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黑 龙 江 省 哈 尔 滨 市 第 六 中 学高 二 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化 学 试 题化 学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单选题1下列规律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最大的是A阿伏加德罗定律 B盖斯定律 C勒夏特列原理 D欧姆定律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AH 2SiO3 H2S CO2 BMgSO 4 CH3COOH CH3CH2OHCH 2SO3 BaSO4 CH4 DH 2O NH3H2O H3PO43H +(aq
3、)OH -(aq)H 2O(l) H =a,则 a 可能等于A-57.3mol/L B-57.3kJ/mol C+57.3J/mol D-57.3J/mol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原溶液中的溶质的是ANa 2SO3 BKMnO 4 CAlCl 3 DNa 2CO35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
4、实是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c(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D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 NaOH7常温下,向稀醋酸中加入水,下列比值增大的是Ac(H +)/c(CH3COOH) Bc(H +)/c(OH ) Cc(CH 3COO )/c(OH ) Dc(CH 3COOH)/c(CH3COO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反应 C(s)CO 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B向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C溶度积常数 Ksp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吸热反应在常温
5、下不能发生925时,NH 4Cl 和 NH3H2O 混合溶液的 pH 为 7,则该溶液呈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1025时,10mL 0.15mol/L 的硫酸与 10mL 0.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 pH为A0 B1 C2 D3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 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kJ/molB含 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 2O(l)H=5
6、7.4kJ/molC已知 C(石墨,s)C( 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已知 C(s)+O2(g)CO2(g)H1;C(s)+1/2 O 2(g)CO(g)H2,则H 1H 212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 3+ Na+ CO32 Cl BK + Ba2+ Cl NO3CK + Na+ Cl CO32 DK + NH4+ SO42 NO313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0.1molL 1 HCOOH 溶液中:c(HCOO -)c(OH )c(H )B0.1molL 1 NH4Cl 溶液
7、中: c(NH4+)+c(NH3H2O)c(Cl -)C0.1molL -1NaHSO3 溶液中:c(Na +)+c(H+)+c(H2SO3) c(HSO3-)+c(SO32-)+c(O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 和 CH3COOH 混合后的溶液中:c(CH 3COO-) c(CH3COOH)= 2c(H+)- 2c(OH-)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1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 H2 时,加几滴 CuSO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醋酸溶液滴定 NaOH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C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Na
8、OH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读标准液时开始平视结束俯视,致使测定结果偏小D做中和热实验时要氢氧化钠稍过量15电镀废液中 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 (PbCrO4):Cr 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16PCl 3 和 PCl5 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 PCl3(g)和 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 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 10min 时达到平衡:PCl 3(g)+Cl2(g) PCl5(g) H0,有关数据如下:PCl3(g) C
9、l2(g) PCl5(g)初始浓度(mol/L) 2.0 1.0 0平衡浓度(mol/L) c1 c2 0.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0 min 内,v(Cl 2)=0.04 mol/(Lmin)B当容器中 Cl2 为 1.2 mol 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时 PCl3 的物质的量浓度1.6mol/LD平衡后移走 2.0 mol PCl3 和 1.0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 5)0.2 mol/L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 HA 的 Ka 越小,则 NaA 的 Kh(水解常数)越小BNaHCO 3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
10、剂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锅炉水垢可先用 Na2CO3 处理,再用盐酸去除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 CO2,出现浑浊 硅酸的酸性强于 H2CO3 的酸性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I2 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 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 Cu2+的氧化性D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Cl) Ksp(AgI)19某酸的酸式盐 NaHY 的水溶液中,HY
11、 -的电离程度小于 HY-的水解程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H 2Y 在电离时为:H 2Y+H2O HY-+H3O+B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 +)c(Y 2-)c(HY -)c(OH -)c(H +)C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 +)c(HY -)c(Y 2-)c(OH -)c(H +)DHY -的水解方程式为:HY -+H2O H3O+Y2-20如图所示是碳酸钙(CaCO 3)在 25 和 100 两种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 3(s) Ca2+(aq)+ CO32 (aq) Hc(H+)c(OH )22已知 Ksp(CaCO3)=2
12、.810-9 及表中有关信息:弱酸 CH3COOH H2CO3电离平衡常数(常温) Ka=1.810-5Ka1=4.310-7;Ka2=5.610-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 Na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主要原因是 CO32 +2H2O H2CO3+2OHB常温时,CH 3COOH 与 CH3COONa 混合溶液的 pH=6,则 c(CH3COOH)/c(CH3COO-)18CNaHCO 3 溶液中:c (OH-)-c(H+)=c(H2CO3)-c(CO32 )D210 -4 mol/L 的 Na2CO3 溶液与 CaCl2 溶液等体积混合出现沉淀,则 CaCl2 溶液的浓度一定是
13、5.610-5 mol/L2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 1 表示同温度下,pH = 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 pH 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II 为盐酸,且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a 点强B图 2 表示 0.1000 mol/L CH3CO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mol/LNaOH 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 3 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 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D据图 4,若除去 CuSO4 溶液中的 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 至 pH 在 4 左右24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 加和为 12 的强酸与弱酸
14、混合,pH 可能为 6BpH 加和为 12 的强酸与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碱性CpH 加和为 12 的弱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 v(酸) v(碱)DpH 加和为 12 的强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两溶液体积比为 100:125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 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 因为该反应的S0,故 H0,故正确;B. 向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醋酸根离子,醋酸分子浓度均减小,但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错误;C. 溶度积常数 Ksp 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溶度积越大,但氢氧
15、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溶度积也变小,故错误;D. 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能进行,故错误。故选 A。9C【解析】【详解】25时,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碱性溶液的 pH 大于 7,中性溶液的 pH 等于 7.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的 pH 为 7,说明溶液显中性,故选 C。10B【解析】【详解】25时,10mL 0.15mol/L 的硫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为 0.150.012=0.003mol,与 10mL 0.1mol/L 的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 0.10.01=0.001mol,则二溶液混合后剩余氢离子,剩余的氢离子物质的量为 0.003-0.00
16、1=0.002mol,氢离子浓度为 0.002/0.02=0.1mol/L,溶液的 pH 为1,故选 B。11B【解析】【详解】A. 燃烧热指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液态的水为氢元素的稳定氧化物,但热化学方程式中水为气体,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不能计算燃烧热,故错误;B. 中和热指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含 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生成 0.5mol 水,放出 28.7kJ 的热量,则中和热为-57.4 kJ/mol ,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
17、4kJ/mol。故正确;C. 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H 0,反应吸热,所以说明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则金刚石没有石墨稳定,故错误;D. 已知 C(s)+O2(g)CO2(g) H1;C(s)+1/2 O 2(g)CO(g)H 2,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反应热为负值,所以H1lgc(Ba2+)越大,说明 c(SO42-)越大 c(Ba2+)越小。详解:A 项,升高温度,lgK 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 H 0, A 项正确;B 项,根据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c(H 2O2)变化趋于平缓,坐标越大,-lgc(SO 42-)越小,-l
18、gc(Ba 2+)越大,说明 c(SO42-)越大 c(Ba2+)越小,D 项正确;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图像的分析,侧重考查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酸碱中和滴定 pH 曲线的分析、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分析,掌握有关的原理,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和曲线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26Cr 2O72-+H2O2CrO4-+2H+ c(Na+)=c(CH3COO-) c(H+)=c(OH-) 2c(Na+)= 3c(HCO3-)+ 3c(H2CO3)+ 3c(CO32-) c(Na+)c(HCO3-) c(CO32-) c(OH-) c(H+) S2O32-+2H+=S+SO2+
19、H2O BaSO4(s)+CO32-(aq)BaCO3(s)+SO42-(aq) 【解析】【详解】(1)重铬酸钾存在的平衡为 Cr2O72-+H2O2CrO4-+2H+。(2)向浓度为 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至中性,存在电荷守恒为 c(Na+)+ c(H+)=c(CH3COO-)+c(OH-),因为 c(H+)= c(OH-),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 c(Na+)=c(CH3COO-) c(H+)=c(OH-)。(3)等浓度的 NaHCO3 、Na 2CO3 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为 2c(Na+)= 3c(HCO3-)+ 3c(H2CO3)
20、+ 3c(CO32-),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故离子浓度排序为 c(Na+)c(HCO3-)c(CO32-) c(OH-) c(H+)。(4)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和水和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S2O32-+2H+=S+SO2+H2O。(5) 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发生沉淀转化,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同时生成硫酸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BaSO 4(s)+CO32-(aq)BaCO3(s)+SO42-(aq)。272CH 3OH CH3OCH3+H2O A 0。(3) 此时浓度熵 Qc= =1.5932,则平衡正向移动,则某时刻正反0.6
21、80.680.542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若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该温度下平衡态甲醇物质的量 n 为纵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像的位置是图中 A 点,图中 B、D 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 VBVD,理由是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4) 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正确;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错误;c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故错误;d增加水蒸气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错误;e及时分离出产物,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正确。故选 ae。282 MnO 4-5H 2C2O46H +10CO 22Mn 2+8H 2O 生成 Mn2+起催化剂 作用,加快
22、反应速率 酸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 不需要 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粉红色 ),且半分钟不褪色 cV/10 315cV/m% 【解析】【详解】(1)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 5 价,草酸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1 价,则高锰酸根离子和草酸的比例为 2:5,则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得到离子方程式为:2MnO 4-5H 2C2O46H +10CO 2 2Mn2+8H 2O。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都在减小,反应速率加快只能是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锰离子起催化剂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2)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所以只能用酸式滴定管。 (3)高锰酸钾溶液有颜色,所以反应过程中不需
23、要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粉红色) ,且半分钟不褪色。 (4) c molL-1 的 KMnO4 溶液 VmL 滴定草酸,根据方程式 2MnO4-5H2C2O4 分析,设草酸的浓度为 xmol/L,2MnO4-5H2C2O42 5cV x25有 ,则草酸的浓度为 cV/10mol/L。草酸晶体的纯度为 =315cV/m%。2cV=525x cV100.25126m 100%296NH 4+Fe2O3=2Fe3+6NH3+3H2O 或分步写(NH 4+H2O NH3H2O+H+, Fe2O3+6 H+=2Fe3+3H2O) CH3COONH4 90 A 1.810-5 或 10-4.
24、74 2(10-5-10-9) 溶液的pH 30 探究温度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 【解析】【详解】(1)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能溶解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6NH4+Fe2O3=2Fe3+6NH3+3H2O 或分步写(NH 4+H2O NH3H2O+H+, Fe2O3+6H+=2Fe3+3H2O)。(2)为了探究反应机理,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铵根离子但溶液为中性的盐溶液,CH 3COONH4。(3). AgCl 转化为 AgSCN 的平衡常数 K= 90。(4) 向氨水中加入盐酸,随着盐酸()()=1.810 102.010 12=的量的增加,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为曲线 A。 氨水的电离平衡
25、常数= ,平(4+)()(32)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取曲线的交点,即 pH=9.26,此时铵根离子浓度和一水合氨浓度相等,c(OH-)= ,则有 K= 1.810-5 或 10-4.74。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 50mL 时,此时溶液的1014109.26=104.74pH 为 9,溶液中存在等浓度的一水合氨和氯化铵,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H4+)+ c(H+)=c(OH-)+ c(Cl-),物料守恒 c(NH4+)+c(NH3H2O)= 2c(Cl-),得到 c(NH4+) -c(NH3H2O)= 2c(OH-)-2 c(H+)=2(10-5-10-9)mol/L。(5)由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可知,pH 计是准确测定溶液的 pH 的,所以待测物理量是溶液的 pH。探究浓度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则温度必须相同,所以实验的温度与实验相同,即为 30 度。实验和实验浓度相同,温度不同,所以是探究温度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水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氢离子浓度增大,浓度越高,水解生成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则溶液的酸性越强,已知实验的浓度大,温度高,所以溶液的 pH 小,即ym。【点睛】在探究氯化铵的水解影响因素时注意控制变量,即只能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如浓度,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