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一)以“编号” 方式来完成例:流程单上所记载之工作顺序,依数字之顺序编列下去。例:儿童之操作教材,加以编号依序工作,终能完成模型玩具。(二)以“斜线” 方式来完成例:许多档案归档在资料柜内,每次拿出来看之后,再放回去时,放错了地方,可用斜线标记的方式来改善这个问题。6 隔离原理借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证某些地区,使其不能造成危险
14、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证原理。例 1:将危害社会安全的坏人抓入监狱内,以保障社会大众的安全。例 2:家庭中危险的物品放入专门之柜子中加锁并置于高处,预防无知的小孩子取用而造成危险。例 3:家庭中之锅鼎把手煮菜时太热,加上电木隔热不够时,仍需戴手套或取湿布来拿锅鼎以达保证之作用。7 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一)以“复写” 方式来完成例:最常见到的例子就是“统一发票”。(二)以“透视窗” 方式来完成例:要寄给“小微” 的情书,怎么信封上写上了“ 阿美”的地址。这下准泡汤了,如何防止呢?将地址及姓名写在信纸上,再将信纸装入有“透明窗”
15、的信封内。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了。(三)以“拓印” 方式来完成例:信用卡上的号码都是浮凸起来的,购物时只须将信用卡放在拓印机上底下放上非碳复写纸,将复轴辗过即可将号码拓印在纸上,又快又不会发生错误。(四)以“口诵” 方式来完成例:日本子弹快车,驾驶者一面动作,口中一面说出动作之名称,养成习惯,减少因动作遗忘而造成之错误。口诀(诵)可以减少动作之思考时间。(五)以“复诵” 方式来完成例:军队作战时,上级长官下达命令之后,要求属下人员将命令复诵一次,以确保大家完全明了命令之内容,避免错误的发生。8 层别原理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一)以线条之粗细或形状加以区别例:所得税之申
16、报单将申报人必需填写之资料范围记载在粗线框内。例:回函条请沿虚线之位置撕下。(二)以不同之颜色来代表不同之意义或工作之内容例:在生产线上:将不良品挂上“红色” 之标贴 将重修品挂上“黄色”之标贴将良品挂上“绿色” 之标贴 人类对颜色的共通认识是以:绿色:表示“安全” 或“ 良好”黄色: 表示“ 警示,注意”或“重修品”红色:表示“危险” 或“ 不良品 ”9 警告原理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发生。例:车子速度过高时,警告灯就亮了。例:安全带没系好,警造灯就亮了,或车速开不快了。例:操作计算机时,按错键时,发出警告声音。10 缓和原理以藉各种方
17、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序。例:鸡蛋之隔层装运盒减少搬运途中的损伤。例:原子笔放在桌上老是被别人不经意中拿走,怎么办呢?贴上姓名例:条或加条绳子固定在桌上。课堂思考:贵公司的机器设备及水电设施运用了哪些防错装置?各符合什么防错原因?第三章、动 改 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1、手法名称: 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它要求:省力动作原则 省时动作原则 动作舒适原则 动作简化原则在生产过程中,物料(MATERIAL) ,机器(MACHINE)及人(MAN)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因每字英文字母开头为“
18、M”所以合称 3M。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因此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具有一共同的因素 人。在每一制造程序中或每一机器操作中,总有人运用他的手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在操作。虽然同样一项工作,每个操作者都有同样的手、脚等身体部位,然而其作业效率却往往相差很悬殊。因此,科学家、工程师与科学管理者就对人体的操作状况加以研究分析,以寻求一种最经济有效省力省时的动作方式。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强调“经济有效”乃是并不是操作“加速”或“ 加班”,不是嘴巴上光喊着“快点!快点!”的无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而是研究一种用力最少、疲劳最少、又舒适,又能达到最高效率的途径或方法。因此,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就着重在寻找使操作人员舒适
19、的工作场所之布置,以及省时的工作方法,设法将工人的疲劳减低至最低限度,动作改善法就是经过这样的研究、实验、实施所获得的宝贵经验的结果。事半功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认为应当如是的。每一个人都会说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方法就是事半功倍的方法。而事实上,我们却又发现许多值得我们去改善的地方。还有些人想得比较前进点,他已经知道现在的工作方式并不是很理想,也知道应该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发掘改善的地方,动作改善原则就是协助我们去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2、目的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个人、家庭及公司内的工作方法,以达到舒适、省力、省时、有效率的境界。3、意义3.1 为配
20、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力省时的动作原则,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3.2 动作改善原则为“吉尔布雷斯”(Gilberts )所首创称为“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 ,经若干学者详加研究改进而成,称之为“动作经济原则” ,为更易表现其含义,我们称之为“动作改善原则”。4、应用范围4.1 适用于生活上个人及家庭内之工作改善。 4.2 适用于工厂或办公室有关于人体工作方面的改善。5、功用5.1 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 5.2 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 5.3 提高工作的效率。第四章、动改法应用原则介绍原则 1: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
21、动作原则 2: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原则 3: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说明:此三原则相互关连可一并来讨论。大多数人均惯于一手持住东西另一手去工作。这是我们不期望的浪费动作。应当使双手一起工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并以对称方式进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许多工作均可由双手来操作完成,因此工作应适当地分布在双手的工作区域,使双手能同时发挥。单手操作使人体容易产生心理上及生理上不平衡的感觉,为克服此种不平衡我们必须运用身体的应力去反制,因而使得我们的身心容易疲劳。对称式的动作方式,自然使操作者的身体部分产生平衡的感觉,而减少运用身体的应力机会,使得工作者较轻松愉快而不容易疲劳。原则 4:降低动作
22、等级的原则说明:人体的和动作可分成下列五个等级。愈低等级的动作,所耗费的间愈短愈不容易疲劳。1、利用较低等级之手动作,以手及前臂之动作替代上臂及肩膀之动作。2、动作有节奏韵律。 例:台灯之开灯动作原则 5:利用惯性的原则说明:动作经济原则追求的就是以最少的动作投入,获取最大的动作效果,如能利用惯性、重力进行动作,自然可减少动作投入,提高动作效率.原则 6:避免动作突变原则说明:拿一只铅笔在纸上,一上一下画下来。详细分析其动作内容可由 2 个阶段构成,即“移动,停止再改变方向”。在此例中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约 75 至 80%的时间的时间是用来移动铅笔, 1525%的时间是用来改变手的方向。换句
23、话说此 1525%改变方向的时间是没有生产性的,进一步的研究再显示出连续性的曲线运动其工作效率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来得较佳。方向突变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容易引起疲劳。原则 7: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说明:在工作现场应尽量创造条件使作业者的作没有限制,这样在作业时,心理才会处于放松的状态.如,当工作台上摆放零件的容器容易倾倒,作业者在取零件时动作的轻重就必须特别注意,那么取零件的动作效率必大受影响.此时,应对容器的重心、支撑面、摆放位置等进行改善.原则 8:动作轻松有节奏的原则说明:音乐必须有节奏才能使人身心愉悦,如果节奏跳跃非常厉害紊乱而无规则的话就会使听者觉得刺耳.同样,动作也必须保持轻松的节奏,
24、让作业者在不太需要判断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动辄必须停下来进行判断的作业,实际上更易令人疲乏.顺着动作的次序,把材料和工具摆敌在合适的位置,是保持动作节奏的关键.原则 9: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说明:使工作人员都能有相同的地点拿到所需要的工具或零件是改善动作效率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地点固定可以减少无谓的“ 寻找” 浪费,同时有助于动作习惯的养成,以便能很快地自动拿取所需的东西。因此不但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减少因找寻时所引起的精神集中需要,焦虑烦躁而产生的不良副作用,如产品做坏,意外灾害等等。原则 10:工具物料装置应依工作顺序排列并置于近处说明:常看到在工作台或机器上将工具一线排开放置使
25、用,这是不正确的方法。因为工作人员在工作台上的动作范围及路径是呈圆弧的状态而非直线的状态。一线排开不但有违前述之动作原理并使工作距离加长。以平面来说正常的工人工作范围有一定的界线,此称之为正常工作范围 ,右手之正常工作范围,以右手扫过桌面的圆弧面积,即是左手之正常工作范围也是类似。左、右重叠之工作范围即是双手均可操作到之工作范围。原则 11:利用重力喂料,愈近愈佳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重力在斜面导槽导轨平面等辅助下送至工作点,愈近愈佳。原则 12:利用重力堕送成品最好能以重力方式自然落至成品盒处,以减少手之搬运或移动而减少疲劳及缩短时间。生活之例:游乐场-空中飞车原则 13:适当照明的原则说明
26、:适合某件工作的照明设计并不适合另一件工作之需求。例如钟表修护之类的精细工作所需之照明与皮革或锡板之表面缺点检查之照相设计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所谓适当的照明,是指包括:1 适合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 光线的颜色必须适当,没有反光。 3 正确的投射方向。同时,必须记住一个物体的“可见度”是由下列的因素来决定:(1)物体本身的“明亮度” 。 (2)物体与背景物的“ 对比度 ”。 (3)物体本身的尺寸大小。(4)物体与眼睛之距离。 (5)其它的因素例如,注意力分散,疲劳,反应时间及反光等。因此在考虑适当的照明时,须充分运用上述的影响因素来配合,例如缝制深黑色衣服视觉较困难,因此其所需的照明度要比白衣
27、服来得多。原则 14:工作台椅高度应适当舒适说明:长久站立或坐着工作,都会比随意交替更换坐立之工作姿势较容易引起疲劳。所以工作台之高度设计以及坐椅之设计以能满足坐立皆可为较佳。工作椅之高度及姿势应可让工作人员自行调整以满足其个别舒适为原则。原则 15:尽量以足踏/夹具替代手之工作 说明:在工厂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机器设备的设计,都是单手在操作,另一双手持住东西或空间者,没有发挥双手及双脚的全部功能,我们可以考虑设计或治具来解除以手持物的工作并可设计各种足踏的方式来控制操作机器的运转,以充分利用我们的双手及双脚,应如开汽车一样。足踏的正确之设计必须考虑之因素有:1 踏板面积之大小。 2 对踩踏身体
28、重量负荷之大小。3 设计之方式,不要使操作者在操作时产生身体重心不稳的现象。原则 16:尽可能使用万能工具原则说明:将工具从一端转换另一端来使用,其所需时间比放下手工具再取另一手工具所需时间来得短。因此,应当将二种以上之工具尽可能合并在一起。例 1:双头板手 例 2:附橡皮之铅笔案例分析1.海尔公司在员工改善提案中,有一位女工设计出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板手.该设计被公司采纳并以该员工名字命名为“晓玲板手”。该案例与动改法中的那一原则相符?2.修理钟表的人为什么在自已的右眼上卡一只放大镜,这是动改法中的那一原则的运用?第五章、流程法及其应用(一)流 程 法 流程程序法简称为“流程法” ,它是研究探
29、讨牵涉到同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二)目 的学习以符号及有系统化的方法,来观察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三)意 义流程图为一种图表,以适当之符号来表现,观察及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流程程序法为制程分析 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也是降低隐藏成本 分析解决的最有力工具。由于流程程序法清楚地标出所有的加工、搬运、检验、迟延等事项。(四)应用范围1该件工作必需经历一个以上不同地点的动作,才能完成。2该件工作,必需经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例:(1)病人之医院挂号、看病、取药之过程。(五)功 用1用以记载现行工作之过程,寻求改善之地方。2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
30、(六)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是指工厂里从原物料至被帛成成品这一边串的生产活动,对整个过程及个别过程进行分析改善的一种方法。工程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1.探讨工程系列的组合是否目的性、经济性。 2.探讨个别工程前后的关连性。(六)工程分析工程分析表一般有 2 种:A.产品型的工程分析表此种分析表是以材料、零件及制品等以“物”为中心的变化程序的图表,称为“制品工程分析表”或只称“ 工程分析表” 。B.作业者工程分析表以作业者为对象做工作程序所做成的工程图表称为“作业者工程分析表”。(七)工程符号 生产活动的各种不同的要素,要分类成加工、搬运、检查及停滞四处过程现象,这四种不同的过程现象各以符号来表示,表示
31、的这些记号是根据日本工业规格(JIS)的“工程图标记号”JISZ8206 所制订。1、加工 指原材料、零件、半成品依照生产的目的的受到物理、化学、机械或被人为变更状态。记号:O 用大圆形作为加工记号如碰上加工又要检查时,则加工的大圆记号内加上检查的方型记号例: 指加工的第 3 工程。加工中同时检查(外侧为主要工程) 。2、搬运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从某一位置被移动至另一位置。记号:约为加工的大圆记号的 1/2 大小的小圆,内侧可注明搬运的机械或工具。指用卡车搬运。有时因与大圆的记号不易区别,也有使用箭头记号( 或 )3、检查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或成品的品质特性或数量用方法加以检测,并将其结
32、果与基准比较作为判别合格或不合格。记号: 品质检查 数量检查 品质与数量的检查4、停滞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在某一位置滞留或存储。记号:原材料、零件的存储半成品、成品的存储工程中的滞留有时为了区别于存储,也可以把工程中的滞留用半圆( )为记号。工程图记号(JIS)工程分类 工程记号 说 明加工 凡一件物品或标的物经有意的改变其物理或化学性质之过程,均可称为操作。操作使用的材料、零件经加工而完成。搬运 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被移动至其它位置所发生之状况。箭头所示为工程流程方向。检验 为鉴定物品性质之规格之异同,而用某种方法鉴定,比较或明其数量与品质,称为检验。检验须肯有标准,而将原料、半成品
33、或成品与原标准之比较所做的判定。 储存为物品性质之保存或维持,惟此行动仍在控制之下。储存行动之取消,必须经过制度或法定上之认可。停滞由于预定的次一行动(主要是操作、检验或搬运)即刻产生时间空档为非必要,或非控情况之下。工程图标记号之应用大分类 说明 小分类 说明 说明例加工 物品被变形、变质装配、分解的单位工程第 3 加工工程B 零件的第 5 加工工程加工中同时做产品检验类物品受到本质或位置变化的单位工程搬运 变化物品位置的单位工程男工搬运卡车搬运类物品检验的单位工程 检验 品质的检验数量的检验品质与数量同时检验类物品停滞时的单位工程停滞 材料的存储半成品或成品的存储工程间的滞留加工中的暂时滞
34、留(二)制品工程分析1、制品工程的型态制品的工程流大致可分为 4 种型态。(1) 直列型(如下图)原材料自第一工序到最后工序完成品为止,没有其它零组件进来。(1) 直列型(如下图) 切断 粗车 细车 检验 包装 入库(2)合流型(如下图) (3)分崎型(如下图)主材料作直列型之工序,中间的工序再 主材料经多任务序加工后分成两种产品的工程流程。加入其它的零、组件加或装配。 (4)复合型(如下图)直列型工序中间有插入外加工作业 2、制品工程分析的目的制品呀程分析的目的主要希望发觉耳列的状况,并设法改进。项次 目 的 调查或计测项目1 发觉工程或作业的配置、顺序、分割、合并是否适当工程能力、作业站工
35、时单位产量2 发觉是否有不必要的迟延 迟延工时3 发现搬运的路线、方法或次数,负荷是否适当路径、长度、次数、负荷、活性系数4 发现搬运的距离是否可缩短 距离、时间2、制品工程分析的目的项次 目 的 调查或计测项目5 发现是否有等待时间,可否缩短 等待时间、次数6 发现是否可同时加工或检验 加工数、工序、检验次数、效率7 发现品质变异及品质状况 品质统计资料8 发现报废或返工 品质不良资料9 发现变动品质成本 品质成本分析10 发现工作现场之报怨 工作难易度、满意度、安全性3、 制品工程分析步骤(1) 分析之准备 A、先确定分析的目的: B、先了解现有资料产品图 工作场所配置图 流程图 设备图材
36、料表 作业标准书 检验标准书(2)划工程流程图 将现有的流程图依工程符号绘制流程图(3) 工程调查及分析 针对各工程说细加以调查。作业顺序及作业方法 工作时间 作业距离 作业产量瓶颈工序 出现的问题 工作反应 应用的手法:工厂布置与物料搬运、工作简化、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动作分析、动作经济等。(4)抓出不合理项目 将不合理、不妥当的项目抓出来,并加予整理成表。(5) 进行改善 对改善提案应做先期评估。(6) 新流程图制作 将改善获得实效的新流程绘制成流程图,并付之实施。改善前表题 别针的制作 日期 年 月 日机械 距离 时间 人员 工程记录作业名流向m 分 人 10 20 30 40 50 6
37、0 701 材料切断为别针大小 切断机 60 12 搬运 起重机 20 5 23 长度测定大小检查 变脚规 10 24 暂时放置于一旁 工作袋 70 25 搬运 起重机 10 3 26 行径研磨 研磨机 15 17 搬运 起重机 20 5 28 外径测定 双脚规 5 29 搬运 起重机 20 5 210 向针头的套入检查 10 211 搬运 起重机 15 4 212 暂时放置于一旁 60 113 保管 仓库 2 回 5 回 3 回 3 回合计1/3工程 85m 252 分 21 人 75 分 22 分 25 分 130 分平均 19.4 改善后 表题 别针的制作 日期年月日机械 距离 时间 人
38、员 工程记录作业名流向m 分 人 10 20 30 40 50 60 701 材料切断为别针大小 切断机 60 12 搬运 起重机 20 5 23 长度测定大小检查 变脚规 10 24 搬运 起重机 10 3 25 行径研磨 研磨机 15 16 搬运 起重机 20 5 27 外径测定,套入检查 双脚规 15 28 搬运 起重机 15 4 28 搬运 起重机 15 4 22 回 4 回 2 回 0 回 1 回合计 工程 65m 117分14人75 分 17 分 25 分 0 分平均 切断机 检查台 研磨机 检查台 套入检查台 仓 库 制品工程分析调查项目表工程 主体 空间 时间 方法作业者加工工
39、程 机器设备 作业场所 加工时间单位产量加工顺序加工条件主要工、夹具搬运工程搬运方法作业者 搬运距离路径次数搬运时间 一次搬运量:装载、装货、卸货方法检验工程 作业者检验仪器场所 检验地方检验时间检验方法不良率停滞工程 保管责任者 放置场所 停滞时间停滞数量容量容器保管方法(实例)下例是制作别针,利用制品工程分析作改善的一个实例,可比较改善前后之效果。改善案的整理表工程数 时间(分) 距离(M) 人员(人)加工() 2 75 - 2搬运( ) 4 17 65 8检查() 2 25 - 4停滞() 1 (0) - 09 117 65 14课后练习: 运用流程图法分析本公司某一产品加工段的作业流程
40、,并出改善方案。第六章、五五法及其应用(一)五五法又称质疑创意法,藉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的方法。(二)目 的学习有系统的质问技巧,以协助我们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所屬記事作成者(三)意 义所谓 5W1H5W 是指 WHERE 何处,在什么地方,空间WHEN 何时,在什么时候 /时间WHAT 何者,是什么东西 /事/生产对像WHO 何人,是谁做 /生产主体WHY 为何,为什么如此HOW 如何,怎样做这五个字母之开头都是由“W”开始,所以称之为“5W”, HOW 这个英文字母是由“H”开头,所以称之为“1H” 。实例:踢猫的故事在运用 5W1H 质问法之后,我们已分
41、析得到问题之所在,以及改善的基本方法。但这还是不够的,应该有一些协助我们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这些方法,技巧可归纳成下列 10 项法则。产生创意的 10 项法则:(1)相反法则 (2)并图法则 (3)大小法则 (4)例外法则 (5)集合法则(6)更换法则 (7)替代法则 (8)模仿法则 (9)水平法则 (10)定数法则1相反法则将现行的方式逆向倒过来做,将会变得如何呢?例 1:(熟练的无能故事)例 2:皮革夹克衣反过来穿生活中除了原因与结果外,大部份的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所以从相反的立场来加以思考,往往能获得很多有用的创意。有关相反的自部很多,例如:以否定来代替肯定,会产生什么结果? 与其相
42、反的东西是什么?改变方向如何?上下颠倒时会怎样?2. 并图法则将每一基本部份分解出来,再尝试别种组合的方式,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例 1:草鱼的多种烹炒方法例 2:将不同的人组合成一个小组工作效果如何?例 3:衣服及饰件如何塔配,才能最美观?将意义、色彩、运动、听觉、嗅觉、形式加以分解,再重组,又会如何?例 4:翅膀、鸡头、鸡腿,卖给各式各取所需之人,皆大欢喜。3. 大小法則改變尺寸、形狀等的大小,看看其影響會變得如何呢?改爲更大時的範疇有加興乘,縮小時則是減及除,根據這種原則,可以産生很多創意。若是添加些什麽,去掉些什麽,或是加長、減短、增高、減低、變大、變小是否能有所不同呢?可否將部份
43、或全部做得小些?而不影響品質或價格?並且可增加效率。這專案是否太大?體積是否過於龐大?是否太重?是否可以重新塑造?例 1:牙膏+威士卡:酒徒大爲滿意例 2: 汽車安全玻璃:二層玻璃+中間一層塑膠物質 例 3:随身听:收/录音机微小化 +行走时间使用+不干扰他人例 4:轮胎的制造业者自部:把轮胎加粗怎么样? ,于是有了宽轮胎的出现。开始时,这种轮胎并不普遍,但后业终于建立了稳固的地位与声望。如今宽轮胎已经成为最普扁的形态。例 5:增中其频度如何?出具有思考的价值。从前的医师对胃溃疡的病症伤透脑筋,结果 少量多餐已经为一般认同的处方。例 6:可以增加那一种原料,有些妇女就在凉拌的菜中加上蒜头或白兰
44、地,而博得精于烹饪的美名。例 7:某一家食品公司面临了推出新产品的问题。他们想思索出与以前不同,而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方法。开始时,他们澈底地思考每一种理所当然的事,例如品质不合,保证退款 等,想从这种陈腐的惯例中,思索出崭新的创意。后业,他们根据:相乘为二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而想出 退还双倍款项的创意。这一招非常有效,以后很多广告公司都模仿此种方法。例 8:缩小时会产生什么结果? ,制造巧克力的厂商,就根据这种想法,缩小巧克力的大小,而使销售量直线上升,制造钢笔的工厂,发明了袖珍型的钢笔,也造成了畅销。例 9:浓缩后会变成哪一种型态? ,妇女用的折叠式雨伞,便是利用这种创意,由于这种 加入
45、浓缩的观念,带来了浓缩果汁等新制品。4例外法则将经常发生的事物与偶然发生后物做区别。而将偶然发生的状况加以例外管理原则来控制即可。不需要将经常发生的一些事物也用相同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我们的工作场所中,许多的工作报表是否有确实的必要呢?我们是否可以只针对有例外的现象时和加以管理呢?例 1:抽查员工出勤状况例 2:保安员维护火车站的秩序5. 集合法则尝试将不同的单元事物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功用及效果?可以把哪些创意结合在一起?将目的结合如何?把各种物质组合在一起如何?能与哪一种材料结合?改成合金如何? 例 1:登山者所考虑的原则是背负的东西希望愈轻愈好,所必需携带的东西以应付各种野外事
46、件之需求是愈多愈好。因此,在此种相互冲突的矛盾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将许多专门用途的工具,例如:开罐器、小刀、锯子、开瓶器、锉刀、剪刀等必须用品,设法将之结合在一起称之为百宝刀,以达到上述二个相互矛盾的目标。此种“集合”的东西?例 2: 把一张传统的卡片加上集成电路使卡片附带有音乐的效果,就是将传统的东西赋予新的产品生命,增加了新的生活情趣,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及销售量,真是一举两得。我们生活上也常会见到这种相辅相成的集合法则之应用。例 3:烧饼+油条:合起来吃美味无比。单独吃则美味大失。例 4:米糕+四神汤:吃米糕时总会叫一碗四神汤。例 5:米粉炒+猪血/大肠汤:小摊上这二样东西都有。6更换法则将
47、顺序加以更换,效果是否会较好呢?它的后面应该加上什么。若是将形式改变,顺序更动,日程变更,原因和结果改换的话,将会有不同的见解。例 1:中央电视台每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形式改变例 2:国庆节调休7替代法则考虑用别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人、物、机器、方式的替代可以吗? 呆、废料可否加以利用呢?能否以较安全的、较简单的代用呢?寻找发挥相同机能的代用品。替代法则是我们在生活上经常会遇到的例子。例 1:突然下雨而没有雨伞就拿报纸或塑料袋暂时代替使用一下。例 2:衣服裂开而没有缝线,就暂时用钉书机钉起来吧。例 3:临时找不到胶水黏信封就拿饭粒来用吗。例 4:标语牌用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替代贱踏草地,罚款十元。8模仿法则模仿是创造的最佳触媒,借着参考现有的东西加以思考,很容易引发新的创意出来。什么和此相仿?难道不能借用其它的意见吗?过去没有和此相仿的东西吗?难道不能有所效法吗?足球是橄榄球的另一翻版。人类的一些划时代的发明都是由无数的科学家他们先观察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现象,去模仿他们的动作而创造出来的。例 1:飞机由鸟类飞行模仿而来例 2:潜水艇由鱼类模仿而来例 3:坦克由乌龟模仿而来例 4:鱼网类似蜘蛛网。模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借着模仿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