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窗 2-求实际距离教学目标:小学资源网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教学难点:小学资源网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2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3说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设计意图:从生活
2、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1.出示信息窗,学生观看大屏幕。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2.师: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生可能会答道: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生:我们组先量出
3、图上距离是 4 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解法如下: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 x 厘米。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4/x=1/8000000X=320000002000000 厘米=320 千米320100=3.2(小时)师:还有不同解法吗?可能会有学生这样解答: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生:我们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8000000” 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 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
4、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 ,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师: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生:41/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师:“41/8000000”求出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生:“41/800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相当于比值。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4.师: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在设未知数 x 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
5、际距离所用的单位不同,注意应设实际距离为 x 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改写成千米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多样化的算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独特的思路可以张扬学生个性,尽可能地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算法的优化。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大家交流,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将学生的学习、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完成“自主练习”第 1 题。师: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
6、建筑,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始建于 1173 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 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 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 11 世纪至 14 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这道题怎样计算?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2完成“自主练习”第 2 题(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2)让学生独立解答。(3)交流解题思路。【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解题思路,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四、全课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