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1-2 分子的极性(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并能够加以判断。2、认识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极性的关系,能运用有关理论预测分子的极性。3、认识分子空间构型与极性的关系,能运用有关理论预测分子的极性4、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二、学习内容:(以微课形式学习以下内容)(一)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以水分子为例。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以二氧化碳分子为例。练习 1:NH 3 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型,NH 3 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过渡)根据定义判断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
2、极性分子,要知道分子的空间构型才能判断。如果不知道分子的空间构型能否判断分子的极性。3、AB m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讲解)A 是中心原子,B 是配位原子。当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H2O 分子极性的判断。-2 =2; 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 H 2O 分子为极性分子。练习 2:PCl 5 分子极性的判断。+5 =5;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5;PCl 5 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过渡)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共价键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共价健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有什么关系?(二)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1)以非极性键结
3、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2)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4)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三)研究分子极性的实际意义。相似相溶规则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例如:碘(非极性分子)易溶于四氯化碳(非极性分子) ,但是在水(极性分子)中溶解度很小。学习微课后,解决以下问题:一、你知道哪些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1、用定义判断乙烯、苯、二氯甲烷分子的极性? 2、用 ABm 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判断 PCl3、CCl 4、SO 3 分子的极性?二、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1、下列分子
4、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A、H 2O B、NH 3 C、HCl D、CO 22、在 HF、C 2H4、NH 3、CH 4、N 2、SO 2、HI 分子中:(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 ;(2)以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 ;(3)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是 ;(4)以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 ;(5)分子极性最强的是 。三、相似相溶原理应用。1、下列物质中,难溶于四氯化碳的是( )A、碘单质 B、水 C、 苯 D、甲烷2、Pt(NH 3) 2 Cl2 是平面四边形结构,有以下两种顺反异构:反式: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显淡黄色,无抗癌活性。顺式: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显棕黄色,有
5、抗癌活性; (1)反式 Pt(NH 3) 2 Cl2 是 (极性或非极性)分子;顺式 Pt(NH 3) 2 Cl2 是 (极性或非极性)分子;(2)顺式 Pt(NH 3) 2 Cl2 分子为什么在水中的学溶解度较大?总结: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分 子 空间构型 键 角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O2 、H 2 直线形 180 非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HCl、NO 直线形 180 极性键 极性分子CO2、CS 2 直线形 180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H2O、SO 2 拆线形(V 字形) 极性键 极性分子BF3 SO3 平面三角形 120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NH3、NCl 3 三角锥型 极性键 极性分
6、子CH4、CCl 4 正四面体型 109.5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CH3Cl、CH 2Cl2四面体型 极性键 极性分子C2H2 直线形 180 极性键、非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课后作业:1、练习册 P63-64:1-6 9-11 2、课本 P75:4、5、6 参考答案:一、你知道哪些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知道分子的空间结构:根据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进行判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是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ABm 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中心原子 A 的化合价的绝对值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 A 的化合价的绝对值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极性分子。1、乙烯和苯是非极性分子;二氯甲烷是极性分子。2、PCl 3 是极性分子; CCl4 和 SO3 是非极性分子。二、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1、D2、 (1)N 2 (2)CH 4 (3)HF、NH 3、SO 2、HI (4)C 2H4 (5)HF三、相似相溶原理应用。1、B2、 (1)非极性; 极性。(2)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顺式 Pt(NH 3) 2 Cl2 分子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