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周考试题(二)(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国产综艺节目在消耗掉舶来品的输血能量后,正在慢综艺,文化等类型中寻找新的节奏,向内修炼创新生产能力,舆论将其称为“清流” 。此前,这种尝试已经初见成效,泛文化类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 “国家宝藏”等,将来自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活水”注入综艺节目的创作当中,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此外,知识类节目如“最强大脑” , “圆桌派”, “你说得都对”
2、等则用社会公共话题的外壳包裹爆炸式知识库的内核,正在年轻观众当中引发学习热情,知识日渐成为现在的新“偶像” 。知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逐渐走红,是综艺节目市场进一步细分的结果:电视节目新陈代谢不断加速,对节目品类的精度和深度也要求更高,知识文化类节目以原创性生命力填补了当下的市场空白。实际上,泛文化类节目在国内作为一支较为独立和成熟的脉络一直存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正大综艺”到后来的“百家讲坛” ,类型上从读书文教类到人文地理类,可以看出创作实践和观众需求从未断流。在经过了数年的资本入局和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冲击后,知识文化类的综艺节目经过短暂迷茫和自我怀疑,正在排除“影响的焦虑“,重新确立自身定位。这
3、一变化,与整个文化产业体系与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同构性。我们可以认为,从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到图书出版及周边衍生等,内容的深耕正在遵循新的规律,从创意到制作到传播的机制体制正在变革,各方力量正在角逐和制衡。在电影行业, “小鲜肉+大制作”的公式迅速失灵,使得从业者必须从更多角度切入,由此,类似“二十二“, ”相亲相爱“等曾经的冷门,小众作品开始拓展市场;在综艺行业,则是以往“大明星+真人秀”的元素搭配失去潜力,资本和受众对这种冗余和疲态倍现的模式也越来越处于观望态势,知识文化类综艺节目某种程度上,正是回应了文化产业从“粉丝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化产业体系在全社会知识经济大潮中的
4、重要地位,是综艺节目由泛娱乐向泛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以“你说得都对”和“最强大脑”为例,前档节目聚集了人工智能,心理学,金融学,生命科学等各领域的青年专家,以“网红学者”的路数包装和制造偶像,打破知识壁垒,回应社会议题,让知识本身成为热点;而后一档节目则突出展现人类大脑的潜能,挑战种种近乎不可能的挑战任务,让一部分原本属于“小圈子”的特殊才能人士走上舞台。这些节目制造了一批号召力不凡的知识偶像,既可以说是节目本身营造的效果,同时展现了社会对“偶像”这一概念理解不断深入,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也可见文化产业在新型知识经济形态中的重要转型。总的来说,国产综艺节目仍然需要完成新形势下的“洗牌” ,在中国
5、国情和社会基础的前提下,综艺节目的类型方向,品类特征,必须体现和承担社会关于文化产业的价值观期待,即通常所说的导向问题。综艺节目不仅要遵循传媒属性,更应该探索文化和价值观属性。知识文化类节目的实践,应该成为一个良好的方向。(摘编自许云泽“乐见知识成“偶像” ”,2018 年 01 月 25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 -A.国产综艺节目正在寻找新的节奏,向内修炼创新生产能力,被舆论称为“清流” 。B.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活水” ,使泛文化类综艺节目都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C.以社会公共话题为外壳并以爆炸式知识库为内核,是知识类节目制作
6、的一种套路。D.知识文化类节目在综艺节目中有其独特性,代表着当前综艺节目市场细分的趋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国产综艺节目的变化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综艺节目和文化产业的内在关联。B.文章按照层层递进的写作逻辑,深入地理述了国产综艺节目变化的原因和背景。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综艺节目的一些品牌和名称,并进行分析,有力地佐证了观点。D.全文采用了总分总式的写作结构,提出了用文化统领国产综艺节目这一总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百家讲坛”想保持或提高收视率,可进一步提高传媒属性同文化和价值观属性水乳交融的程度。B
7、.知识文化类的综艺节目要想排除“影响的焦虑” ,需摒弃资本入局和互联网传播方式,实现自力更生。C.“小鲜肉+大制作”公式已经失灵,电影行业应注重内容深耕,从创意到制作再到传播的机制体制的变革。D.综艺节目自从泛娱乐转向泛文化,启示着相关从业者应对“偶像”这一概念不断深入理解,重塑价值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石窝窝尧山壁石窝窝感觉是在做梦。这才几年的光景,他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说变就变成了四体不勤的市民。一年两季庄稼的土地,呼啦啦蹿出好多山峦一样的楼群。他这个曾经的乡级劳模,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连使用过的锄头,犁耙,老伴儿的纺花车,织布机都有人收购,说要成为
8、文物了打。小平房搬到高楼上都半年多了,每次看到这个 18A 的门牌还都认生:这是家吗站在窗前往外看,还是头晕,腾云驾雾似的。做梦都没想到,二十多里外的城市,像放了酵子的面团,可劲地膨大。小村被裹了进去,从农村,城乡接合部到城中村,没用几年开发商。跑马圈地,他们吃肉也给老百姓喝汤,一座农家小院换了三套单元楼房,外加 50 万元人民币,住一套出租两套,铁杆庄稼,旱涝保收,月进四千多元,顶上一个处级干部。对于这次城中村改造,开始他也想不通,心里嘀咕了多半年。靠出租房为生,过去叫“吃瓦片” ,可是有前车之鉴呀。本家有位六叔,解放前在市里开饭馆,家大业大。后来六叔没了,六婶不会经营,把十几间门面房租出去
9、,一年二百大洋,享了几年清福。后来遇上土改,算剥削账,划阶级成分,房子轻易就被没收了,资本家帽子牢牢戴在头上。 “文革”时又被扫地出门,赶回老家监督改造,自家没落脚之地,住进村口破土地庙里,风雨飘摇。1969 年年一场大雪下了五天,雪停了民兵连长喊她出来扫街。白茫茫雪地,只有她家门前没有脚印。喊了几声没人应,破门而入,人早冻僵了。这件事想起来就打寒战。一场变革太过突然,思想准备不足。失去土地,农民下岗了,自谋生路。年轻人紧跑几步还跟得上,文化不高,去打工,干保安,送快递。上年纪的跟不上,月月跑银行,领几百元养老金,衣食不愁,没营生可干,吃了睡,睡了吃,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没意思极了。石窝窝在家坐
10、不住,没事就溜达,见人群就凑,连闻带问,竞摊上了许多好事。超市每天早九点开门,先处理头天剩下的面条,怕酸了,一块二毛八一斤,便宜一半蔬菜柜上。 ,隔两天下午七点处理一次,刚打蔫就打折,有时论堆儿卖,比自己种菜都合算。有些卖保健品的,- 3 -搞推介会,进门就发鸡蛋,七八个,石窝窝不听讲领了就走 - 后来改了规矩,散了会发;石窝窝就耐着性子坐下去,为了那几个鸡蛋。石窝窝消息灵通,天天挺忙活,天天有收获,白领的鸡蛋吃不完,攒起来腌咸蛋。有时也跟大家分享。有人故意逗他,要饭吃要来的,咱不吃。石窝窝忙分辩,不是,要饭吃得靠门框,喊人家爷爷奶奶。咱这是有人下请帖,大闺女们又拉又拽,喊咱爷爷呢。时间不久,
11、小区的闲人们都出动了,跟着石窝窝去“创收” 。天天排队,天天开会,跟进的人越来越多。石窝窝跳出来,找到另一份工作,给房地产开发商发广告,一天发出去 500 张,给 50 元工资 0.8 开的 16 开的画片,印刷精美,花花绿绿,一张成本好几元。开始石窝窝还舍不得发,看着谁都不像有钱的,半天还没发 100 张。同行告诉他,不能那么认真,落叶纷纷,大海捞针,老板说上钩的人有概率,只管发就是了。石窝窝开了窍,见人就发,天女散花,500 张不大会儿就发光了。一天 50,十天 500,一个月 1500 元,顶过去一个民办教师的月收入呢。发着发着有了发现,这印刷精美的广告,人们并不喜欢,有人躲着,有人不接
12、,有人看一眼随手扔在地上,扔得他心疼,好几元一张呢。他便一张张捡起来,攒多了当废品卖,一斤四角五,又一笔收入。有人说他,脱了裤子放屁,干脆领过来就卖到废品站多省事。石窝窝连忙 手,那可不行,咱农民办事也有底线;我发是一种劳动,捡也是一种劳动,公私分明呢。(选自 2016 年第 22 期“小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石窝窝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化和身份转换感觉如同做梦,说明这种变化和转换来得太突然,太迅猛,也太不真实,所以让人难以置信。B.城中村改造让石窝窝获得了好处,住上了高楼,月收入顶上一个处级干部,但他却想不通,仍想着他的小平房和
13、旧式农具,这其实是那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在作怪。C.小说中间插叙了石窝窝六叔家当年的“前车之鉴” ,其作用是说明石窝窝担心租房为生的原因,丰富小说内容,增加作品的内涵。D.石窝窝由不适应城市生活到适应城市生活的关键转折点是他在城里“摊上了许多好事” ,能创收,有光可占,这时的石窝窝已经变成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5.石窝窝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_6.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根据文本简要阐述。 (5 分)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材料一: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 (家庭学校) 。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
14、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得到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务外,家庭学校还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材料二:美国的“在家上学”现象出现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并在 80 年代后迅速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07 年美国约有 150 万
15、学生在家上学,约占全国学龄儿童总数的 2.90.2010 年,就学儿童已接近 200 万人。据了解,这种方式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南非都是- 4 -合法的。在加拿大,法国尤其盛行这种教育方式。以美国而言,在家教育的申请原因,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于 2013 年 8 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约有 1.8 万学生选择“在家上学”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 (54.19) , “学校教学进度过慢” (9.50) , “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7.26) ,“孩子厌倦学校生活” (6
1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 (5.59 ) 。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教育专家分析称,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 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 4 至 10 岁之间(60.42) ,其中 6 岁的孩子最多。 材料三:许多人之所以会本能地反对“在家上学” ,是因为这与教育国家化的概念相抵触,是合理不合法的。然而“义务教育法”最本质的精神,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在家上学与这一法律精神并不冲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确定了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价值;教育的民主化,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增加,则是
17、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现行的法律也为改革“预留”了可能性空间:“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它提示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 “在家上学”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有利于克服大一统学校教育的弊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多样化的教育创新;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个人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对公立教育单一教育模式的丰富和补充,从而增加了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是学习化时代一种崭新的教育探索。虽然“在家
18、学习”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真实生活中的选择,但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没有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历, “在家学习”的孩子想要参加中考,高考时,学籍不完整导致这些孩子没有报考资格。因此应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搭建“在家学习”者与学校教育的桥梁。给予“在家学习”者合法的学籍 并制定中小学在家学习的学历认定办法;制定“在家学习”者参与中考,高考的具体办法。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家上学,也被称为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教育者的教育形式。B.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发展较为迅速,申请在家教育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C.专家认
19、为,在家上学并不违背我国教育法规的本质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D.朱永新认为,在家上学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和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个人,家庭和教育本身的发展。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家上学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由此可以推断传统教育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是不够的。B.在家上学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中较为盛行,学生人数很多,也是合法的教育形式。C.中国在家上学人数较少,选择的原因主要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经济文化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D.杨东平认为,现行“义务教育法”为教育改革预留了空间,只要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
20、5 -家上学就合法化了。9.从材料看,中国的“在家上学”的原因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具有怎样的特点?(6 分)_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闲厩副使。 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圄屡空,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时契丹挠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
21、精锐,去其冗缪” 。太宗嘉纳之。 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 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馘甚众,契丹遁去。 秩满,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赐 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以事有缓急,难于匀济,承命矩为四路都 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 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抚使,诏御姐诱边民复其作者: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其部属也”易乃诏文为水旱流民之意 王钦若时知
22、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观察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 ,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B.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C.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
23、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D.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B.“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 “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C.“金紫” ,指“金印紫绶” ,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D.“转运使” ,是封建王
24、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了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论功被提拔了官职。- 6 -B.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差役;做潭州知州,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C.何承矩善于谋划为了增加水田,他建议掘开河道,同时可以遏制契丹骑兵;他率军打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贡献。D.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多次采纳他的建议,并下诏褒奖;真宗让他谋划重要事务,
25、即使朝廷大臣弹劾他私自改动诏书,也不予追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5 分)_(2)柯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持匕揕之(5 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题,共 9 分)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4.下列几项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意同“祖席” 。B.作者感情经历了相逢时的欢饮,分别时的愁
26、苦,分别后的惆怅这几个阶段。C.“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D.“解缆君已遥” ,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 ,一个“犹”写出了作者犹豫不决的心情。15.这首诗通过哪些表现手法表现诗人的离别别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6 分)_ _(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16.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8 分)(1)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2) 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3)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
27、” ,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 ,它警示人们:_,_。(4)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719 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 ”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 7 -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
28、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 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
29、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 ,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 ,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天衣无缝信手来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进而通篇作品既具跌倒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沉沉着,又颇具跌跌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
30、曳之姿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向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餐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全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向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全可见20. 王先生想邀请自己熟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
31、自己家参加父亲的八十寿宴。下面是王先生写的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多处措辞不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5 分)兹定于 2017 年 12 月 25 日(星期一)11 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家慈是个京剧迷,他有一些京剧问题向您垂询,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京剧“九锡宫” ,还请您不吝赐教。请届时务必光临!(1)_修改_;(2)_修改_;(3)_修改_;(4)_修改_;(5)_修改_。21.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表达的对象,为所给下联写一句上联。(5 分)- 8 -康桥 洞庭湖 雨巷 兰亭 岳阳楼上联:_下联:橘子洲头风华青年怅霜天万类
32、四、作文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他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求直行,坚定理想,执着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文字数不少
33、于 800 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 -万达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语文周考答案详解1.C 【解析】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本题甲项扩大范围, “寻找新的节奏,向内修炼创新生产能力”和“被舆论称为清流”的应是国产综艺节目中的“慢综艺,文化等类型”;乙项
34、以偏概全,原文第一段只是说这种尝试已经初见成效 ,并列举了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的节目,并无“都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之意; d 项不合文意, 独特性是知识文化类节目在综艺节目市场细分中走红的原因,能说其“符合”综艺节目市场细分的趋势,而不能说“代表” 。故选 C. 2.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然后认真推理论据的作用,关注其前后议论性的看法。解答时需要对文章的论证结构进行分析,明确文章项论证什么,后论证什么,尤其要把握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同时需要仔细对对选项内容与原文相关部分内容的异同。本题 d 项无中生有, “用文化统领国产综艺节目”错误,根据原
35、文“必须体现和承担社会关于文化产业的价值观期待更应该探索文化和价值观属性”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出“用文化统领国产综艺节目”这一总论点。故选 D.3.B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案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解答时需要仔细推敲,揣摩来分辨正误。本题
36、乙项不合文意。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知,原文并无“摒弃资本入局和互联网传播方式”之意;“实现自力更生”这一推论错误,不符合原文逻辑并缺乏相关依据故选 B.4. 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句段含义,创作意图,艺术特色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A。 “ 也太不真实 ”说法错误,其实生活环境变化就是主人公石窝窝眼前的变化; B“这其实是那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在作怪”说法欠妥,只是生活习惯改变。难以适应,石窝窝
37、曾经是乡级劳模,感觉自己英雄无五用武之地了; d“ 石窝窝已经变成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于文无据,文章的石窝窝还是有一定原则,办事有底线,喜欢劳动,公私分明。故选 C。5.不适应城市生活。搬上高楼半年多了,感觉茫然,如同做梦.精明,有经济头脑。买便宜东西,领免费鸡蛋,发广告挣钱,把别人扔掉的广告捡起来当废品卖钱.为人诚信,做事有底线。有人建议把领到的广告直接卖钱,他坚决不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从文本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从情节
38、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背景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本篇小说中的石窝窝刚开始不适应城市生活,但他凭着自己的精明和经济头脑很快适应了城市生活,并且做事有底线,公私分明。意思对即可。6.小说反映出当前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问题,它大量侵占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 10 -的土地,虽给农民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利益,但也给农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冲击,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农民一下子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会有一个思想阵痛的过程。而安排好融入城市的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当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解析】此题考查学
39、生对小说主题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常用的方法有: 1.中心句提炼法; 2 归纳综合法; 3 背景分析法; 4 事件,形象分析法; 5 标题入手法; 6 段首段尾概括法; 7 利用抒情议论句法本篇小说的主旨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可以从农民如何适应新生活,政府如何安排好转型的农民等角度去思考,如有其它
40、理解,只要从作品实际出发,言之成理也可。7.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 项, “家长为教育者”错,原文为“家长为主要教育者” 。故选 A.8.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传统教育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是不够的”的结论于文无据; C与经济文化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错误,原文
41、为“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d 原文是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 B.9.(1)材料二显示,中国“在家上学”的原因主要是对学校教育的种种不满和宗教信仰。而美国的主要原因更为多样,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2)具有的特点有:在家上学总数较少;相对集中,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与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公众教育观念紧密相关;男孩多于女孩; 6 岁孩子最多。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
42、作答。中国的“在家上学”的原因要抓住关键句“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 (54.19) , “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 , “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7.26) , “孩子厌倦学校生活” (6.07 )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 (5.59)进行概括;美国学生在家上学的原因要抓住关键句“以美国而言,在家教育的申请原因,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进行概括。中国的在家上学的特点要抓住关键句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 “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 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 4 至 10 岁之间(60.42)
43、,其中 6 岁的孩子最多” ,概括 可。10.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此句的意思是: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 “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可据此断句。故选 C.11.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
44、中注意准确积累。 B.“秩满” ,任职期满故。选 B.12,C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增加水田,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故选 C.- 11 -13.(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2)荆轲两手捧着地图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
45、用“ 留” , “ 删” , “ 调” , “ 换” , “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且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语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1)“属” “典” “故事”;(2) “奉” “发” , “揕” 。注意语意准确连贯。14. d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综合分析此题各选项可知:。d 项,作者“犹豫不决的心情”错,应该是表现作者执着之情故选 D.15.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
46、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 , “愁”的情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对比, “方一笑”与“还成泣”对比,写出了相聚短暂的遗憾。【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本题中,题干涉及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直抒胸臆,对比的手法,仔细理解诗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16.(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3)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4)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17. 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本题中,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第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