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届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河 池 市 高 级 中 学高 三 上 学 期 第 二 次 月 考 化 学 试 题化 学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2、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单选题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A ClO2 具有强氧化性 自来水消毒杀菌B SO2 具有还原性 用作漂白剂C NaHCO3 受热易分解并且生成气体 焙制糕点D Al( OH) 3 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并有 H2O 生成 阻燃剂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
3、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 B干馏 C升华 D萃取3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4类推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 NaCl 制取 Na,故电解熔融 MgCl2 也能制取 MgBFe 与 CuSO4 溶液反应置换出 Cu,故 Na 也能从 CuSO4 溶液中置换出 CuC铝和硫加热得到 Al2S3,故铁和硫加热得到 Fe2S3D次氯酸钙溶液和 CO2 反应生成 Ca
4、CO3 和 HClO,故次氯酸钙和 SO2 反应生 CaSO3 和 HClO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A10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mL 溶液B将 80g SO3 溶于水并配成 1L 的溶液C将 0.5molL1 的 NaNO3 溶液 100mL 加热蒸发掉 50g 水的溶液D标况下,将 22.4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6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 ,无 Fe2B气体通过无水 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
5、 ,无 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 CO27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 c(H )0.1 molL 1 ,c(Al 3 )0.4 molL 1,c(SO 42-)0.8 molL 1 ,则 c(K )为A0.15 molL 1 B0.2 molL 1 C0.3 molL 1 D0.4 molL 18如图表示 1 g O2 与 1 g X 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 (p)与温度(T)的关系,则 X 气体可能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C 2H4 BCH 4 CCO 2 DNO9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
6、目的 实验设计A 除去 CO2 中少量的 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 Na2CO3 溶液B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 KSCN 溶液D 证明 H2CO3 的酸性比 H2SiO3 强 将 CO2 通入 Na2SiO3 溶液中10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AFeCl 2 BH 2SiO3 CCuCl 2 DFe(OH) 311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气分子所含原子总数为 4NAB在标准状况下,11.2 L 二氯甲烷含氯原子总数为 2NAC32g
7、 氧气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 2NAD1 mol 环己烷( )含非极性键数目为 5NA12“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 酸化”错误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 ,用浓盐酸酸化B抑制 Fe2(SO4)3 的水解,用稀硫酸酸化C确认溶液中含有 Cl 时,先用硝酸酸化,再加 Ag 检验D确认溶液中含有 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再加 Ba2 检验13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 B C D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铜屑加入含 Fe3+的溶液中:2Fe 3+Cu=2Fe2+Cu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
8、e 3O4+8H+=3Fe3+4H2O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 2+2H2O2+4H+=Fe3+4H2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 +=2Fe3+3H215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测量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B.证明非金属性:ClCSiC.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D.测定中和热16短周期主族元素 W、X 、Y 、Z、R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 W、X 、Y、R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a 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 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另一种产物 c 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金属单质 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反
9、应生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 X 碳酸硅酸;由于三种酸均为最高价含氧酸,所以可以证明非金属性:ClCSi。16C【解析】分析:由 W、X 、Y、R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a 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 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另一种产物 c 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b 为 SO2,C为 NH3,化合物 a 中含有 S、O 、N、H 四种元素,a 可能为(NH 4) 2SO3 或NH4HSO3,W、X、Y、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为 H 元素,X 为 N 元素,Y 为 O 元素,R 为 S元素;金属单质 Z 在空气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10、,Z 的原子序数介于 O 和 S 之间,Z 为 Na 元素。详解:由 W、X 、Y、R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a 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 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另一种产物 c 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b 为 SO2,C为 NH3,化合物 a 中含有 S、O 、N、H 四种元素,a 可能为(NH 4) 2SO3 或NH4HSO3,W、X、Y、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为 H 元素,X 为 N 元素,Y 为 O 元素,R 为 S元素;金属单质 Z 在空气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反应生成气体,Z 的原子序数介于 O 和 S 之间,Z 为 Na 元素。 A 项,根据“
11、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简单离子半径:Z X R,A 项错误;B 项, (2)B 的单质有 O2 和 O3,O 2、O 3 常温下呈气态;C 的单质为 Na,Na 常温下呈固态;B、C单质熔点:B C。(3)AE 4 的化学式为 CCl4,中心原子 C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4 1)+4=4 ,C 原子采用12 sp3 杂化。 CCl4 固态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4)B 的氢化物为 H2O,D 的氢化物为 H2S,B 的氢化物( H2O)的沸点比 D 的氢化物(H 2S)高的原因是: 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 H2S 分子间不存在氢键。(5)F 为 Cu,Cu 原子核外有 29 个电子,Cu
1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向 Cu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沉淀完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 CuSO4+2NH3H2O=Cu(OH )2+( NH4) 2SO4、Cu(OH) 2+4NH3H2O=Cu(NH 3) 4(OH ) 2+4H2O,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该深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Cu(NH 3) 4SO4H2O。A 项,加入乙醇的目的是降低溶剂的极性,促使晶体析出,A 项正确;B 项,Cu 2+与 NH3 之间为配位键,B 项错误;C 项,该配合物中,配体为NH3,N 原子上有孤电子对, N 是配位原子,N 提供孤电子对与 Cu2+的空轨道形成配
13、位键,NH 3 为三角锥型,C 项正确;若 Cu2+为 sp3 杂化,配离子内 N 原子排列为正四面体,D 项错误;E 项,SO42-在外界,该晶体溶于水电离出Cu(NH 3) 42+和 SO42-,向该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浓 BaCl2 溶液会产生白色 BaSO4 沉淀,E 项正确;答案选 ACE。(6)根据晶胞,每个 Xn-被 6 个等距离的 C+包围。用“ 均摊法”,晶胞中含 C+:12 =3,含14Xn-:8 =1,晶体的化学式为 C3X,n=3;1mol 晶体的质量为 Mg,1mol 晶体的体积为18Mg g/cm3= cm3,1 个晶胞的体积为 cm3 NA= cm3,晶胞的边长为
14、cm,C +和 Xn-间的最 3短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C +和 Xn-间的最短距离为 cm= 107nm。123 12321甲苯; 取代反应 酯基 -NH2 a 6 任意一种 【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可知,有机物 A 与氯气在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有机物 F,根据有机物J、E ,结合分子式 C7H7Cl 可知 F 为芳香氯代烃,为对氯甲苯;A 为甲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 B,根据有机物 E 的结构可知,B 为对硝基甲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C;对硝基苯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D;有机物 D 在铁和盐酸的条件下,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生成有机物 E;有机物 F 为
15、对氯甲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对氯苯甲酸 G,该有机物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钠盐 H,该钠盐在酸化后生成有机物 I:对羟基苯甲酸,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 J;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根据流程可知,有机物 A 与氯气在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有机物 F,根据有机物J、E ,结合分子式 C7H7Cl 可知 F 为芳香氯代烃,为对氯甲苯;A 为甲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 B,根据有机物 E 的结构可知,B 为对硝基甲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C;对硝基苯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D;有机物 D 在铁和盐酸的条件下,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生成有机物 E;有机物 F 为对
16、氯甲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对氯苯甲酸 G,该有机物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钠盐 H,该钠盐在酸化后生成有机物 I:对羟基苯甲酸,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 J;据以上分析解答。(1)A 属于芳香烃,分子式为 C7H8 ,其名称是甲苯;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甲苯;取代反应。(2)根据题给信息,E 所含含氧官能团为酯基,M 的结构简式为-NH 2;(3)据以上分析可知:C 为对硝基苯甲酸,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为保护羟基需要先进行氧化后进行水解,因此反应中试剂 ii 为
1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试剂 iii 为氢氧化钠溶液;因此 a 可选;综上所述,本题选 a。(5)结合以上分析可知,H 的结构简式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6)J 为 ,其同分异构体:a为苯的二元取代物,有 2 个取代基;b遇到FeCl3 溶液显紫色,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酚羟基、HCOO-结构;所以该同分异构体含有可发生银镜反应的酯基,一定是甲酸酯;为苯的二元取代物还要有酚羟基。符合该要求的为以下 6 种,分别是:以下结构任意写一种:;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6; (任写一种)。(7)由 合成 ,苯环通过加成反应转变为六元环,双键通过卤代烃消去引入,因此先卤代,后消去。因此合成过程应用甲苯先侧链取代后再加成破坏苯环,最后进行消去而得碳碳双键。具体流程可表示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点睛】甲苯结构中,甲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活泼性增强,易发生邻对位上的取代反应;反过来,苯环又影响了甲基,使甲基的活泼性增强,易被强氧化剂氧化为羧基(和苯环相连的碳上至少有一个氢),这就是甲苯分子中基团相互影响的结果,此推断题就涉及到了甲苯的两个性质。