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基于课程标准修订谈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朱德江,数学,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是一句口诀,一个定律,还是一条性质 是一种意识,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思想 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数学价值的正确认识,还是对数学练习的恐惧,对数学课堂的厌倦 数学学习需要掌握知识(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 ,掌握技能(计算技能、解题技能、作图技能等 ),但数学学习仅仅是为了学会解题、学会考试吗?,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与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数学,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学生中学毕业后,研究数学或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人占29%,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
2、波利亚(著名数学家) 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米山国藏(日本数学教育家),数学,应该给留下孩子们什么?,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双基 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 四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四基”与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案例:周长 案例:长方形面积 案例:1
3、120数的认识 案例:练习设计关注什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谈不上提高数学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也难以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 回到知识的原点,给孩子表象的支撑,丰富孩子对数学的理解,促进“双基”的落实。数学,到底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一、促进理解,夯实双基,案例:找规律 案例:“鸡兔同笼”教学价值取向 案例:小数点搬家 案例:平均分,学会数学思考,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发展思维。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愿想问题,会想问题”。数学,到底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二、学会思考,发展思维,案例:长方体认
4、识 案例:圆柱体积 案例:,倡导学生“做数学”,让学生充分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实践探索、空间想象、归纳类比、猜测验证、演绎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要经历积累感性认识,到逐步感悟、理解的过程。 数学,到底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三、积淀经验,感悟思想,案例:趣味性活动设计 案例:一版报纸有多少字?,好的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课程标准: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 ) “数学好玩”,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给少年儿童的题词。数
5、学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好玩”,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数学,到底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四、养成习惯,体验快乐,促进理解,夯实双基 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积淀经验,感悟思想 养成习惯,体验快乐,数学,应该给留下孩子们什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培养有智慧的学生,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个工作室,数学,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我的收获,意识 思想 经验 习惯 快乐 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朱德江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3日第6版,“数学,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一篇文章,例:我是这样数的:1120数的认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的理解。,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与案例 朱德江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201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内容简介:本书从“五种数学意识、四种数学能力和一种数学价值观”的角度阐述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与实践案例,并选录7个实践课例和100个数学素养培养的好问题。,一本书,进入路径:网络搜索“朱德江特级教师工作室”即可。,一个工作室,重点专题:名师讲座、名师课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以学定教、数学素养专题研究。,共同探讨交流!,大家辛苦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