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第卷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 50 分。第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 50 分。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第 I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描述的过程涉及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风吹草动 B钻木取火 C釜底抽薪 D水滴石穿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
2、H 3COOH BBa(OH) 2 CNH 3 DCl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Fe2e Fe 2+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 2+2H2O+4e 4OH C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不易被腐蚀D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铁,钢铁作原电池的负极4对于 50 mL 1 molL -1 硫酸与铁片的反应,下列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改用 100 mL 2molL-1 盐酸C改用 98%的浓硫酸D再加入等质量的铁片5下列液体 pH7 的是A蔗糖溶液 B人体血液 C胃液 D橙汁 6下列描述的变化与可逆反应无关的是A1 mol N 2 和 6
3、 mol H 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N 2 的转化率为 78%B把 PCl 5 加入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中 PCl 5、PCl 3、Cl 2 共存C把装有 NO 2 和 N 2O4 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冰水中,最终气体颜色变浅D2 molH 2 在 1 molO 2 中燃烧生成 2 molH 2O,2 molH 2O 电解生成 2 molH 2 和 1 mol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能够设计成原电池B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C反应 CaCO 3(s)= CaO(s)+CO 2(g)的 S0, H0D常温下,反应 C(s)+CO
4、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 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 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 NH 3的原理示意图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B该过程的方程式为 2N 2+6H2O LDH 4NH3+3O2C该过程表明,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恒压通入惰性气体B恒容通入惰性气体C降低温度D增加 CO 浓度16科学家设想以 N2 和 H2 为反应物,以溶有 A 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
5、电池,装置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 N2 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8H 6e = 2NH +4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会变大,故需要加入盐酸C该电池外电路电流从通入 H2 的电极流向通入 N2 的电极D通入 H2 的电极为负极,A 为 NH4Cl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升高温度,水的 Kw 增大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对 2HI(g) H2(g)I 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D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18室温下,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A一定大于 7 B一定等于 7 C一定小于
6、7 D可能大于 7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19工业上制备 H 2 有多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烷氧化:CH 4(g)+O2(g) = CO2(g)+ 2H2(g) H1= -322.0 kJmol-1 甲烷水化: CH4(g)+H2O(g) = CO(g)+ 3H2(g) H2=+206.2 kJmol-1煤的气化:C(s) +H 2O(g) = CO(g)+ H2(g) H3=+131.3 kJmol-1蓝绿藻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分解水制氢气:2H2O(1)= 2H 2(g)+O2(g) H4= +571.6 kJmol-1A反应的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B若将反应联
7、合生产且 O 2、H 2O 按一定的比例投放,可实现节能的效果C反应使用优良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同时降低 H3D反应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且可推出:1H2(g)+ 2O2(g) =H2O(l) H=+285.8 kJmol-120室温下,有关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越低电离度越小B浓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小C0.01molL -1 溶液和 pH=2 的溶液前者电离度大D溶液中 c(CH3COO )=c(H+)21铁镍可充电电池以 KOH 溶液为电解液,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 2O33H 2O=Fe(OH)22Ni(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K +向 Fe 电极
8、迁移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2e -2OH -=Fe(OH)2 C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2Ni(OH) 2-2e-2OH -=Ni2O33H 2O22电石(主要成分为 CaC 2)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已知 2000时,电石生产原理如下:CaO(s)+C(s) Ca(g)+CO(g) H1= a kJmol-1 平衡常数 K1Ca(g)+2C(s) CaC2(s) H2= b kJmol-1 平衡常数 K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 K1=c(Ca) c(CO)B2000时增大压强, K1 减小, K2 增大1 1C反应 Ca(g)+C(s) 2CaC2
9、(s)的平衡常数 K= K22D反应 2CaO(s)+CaC 2(s) 3Ca(g)+2CO(g) H= +(2ab)kJmol -1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能量图 3注:电导率:描述导电能力强弱的参数。A图中 H1 H2 H3B图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 E2C图表示醋酸溶液滴定 NaOH 和氨水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D图可表示由 CO(g)生成 CO 2(g)的过程中要放出 566 kJ 热量24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表二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用石墨电极电解 Mg(NO3)2、 Pb( NO3)2 比较确定铅和镁的金属活动A的混合液 性强弱测
10、相同温度下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饱 确定氢氧化钙和氨水的碱性B和氨水的 pH 强弱某温度下,碳酸的 K14.410 -7,次 用 CO 2 和 NaClO 溶液制备C氯酸的 K2.9810 -8 HClO室温下,分别向 2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D 积、相同浓度的 Na2S2O3 溶液,再分别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25仅根据题中图示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F HF HF H 图 4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A由可知,HB 为弱酸B由可知,HF 为弱电解质C由可知,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 2(g) N2O4(g),A 点为平衡状态D由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 H0第
11、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26(12 分)使天更蓝,水更清是化学工作者的责任。用化学方法净化汽车尾气,其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 N2(g)2CO 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N2(g) O2(g)=2NO(g)H 180.5 kJmol-1C(s)O 2(g)=CO2(g) H393.5 kJmol -12C(s)O 2(g)=2CO(g) H221 kJmol -1则 2NO(g)2CO(g) N2(g)2CO 2(g)的 H_kJmol -1。(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12、 NO 和 CO。在 t1 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n(CO)0.1 mol, n(NO)0.2 mol, n(N2) a mol,且平衡时混合气体压强为初始气体压强的 0.8。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若保持温度及容器容积不变,平衡后在此基础上再向容器中充入 2 a mol 的 N 2、0.2 mol 的 NO,平衡将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在 t2 时刻,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正反应速率的变 化曲线 如图 5 所示 ,改变 的条件 可 能是_。( 3 ) 简述汽车尾气中 NO 和 CO 的来源。 若要净化汽车尾气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图 5率和 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
13、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 N 2D.及时将 CO 2 和 N 2 从反应体系中移走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27(14 分)如图 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的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的 X 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图 6(1)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 2.24 L 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为 _L ;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g。(4)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漂白液或 Fe(OH) 2 的图 7实验装置(如图 7)。若
14、用于制漂白液,a 为电池的_极,电解质溶液最好选用_。 若用于制 Fe(OH)2,使用硫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阳极选用 作电极。28( 10 分)已知 NO2 和 N2O4 可以相互转化: 2NO2(g) N2O4(g)H57 kJmol -1。(1)一定温度下,将 1 mol N 2O4 充入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2)下列图 8 正确且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图 8(3)若在相同温度下,将 1 mol N 2O4 充入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平衡常数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 3 s 后 NO 2 的物质的量为 0.6 m
15、ol,则03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O4)_molL -1s-1。(4)恒压条件下,反应 2NO 2(g) N2O4(g)达到平衡后,再充入 0.5 mol He,则平衡将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化学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29(14 分)在专题一中我们学习了中和热的概念,在专题三中我们又学习了电离、酸碱中和滴定等知识。已知在水的电离平衡中, c(H+)和 c(OH )的关系如图 9 所示。c(OH-)/molL-110-6 B-7 A10 1002510-7 10-6 +-1c(H)/molL图 9(1)25时,H 2R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 2R
16、= H+HR-,HR - H+R2-,0.1 molL-1H2R 溶液的 pH1(“”、“”或“=”)。( 2) 100 时, 0.01 molL-1NaOH 溶液的 pH= 。(3)100时,将 pH=8 的 Ba(OH) 2 溶液与 pH=5 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 100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 pH=7,则 Ba(OH) 2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4)某化学小组在如图 10 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a酸的浓度和体积b碱的浓度和体积c比热容d反应后溶
17、液的质量e生成水的物质的量f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 图 10g操作所需时间Aabcf Bacde Ccdef D全部+ -1 -1( 5)已知 H( aq) +OH( aq) H 2O( l) H=57.3kJmol。用 50 mL 0.50 molLH2R溶液与 50 mL 0.55 molL -1 Ba(OH)2 溶液在相应的装置中混合,测得的中和热的 H 结果常常大于 57.3 kJmol-1,其可能的原因有: , 。化学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高二化学参考答案1B 2C3D4A5B6D7B8C9C10A11C12B13B 14C15A 16C17C18A19B20C21C22B23C2
18、4B 25C26.(每空 2 分,共 12 分)(1)746.5(2)270 向右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压强(3)氮气和氧气在电火花或高温条件下生成 NO,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 CO;B27.(每空 2 分,共 14 分)(1)CH48e 10OH =CO23 7H 2O(2)2Cl 2e =Cl2(3)4.48 12.8(4)负;饱和氯化钠溶液(或饱和食盐水) 铁2c(NO 2)28.(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K= ( cNO ) (2)ad(3)不变; 0.05 (4)向左移动2 429.(共 14 分,每空 分)2(1)(2)10(3)2:9(4)环形玻璃搅拌棒 A(5)H 2R 的第二步电离属于弱酸的电离,会吸收热量;实验过程中难免有热量散失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