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課出師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15198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課出師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課出師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課出師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課出師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課出師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1/5第七課 出師表一. 主旨本文是諸葛亮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出兵北伐曹魏,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封奏表。諸葛亮知後主為人昏庸,喜歡親近宦官,故諄諄勸導他要廣開言路,接納諫言,陟善罰否,親賢臣,遠小人,繼承先帝遺志,並剖明心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決心。諸葛亮在表中還向後主推薦一批賢臣良將,以供選用。二. 段落大意全文共五段,大意如下:(1) 說明劉備征吳失敗,不久逝世,處境對蜀漢不利,但內外臣子和將士仍盡忠職守,以此勸導後主不要看輕自己,而應廣開言路,接納諫言。(2) 說明宮中和府中是同一個整體,賞罰要有同一的標準,不宜偏私,並推薦可供重用的文臣武將。(3) 以先漢興隆後漢傾頹的史

2、例,說明親賢臣,遠小人的重要性。(4) 以先帝禮賢下士的事實,說明自己感恩圖報及盡忠漢室的原因,並請求後主同意他領兵北伐,收復中原,興復漢室。(5) 指出興復漢室,君臣各有職責;再次提醒後主,要諮諏善導,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和說明上表時的複雜心情。三. 寫作技巧出師表乃千古傳頌之文章,寫作手法有如下特點:(1)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本篇一開頭便指出:蜀漢目前的形勢是要險中求存,危中求穩,所以希望後主廣開言路,激勵士氣,同時要施法公正,賞罰分明,臣子才會為國效命;接著向後主推薦宮中營中可任用的人材,希望後主能信任他們,重用他們,則興復漢室的任務,指日可待。然後表白自己盡忠先帝和後主的心跡,強調君

3、臣一體,各方面人士緊密合作是當前急務,如此北伐才能成功,興復漢室才有希望。(2) 發自肺腑,感人心脾情真意切,發自肺腑,是本文另一特點。由於諸葛亮與後主的關係特別密切:既是君臣,也是父執與子姪;而且劉備在白帝城臨終托孤時曾對諸葛亮說過:如果後主成材的話,便輔助他,否則諸葛亮可廢黜他,自己做蜀漢之主。雖然諸葛亮一再表明忠於劉劉氏政權的心跡,但在後主心裏,可能存有芥蒂,諸葛亮也認識到這點,故處處提到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而希望對後主有所報答。(3) 措辭婉轉,不卑不亢由於諸葛亮具有臣子和長輩的雙重身份,所以措辭婉轉,不卑不亢,在出師表中,P.2/5諸葛亮既有勸導,也有告誡,但語氣都十分婉轉。如最後一

4、段說到臣子各有職守,暗示君主亦不例外,所以告誡後主: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含蓄地指出後主平時沒有遵守先帝遺訓,也不懂得為自己打算。用心之良苦,於此可見一斑。(4) 正反對比,說理透闢作者進諫後主,善用正反面事例,對比說明,最著名的有三宜:1.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夕志士之氣。2.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道,宜付有司,論其刑賞。3.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三不宜:1.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2.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3.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作者又以兩漢的興衰對比來勸諫後主要親賢遠侒,然後推薦賢臣,使後主知所倚

5、重。(5) 駢散結合,語氣諧協諸葛亮既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但也很有文學修養,本文即為一例。本文句式,駢散互用,而無雕琢痕跡。駢偶句如: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散行句如: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四. 思考題(一) 解答下列兩問:(1) 簡述本文主旨。答: 本文是諸葛亮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出兵北伐曹魏,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封奏表。諸葛亮知後主為人昏庸,喜歡親近宦官,故諄諄勸導他

6、要廣開言路,接納諫言,陟善罰否,親賢臣,遠小人,繼承先帝遺志,並剖明心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決心。諸葛亮在表中還向後主推薦一批賢臣良將,以供選用。(2) 北伐前夕,蜀漢的處境怎樣?答: 劉備逝世後,蜀漢的處境怎樣? 蜀漢在三國之中,人口最少,領土最狹窄,實力最弱;P.3/5 劉備征吳失敗,國力削弱; 劉備創立的事業剛開始便去世,使蜀漢失去領導人,所以諸葛亮說:這是蜀漢生死存亡的關頭。(二) 解答以下兩問:(1) 諸葛亮在 出師表中舉出了前漢興隆後漢衰頹的史例,目的在說明什麼?83年會考試題答: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舉出此一史例的目的,希望後

7、主劉禪以此為殷鑒,仿效西漢前期的君主治國之道,避免重蹈後漢的覆轍。(2) 諸葛亮如何忠貞為國?86年會考試題答: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之一,其忠貞為國事跡如下:1.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自出茅蘆以來,風夜匪懈,憂勤國事,忠心耿耿地替劉備父子效力。2. 先帝臨崩托孤,受命以來,悉力以赴,不敢怠慢,恐不勝任。3. 五月渡瀘,平定南,方進而率師北伐,圖復中原,希望完成先帝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遺志。4. 首次北伐前夕,上表向後主闡明治道,再三叮囑,可見他對漢室的忠心。(三) 解答以下兩問:(1) 諸葛亮在 出師表中,向後主劉禪提出哪些忠告?試用自己的文句作答。答: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劉禪提

8、出了以下忠告:1. 廣開言路,聽取臣民意見。2. 要發憤振作,不要看輕自己。3. 應秉公處事,對宮中府中要一視同仁。4. 謹記先帝遺詔,親賢臣,遠小人,以兩漢盛衰為鑑。5. 將宮中之事委托給郭攸之等人,營中之事委托給向寵。(2) 諸葛亮在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這段文字記述他與先帝的關係,有何用意?答: 這段記述諸葛亮與先帝關係的文字,用意如下:1. 表明作者深受先帝信任。2. 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P.4/53. 為報答先帝之恩,誓盡忠於後主劉禪。(四) 回答下列兩問:(1) 為什麼諸葛亮勸後主劉禪宮中之事,事無大小,要詢問郭攸之、

9、費禕、董允的意見?而營中之事,事無大小要問向寵的意見?答: 因為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都是良實之人,志慮忠純,如遇事徵求他們的意見,可以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而軍中之事徵求向寵意見,因為他為人性行淑均,熟悉軍事,如果這樣做的話,一定可以使將士和睦,優劣得所。(2) 諸葛亮在出師表最後一段,用了不少篇幅談及自己際遇,最後一句說: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它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的思想感情?答: 諸葛亮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他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是經歷了千辛萬苦,希望後主能珍惜先帝和舊臣所創立的基業。作者在出師北伐前夕,撫今思昔,不勝感慨,對北伐能否成功,沒有必勝把握,對後主能否繼承父

10、志,表示憂慮,加上要離開自己苦心經營的地方感到依依不捨。上述各種複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使作者不禁涕淚交流。(五) 解答以下兩問:(1) 在出師表一文中,諸葛亮向後主劉禪提建議時,不少地方運用了正反對比的手法闡述自己的觀點。試舉例說明之。答: 最突出的例子是關於三宜、三不宜的建議。(參閱講義第2頁)(2) 有人說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君臣語和父子語,表中既有諄諄的勸諫,也有婉轉的告誡。試指出哪些屬於君臣的勸諫?哪些屬於父執的告誡?答: 出師表中屬於君臣勸諫的有:1. 推舉賢臣郭攸之等,這些人是先帝簡,拔以扶助後主的。2. 推薦將軍向寵主持軍事。3. 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中屬於父執告誡的有:1. 誠宜

11、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P.5/52.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3.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六) 解答下列兩項:(1) 諸葛亮在 出師表中提到的先帝遺詔,內容如何?答: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劉備在白帝城托孤留下的遺詔是教導後主做人的道理。主要內容有勉之!勉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2) 出師表 先後有十三次提及先帝,用意何在?答: 諸葛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動以父子之情,使後主有所警惕,勉勵他繼承父

12、志,恢復漢室,同時作者亦暗示先帝創業艱難,希望後主謹守業。如以光先帝遺德是作者勸諫後主繼承和發揚乃父好的品德和勤於政事。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道先帝遺詔。希望後主認真遵循先帝的遺詔,明察諫言,來處理國家大事。(七) 解答下列兩問:(1) 出師表 乃千古傳誦之文章,其文詞發自肺腑,感人心脾。試就此加以說明。答: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是出師表的一個特點。蘇軾曾說: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而不流淚者,不是忠臣。出師表之所以如此感人,千古傳誦,最重要的當然是由於它的感情真摯和寫作技巧之高超。這種感情情是建立在作者與後主的特殊關係上:既是君臣,也是子姪父執,故特別密切。劉備在白帝城臨終時說的一番話,在後主心中可能存在芥蒂和顧慮。諸葛亮也意識到這點,所以多處提到感激先帝之遇,而希望對後主有所報答。(2) 釋詞:1. 躬耕於南陽。 親自2. 苟全性命於亂世。 苟且3. 不求聞達於諸侯。 揚名,聞名於。 P.6/54.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身寒微,見識淺陋。5. 猥自枉屈。 不適當地委屈自己,降低身份。6. 遂許先帝以驅馳。 答應,奔走效力。 7. 後值傾覆。 指當陽長城之役敗於曹操。8.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從那時到在,又。9. 斟酌損益。 橫衡得失,興利除弊。10. 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詢問商討。五. 會考題:一九九七年會考題目:(詳見第二課曹劌論戰講義第四頁)離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统计图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