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3课 全民族抗战开始,情境引入,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30万南京同胞的鲜血,进一步唤起了全民族的觉悟。让我们永远记住为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献身的先烈,永远记住日本军国主义罄qng竹难书的罪恶!,一、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庐山谈话,九月下旬,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八路军、新四军,(它表达了中国共党在民族危难面前的基本态度: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共同抗日,驱逐日寇出中国),合作探究,宛平城被日军炮击的弹洞,1937年7月
2、7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卢沟桥进发的日军,第29军火速奔赴宛平城,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日本方面来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将大批军队投入侵华战争,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事变是日本为摆脱1937年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经济危机、吞并整个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从中国方面来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各个阶级、阶层参加,实行全国性的全民族的抗战已成定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准备抗战的演说,提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
3、抗战之责任。”,表达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寇新一轮进攻的态度:准备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 抗日战争。,上海北站在日军轰炸下变为一片废墟,1937年8月13日,日本出动20多万军队向吴淞、上海大举进攻,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这就是八一三事变。,八一三事变,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12月,30万以上,二、南京大屠杀,300000,从12月13日日本占领南京六周的时间内,日本侵略杀害中国同胞,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万人,经济损失5620亿美元 。,日军杀人取乐,南京大屠杀留下的尸骨,作为中国人应当如何对待南京
4、大屠杀事件呢?,思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1937.7.7.),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南京大屠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残暴的侵略本质,(30多万人),(1937.12.),课堂小结,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3.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