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讲 细菌、真菌和病毒,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将牛肉汁与 琼脂 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配好的培养基需经 高温 灭菌冷却后,才可使用。 (2) 接种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3)培养:将培养皿放在保持 恒定 温度的培养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水分 、适宜的 温度 、 有机物 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二细菌 1.细菌的发现 荷兰人 列文虎克 首次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 巴
2、斯德 首次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温馨提示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 分解者 参与物质循环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 、 水 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 植物 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植物和人患病 有些细菌和真菌是营 寄生 生活的,它们能够从 活 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3.与动植物 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
3、彼此有利。,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腐败主要是由 细菌 和 真菌 大量繁殖引起的。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 细菌 和 真菌 杀死或抑制它们的 生长 和 繁殖 。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有些 真菌 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 细菌 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在没有 氧气 的环境下, 甲烷菌 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粪尿中的 有机物 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
4、合生成甲烷。,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 考向:利用图示或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事件、事物,设置问题情境,考查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生殖等知识。 考法突破:对细菌、真菌和病毒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考法一,考法二,例1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B.丙生物营腐生生活 C.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甲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乙属于细菌
5、,有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靠分裂进行生殖;丙属于真菌,有细胞核,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营腐生生活,靠孢子进行生殖。 答案:D,方法归纳从结构上看,病毒与细菌、真菌的主要区别在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考向:以日常生活中所用、所见或所吃过的物品为例,考查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考法突破:识记常见食品制作所用细菌或真菌及食品保存的原理和方法是解题关键。 例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应用,做法错误的是 ( ) A.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B.发酵
6、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C.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D.利用干燥条件保存粮食 解析:发酵是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对有机物进行分解的技术。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有多种,而不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答案:B,考法一,考法二,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探究目的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探究过程 (1)制备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不同的环境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 min。若检测不同物体上有没有细菌,需用消毒棉棒取样,在培养皿上轻涂。 (3)将两个培养皿放在同一环境下培养。观察现象。,3.注意事项 (1)取两套培
7、养皿的目的是设置对照,一套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套放在选定的环境中,作为实验组。 (2)本实验属于单因素比较,采集地点是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应完全一样。 (3)实验前对两套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原有的微生物,保证培养皿上的细菌和真菌完全来自选定的环境。实验前两培养皿不打开,并且使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培养皿影响实验效果。,例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
8、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解析:提出问题后需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可以根据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先准备材料,然后接种细菌、真菌,再培养、观察。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变量。预测实验结果也要根据生活经验,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推测。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第(4)小题中提到的是细菌菌落的特点;真菌菌落一般比较大,呈绒毛状或絮状,呈现红、黄、黑、褐等颜色。 答案:(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DBAC (3)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 (4)细菌 (5)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