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8240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高二化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40 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B氢能源的优点有:热量值高、对环境友好C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D太阳能的缺点有: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2.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探究”的探究活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A.先配制一定量的 0.10 mol/L CH3COOH 溶液,然后测溶液的 pH,若 pH 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B.先配制一定量 0.01 mol/L 和

2、 0.10 mol/L 的 CH3COOH,分别用 pH 计测它们的pH,若两者的 pH 相差小于 1 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C.取等体积、等 pH 的 CH3COOH 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若测得反应过程中醋酸产生 H2较慢且最终产生 H2较多,则醋酸为弱酸D.配制一定量的 CH3COONa 溶液,测其 pH,若常温下 pH 大于 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3.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 1、Q 2均为正值):H2(g)+Cl 2(g)2HCl(g)+Q 1H2(g)+Br 2(g)2HBr(g)+Q 2 根据上述反应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Q1Q

3、 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 1mol HCl(g)放出 Q1热量D.等物质的量时,Br 2(g)具有的能量低于 Br2(l)4.H2S 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2SH+HS 和 HS H+S2 若向 H2S 溶液中(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通入过量 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 pH 值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 pH 值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5.在 298 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 2(g)=CO(g) H 1110.5 kJmol 1C(s)O 2(g)=CO2(

4、g) H 2393.5 kJmol 1则 C(s)CO 2(g)=2CO(g)的 H 为( )A283.5 kJmol 1 B172.5 kJmol 1C172.5 kJmol 1 D504 kJmol 1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 和 NaOH 反应中和热 H57.3 kJmol1 ,H 2SO4和 Ba(OH)2反应热H2(57.3)kJmol 1B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C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1 ,则 2CO2(g) 2CO(g)O 2(g)反应的H+2283.0 kJmol 1D需要加热才

5、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7.100ml 浓度为 2mol/L 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少量浓盐酸 B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8.有人曾建议用 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grade),AG 的定义为AGl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在 25时,溶液的 pH 与 AG 的换算公式为 AG2(7+pH)B. 在 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 pH7,AG 0C. 在 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 pH7,AG 0D. 在 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 pH7,AG1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A2+

6、 B2 2AB H=QkJ/mol 的反应时间与生成物 AB 的质量分数(AB%)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b 为不同温度时的反应曲线(其他条件不变) ,c 为在 t3时刻开始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0 B. AB 一定是气体物质C. 反应温度 a 低于 b D. A2、B 2中最少有一种是气态物质10.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对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向 BaCl2 溶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后,静置,向上 层 清液中继续滴加 Na2CO3 溶液,若无沉淀,说明 Ba2+已经沉淀完全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

7、水解后,加 NaOH 溶液至呈碱性,再加入新制 Cu(OH)2,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C.将 Na2CO310H2O 晶体置于坩 埚中加热,冷却,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 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或质量相差小于 0.1g ,说明晶体的结晶水已全部失去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加 HCl 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 HCl溶液振荡后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说明 NaOH 已被完全中和1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qD(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 的浓度由

8、0.15 molL1 变为原来的 0.20molL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np q B. mnc(OH-)c(H+)13.已知 HCl 和 NaOH 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 3 kJ mol-1,则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与 57. 3 kJ 最接近的是( )A. 含 1 mol Ca(OH)2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 H2SO4B. 含 1 mol H2SO4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 NaOH 溶液C. 含 1 mol CH3COOH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 KOH 溶液D. 含 1 mol Ba(OH)2 的稀溶液与含 1 molHCl 的稀盐酸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9、的是(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 与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Hl 2Cl15.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yB(g) zC(g)。图甲表示 200 时容器中 A、B、C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 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 v(B)0.04 molL 1 min1B.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5 L2/mo

10、l2C.当外界条件由 200降温到 100,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由图乙可知,反应 xA(g)yB(g) zC(g)的 HC.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10-5mol/L,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NaHCO 3 的混合溶液中 c(CO32-)c(HCO3-)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 )21.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1)已知:900 K 时,4HCl(g)O 2(g) 2Cl2(g)2H 2O(g),反应自发。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_。900 K 时,体积比为 41 的 HCl

11、 和 O2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 (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 T 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 1.51054.510 5Pa 范围内,HCl 的平衡转化率(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 _(2)已知:Cl 2(g)2NaOH(aq)=NaCl(aq)NaClO(aq)H 2O(l) Hl102 kJmol13Cl2(g)6NaOH(aq)=5NaCl(aq)NaClO 3(aq)3H 2O(l) H2422 kJmol1写出在溶液中 NaClO 分解生成 NaClO3 的热化学方程式:_。用过量的冷 NaOH

12、溶液吸收氯气,制得 NaClO 溶液 (不含 NaClO3),此时 ClO的浓度为 c0 molL1 ;加热时 NaClO 转化为 NaClO3,测得 t 时刻溶液中 ClO 浓度为 ct molL1 ,写出该时刻溶液中 Cl 浓度的表达式:c(Cl )_(用 c0、ct 表示)molL 1 。有研究表明, 生成 NaClO3 的反应分两步进行:.2ClO =ClO Cl.ClO ClO =ClO Cl 常温下,反应能快速进行, 但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很难得到 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22.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

13、工业过程。I.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 2O(g) CO(g)H 2(g) H131.3 kJmol 1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有_(填序号)。增加 C 的物质的量 升高反应温度随时吸收 CO、H 2转化为 CH3OH 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 CO(g)II工业上用 CO 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 2(g)CH3OH(g) (1)图 1 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mol H2和一定量的 CO 后,CO 和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 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v(CO)=_;(2)

14、图 2 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 a 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b 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3)该反应平衡常数 K 为_;(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增大的有_;a升高温度 b充入 He 气 c再充入 2molH2 d使用催化剂III. 下图是表示在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2 mol 的 CO 和 6 mol 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 2(g) CH3OH(g) H0,故 B 错误;在 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 pH7,AG0,故 C 正确;在 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 ,AG0,故 D 错

15、误。9.B【解析】 “先拐先平 ”,a 曲线表示的温度大于 b,温度越高 AB%越小,所以H0,故 A 错误;t 3 时刻开始缩小容器容积, AB%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B一定是气体物质,A 2、 B2 最多有一种是气体,故 B 正确;“先拐先平”,a 曲线表示的温度大于 b,故 C 错误;A 2、B 2 中最多有一种是气态物质,故 D 错误。10.B【解析】A.正确;B. 只能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不能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故B 错误;C. 正确;D. 正确。故 选 B。11.B【解析】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qD(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

16、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不考虑平衡移动,各物质浓度因为体积变化为 2 倍,C 的浓度为原来的 2 倍;题干中当达到新平衡时,C 的浓度由 0.15 molL1 变为原来的 0.20molL1 ,达不到原来的2 倍,说明体积变化后平衡发生了移动,依据 C 浓度变化可知,平衡左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逆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依据分析判断,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mnc(OH-) c(HCOO-)c(H+),D 错误;答案选 B。13.D【解析】HCl 和 NaOH 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 1molH2O 所放出的热量,A、生成物 CaSO4是微溶

17、,故 A 错误;B、含 1 mol H2SO4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 NaOH 溶液生成 2molH2O,故 C 错误;D、1molHCl和 1 mol Ba(OH)2 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 1molH2O 所放出的热量,故 D 正确;故选 D。14.C【解析】A 选项,长颈漏斗不能用作分离操作,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互溶,不能采取分液法分离,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提纯,仪器为分液漏斗,故 A 错误;B 选项,NO 易和空气中 O2 反应生成 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NO不易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 B 错误;C 选项, FeCl3 属于强酸弱碱盐,

18、 Fe 3+易水解,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应该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 C 正确;D 选项,将 Cl2 与 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氯气,应该将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故 D 错误。故选 C。15.B【解析】A根据 v= 可知 v(B)= molL-1min-1=0.02molL-1min-1,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平衡时 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4mol、0.2mol、0.2mol,所以它们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1mol/L,结合化学方程式2A(g)+B(g) C(g),可知该

19、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L2/mol2=25L2/mol2,故 B 符合题意;C根据图乙可知,升高温度,C 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同时反应速率增大,故 C 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乙可知,升高温度,C 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当投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反应中计量数之比时,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达最大值,根据化学方程式 2A(g)+B(g)C(g),可知 a=2,故 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16.D【解析】A、由图可以看出,pH=2.5 时,c(H 2C2O4)0.08mol/L,则 c(H2C2O4

20、)+ c(C2O42-)2c(C2O42-),B 项错误;C 、根据 c(Na+)+ c(H+)=c(HC2O4-)+2c(C2O42-)+c(OH-)且 c(HC2O4-)+c(C2O42-)+ c(H2C2O4)=0.100mol/L,结合 c(HC2O4-)= c(C2O42-)可得 c(Na+)=0.100mol/L-c(HC2O4-)+c(H2C2O4)+c(OH-)-c(H+),由图可知 c(HC2O4-)=c(C2O42-)时,溶液 pH ,B 正确;C.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则此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所以不可能是盐酸,因为盐酸抑制水的电离

21、,C 错误;D. 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NaHCO 3 的混合溶液中 c(CO32-)c(HCO 3-),D 错误,答案选 B。21. 放热反应, S0 且反应自发 3NaClO(aq)=2NaCl(aq)NaClO 3(aq) H116 kJmol 1 c0 (或 ) 反应的活化能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低,不利于 ClO 向 ClO 转化【解析】 (1)900 时,4HCl(g)+O 22Cl2(g)+2H2O(g),S0,反应自发满足H-TS0,H0,故答案为:放热,S0,反应自发满足H-TS0;900K 时,体积比为 4:1 的 HCl 和 O2在恒

22、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 (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 K,平衡逆向进行,HCl 转化率减小,随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HCl 转化率增大,据此画出图象为: ,故答案为: ;(2)Cl 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H l=-102kJmol-1,.3Cl 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1)H 2=-422kJmol-1,盖斯定律计算-3 得到 NaClO 分解生成 NaClO3的热化学方程式:3NaClO(aq)=2NaCl(aq)+Na

23、ClO3(aq)H=-116KJ/mol,故答案为:3NaClO(aq)=2NaCl(aq)+NaClO3(aq)H=-116KJ/mol;用过量的冷 NaOH 溶液吸收氯气,制得 NaClO 溶液(不含 NaClO3),此时 ClO-的浓度为 c0 molL-1,则 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反应中生成氯离子浓度为 c0 molL-1,加热时 NaClO 转化为 NaClO3,测得 t 时刻溶液中 ClO-浓度为 c1 molL-1,反应的次氯酸钠浓度=c 0 molL-1-c1 molL-1 3NaClO(aq)=2NaCl(aq)

24、+NaClO3(aq)3 2 c0molL-1-c1molL-1 (c0molL-1-c1molL-1)2该时刻溶液中 Cl-浓度的表达式:c 0 molL-1+ (c0 molL-1-c1 molL-1 )= 23,故答案为: ;015230153c常温下,反应 II 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很难得到 NaClO3,说明反应进行决定于反应,反应的活化能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低,不利于ClO-向 ClO3-转化,故答案为:反应的活化能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低,不利于ClO-向 ClO3-转化。22. 0.075molL1min1 CO(g)+2H2(g)=CH3OH(g)H=91kJm

25、ol1 12 c 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I.增加固体 C 的量, 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不影响反应速率,故错误; 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随时吸收 CO,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 CO(g),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II(1) 由图可知,CO 浓度变化量为 1.00mol/L-0.25mol/L=0.75mol/L,t=10min,则 v(CO)= =0.075mol/(Lmin),故答案为:0.075mol/(Lmin);0.75/1molLin(2)反应物的总能量与活化能的差值为 419kJ,生成物的总能量与活化能的差值为 510k

26、J,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419kJ-510kJ=91kJ,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H=-91 kJ/mol,故答案为:CO(g)+2H 2(g)=CH3OH(g)H=-91kJ/mol;(3)H2 平衡时的浓度=2mol/L-1.5mol/L=0.5mol/L,再结合图像知,CO(g)+2H2(g)CH3OH(g)平衡时的浓度(mol/L) 0.25 0.5 0.75K= = mol-2L-2=12 mol-2L-2,故答案为:12;32cCHO20.75(4)使 增大,化学平衡应正向移动,但升高温度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3n故 a 错误,恒容条件

27、下充入 He 气化学平衡不移动,故 b 错误,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故 d 错误,在恒容条件下再充入 2molH2,压强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符合题意,故 c 正确,故答案为:c ;III. t 8 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相等,平衡不移动,应是加入催化剂,故答案为:使用了催化剂;若 t4 时降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并且平衡向逆反应进行,t 5 时达到平衡,t6 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不变,则 t4t 6 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 故答案为:。23. 增大 增大 1520 min 和 2530 min 增加了 O2 的量 A、C、D【解析】 (1)2SO2(

28、g)+O2(g)2SO3(g)H0,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增大;(2)反应混合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在15-20min 和 25-30min 出现平台,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15-20min 和 25-30min;(3)由图可知,反应进行至 20min 时,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瞬间只有氧气的浓度增大,应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故答案为:增大氧气的浓度;(4) A .SO2 的生成速率与 SO3 的生成速率相等,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正确;B. 消耗

29、 a mol SO2 的同时必定生成 a mol SO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 各组分浓度不在发生变化,表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正确;D.该反应属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恒容体系中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正确;E. 恒容体系中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均不变,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错误;F. H 与反应进行的程度无关,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G.平衡时容器里 SO2、O2、SO3 的浓度比不一定是 2:1:2,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错误;故选 ACD。24. 氨气在高温下被氧气氧化(或:在较高

30、温度时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升高温度(或提高 N2的浓度) T1 c b 5.0103【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 2N2(g)+6H2O(1)4NH3(g)+3O2(g)H=a kJmol-1,温度越高,生成的氨气越多,则可逆反应为吸热反应,a 为正值,H0,故答案为:;(2)分析数据可知从 323K 到 353K,氨气的生成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在较高温度时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氨气在高温下被氧气氧化等,故答案为:在较高温度时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或氨气在高温下被氧气氧化等);(3)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固

31、氮反应速率慢,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 NH3 生成量,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H 3 生成量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 3 生成量增大;提高 N2 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H 3 生成量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提高 N2 的浓度来实现,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或提高 N2 的浓度) ;(4) 在图中画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段交 X、Y、Z ,反应 N2(g)+3H2(g)2NH3(g)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N 2(g)的转化率越低,故曲线 X 对应的温度是 T1;故答案为:T 1;图像分析可知 B 点氮气转化率大于 a 点,则氢气转化率 b 点大于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氢气与氮气组成比,氮气转化率增大,但氢气转换率减小,所以c 点氢气转化率小于 a,最大的是 b 点,最小的是 c 点,故答案为:c;b; N 2(g)+3H2(g)2NH3(g)起始浓度(mol/L) 0.3 0.8 0转化浓度(mol/L) x 3x 2x平衡浓度(mol/L) 0.3-x 0.8-3x 2x= ,解得:x=0.2 ,2NH 3(g) N2(g)+3H2(g)的平衡常数20.3.8xx47K= =510-3;故答案为:5.010 -3。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